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咸阳市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通过调查研究,对咸阳市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与危害现状进行了总结,从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分阶段搞好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2.
 木耳新品种‘吉黑1 号’,菌丝体洁白浓密,菌落边缘整齐,气生菌丝发达呈绒毛状。子实 体单片簇生,单个耳片直径3.2 ~ 5.8 cm,厚0.11 ~ 0.13 cm,“小孔”栽培单片耳率最高可达90%以上。 为中晚熟品种,从接种到采收118 ~ 130 d。每100 kg 干料产鲜木耳79.8 kg。对绿色木霉等杂菌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53.
1.特征特性 "吉黑1号"木耳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18~130天,菌丝体洁白浓密,菌落边缘均匀整齐,气生菌丝发达呈茸毛状.子实体黑色,单片簇生,无效原基少,单个耳片直径3.2~5.8厘米,厚0.11~0.13厘米,每100公斤干料产鲜木耳量为79.8公斤,子实体干湿比为1∶10.对绿色木霉等杂菌抗性较强.该品种2011年12月通过了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4.
55.
利用双低自交系312为父本作为保持材料,通过与陕2A杂交,育成了一个新的不育系312A。该不育系育性稳定,在正常气温条件下不育性败育彻底。以312A配制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强,制种产量高、纯度好,用其配置的汉油8号通过了国家长江上游和陕西省的审定,目前正在西南五省推广。  相似文献   
56.
跟踪调查了花魔芋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条件、同一品种不同规格种芋软腐病田间病情,对秦巴山区目前大面积种植的花魔芋品种进行了抗病性评价,并分析了相关气候因子与病害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用于生产的花魔芋品种均不抗软腐病,高温和强光照是导致秦巴山区海拔700 m以下魔芋产区软腐病发生的主要因素,遮荫栽培能降低软腐病发生程度42%~45%。  相似文献   
57.
可食用块菌人工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可食用块菌的种类、菌根化树苗培养方法、块菌园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目前块菌人工栽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块菌资源的保育和人工栽培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8.
小麦茎基腐病发生趋势预报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小麦茎基腐病病株率做为预报量,小麦播期、11月高于0℃的积温、1-2月份逐日温度之和、3月上中旬逐日温度之和及3月份的雨量做为预报因子,运用模糊综合决策方法建立小麦茎基腐病发生趋势预测模型;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50%甲基托布津WP、25%多菌灵WP和50%苯菌灵WP在茎基腐发病初期喷雾,防效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59.
西洋参炭疽病发生新特点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西洋参炭疽病发生新特点,即急性型、慢性型、茎基型和混合型,从农业防治及药剂防治两方面介绍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0.
以我国云南和四川产的5个块菌菌株为试验材料,提取块菌DNA并对rDNA的ITS序列分析试验条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常规CTAB法提取块菌子实体DNA.获得的DNA产量高,可以满足本试验的要求:明确了rDNAITS区域的适宜PCR扩增和克隆条件:获得4个长度为650bp、1个长度为800bp的PCR产物:将PCR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转4LE.coliJM109.获得了阳性克隆.供进一步序列分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