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26篇 |
基础科学 | 2篇 |
35篇 | |
综合类 | 83篇 |
农作物 | 7篇 |
畜牧兽医 | 2篇 |
园艺 | 5篇 |
植物保护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9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应用13C脉冲标记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净光合碳分配及其向地下输入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0、150和300 mg N·kg-1水平下,冬小麦光合产物的分配和根系碳淀积量,分别在苗期、拔节期、花期和灌浆期用13CO2脉冲标记6 h,标记6 h后和生育期结束后破坏性取样,测定冬小麦地上部、根、土壤和土壤呼吸中的13C含量.结果表明,净光合同定的13C分配到地上部的比例从苗期36.8%~94.1%增加到灌浆期的39.9%~98.3%,施氮处理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而固定在地下部的13>C占冬小麦净吸收比例的0.3%~30%,低氮处理显著高于高氮处理,转移到土壤中碳有1%左右,最大值为2.4%.整个生育时期,低氮处理冬小麦植株输入到土壤的碳量为51.4 mg C·株-1,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的36 mg C·株-1和高氮处理的34 mg C·株-1.生育期结束后,通过直接称量根系干重的方法,估算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仍有102、105和66 mg C·株-1作为根系残体保留在土壤中,因此,在整个生育期结束后,在3个氮水平下冬小麦所固定的大气CO2的量分别是138、156和100 mgC·株-1.由此可见,低氮能增加从根系到土壤碳的累积量. 相似文献
52.
53.
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粳稻抗旱生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东农425和东农427为试验材料,在水稻全生育期内以土壤水势为灌水衡量指标,研究了五种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粳稻抗旱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处理的叶片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积累量、变化幅度基本趋势为:旱作>重干湿交替灌溉>轻干湿交替灌溉>中干湿交替灌溉>常规灌溉,重干湿交替灌溉和旱作处理显著增加了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与植株抗旱性及产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其中脯氨酸含量相关性显著;重干湿交替灌溉和旱作处理的叶绿素(Chl)含量明显低于常规灌溉及轻干湿交替灌溉、中干湿交替灌溉处理,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轻干湿交替灌溉、中干湿交替灌溉处理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反而高于其他处理。中干湿交替灌溉处理能够显著增加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植株抗旱性及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中干湿交替灌溉处理是较为合理的灌溉方式,即田间土壤水势灌溉下限不应低于-20kPa。通过对植物抗旱性及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分析得出东农425的抗旱性较东农427强。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检测与粳稻分蘖数显著相关的SNP位点,筛选影响分蘖数的候选基因,为分子辅助育种提高产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295份来自世界各地的粳稻品种,于2018和2019年分蘖盛期调查水稻分蘖数,结合高通量重测序获得的788 396个高质量多态性SNP,利用TASSEL 5.0软件的MLM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GEC软件计算的有效独立SNP数目进行阈值确定,判定SNP标记与目标性状关联的显著性。根据2年检测到的峰值SNP和水稻每条染色体LD衰减距离,确定2年共定位分蘖数主效QTL,并进一步提取QTL区间内所有基因外显子区非同义突变SNP和启动子区SNP进行单倍型分析,结合基因注释筛选影响粳稻分蘖数候选基因。【结果】295份粳稻品种的分蘖数在2018和2019年总趋势基本一致,并且均具有较大的表型分布。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P<5.46×10-6阈值条件下,从第8、9和10染色体上共鉴定3个与粳稻分蘖数相关的QTL(qTiller8、qTiller9和qTiller10),其中,在... 相似文献
56.
57.
大豆根系分泌物中特定物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正茬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回接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大豆根系分泌物中2种有机酸(苹果酸、酒石酸)和3种酚酸(油酸甲酯、2,4-二叔丁基苯酚和香草酸)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土壤微生物C/N比,初步确定有显著作用的分泌物组分。结果表明,苹果酸、酒石酸和油酸甲酯的加入对微生物来说是有益的,化感作用并没有表现出来;而2,4-二叔丁基苯酚和香草酸的加入,对土壤微生物的生长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对土壤微生物有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58.
对办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三点思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的重点是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文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及其就业市场的需要,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9.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