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技术成熟度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对重大科技攻关和工程项目进行技术成熟度量化评价的工具。技术成熟度可准确评价技术发展状态,提高管理决策科学性,降低新技术应用风险,在欧美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于21世纪前后开始重视技术成熟度的研究和应用,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该项研究在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极少。综述了技术成熟度在国内外工业领域应用现状,探讨了技术成熟度应用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并就加快技术成熟度应用于农业科技创新过程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尽快将这一先进技术评价方法和管理工具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  相似文献   
22.
鹤望兰的自花与异花授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稀名贵花卉鹤望兰是典型的鸟媒植物,引种到我国栽培,由于没有蜂鸟,必须人工授粉才能结实.为了研究人工授粉的效果,提高鹤望兰的授粉成功几率,对授粉的时间、同一花序的不同花朵、自花、异花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①在厦门地区,4~7月、9~11月进行人工授粉效果最好;②异花授粉的结果率明显高于自花授粉,异花授粉的结果率平均为91.75%,自花授粉仅为40.76%;③异花授粉的单果种子数为24.5个、自花授粉为10.4个,两者存在明显差异;④同一花序的各花朵间异花授粉结果率无差异,而进行自花授粉各花朵间存在明显差异;⑤同一花序的不同花朵间授粉结实的单果种子数无差异.  相似文献   
23.
我市现有茶园面积 9053hm2,其中采摘面积 7013hm2,当年新植 1400hm2,总产 1.43万 t.规模和质量均不如安溪县.如何提升漳茶产业水平,已突出地摆在业界和有识之士面前.全市除东山岛外,几乎县县产茶,但规模小、管理落后,产品档次低,效益差.内功不足的现状,决定了振兴漳州茶产业必须走精品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4.
乌龙茶溯源     
乌龙茶溯源王振忠(福建省长泰县农业局)乌龙茶以其独特的风格──条形卷曲紧结,色泽乌褐油润,香气浓郁清长,汤色金黄清澈,滋味鲜爽醇厚.畅销海内外,在世界茶叶市场独树一帜。它的采制工艺源远流长,但源于何处,众说纷纷,笔者仅从一得之见进行探讨,以就正于名家...  相似文献   
25.
鹤望兰的自花与异花授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珍稀名贵花卉鹤望兰是典型的鸟媒植物 ,引种到我国栽培 ,由于没有蜂鸟 ,必须人工授粉才能结实 .为了研究人工授粉的效果 ,提高鹤望兰的授粉成功几率 ,对授粉的时间、同一花序的不同花朵、自花、异花等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①在厦门地区 ,4~ 7月、9~ 11月进行人工授粉效果最好 ;②异花授粉的结果率明显高于自花授粉 ,异花授粉的结果率平均为 91 75 % ,自花授粉仅为 40 76 % ;③异花授粉的单果种子数为 2 4 5个、自花授粉为 10 4个 ,两者存在明显差异 ;④同一花序的各花朵间异花授粉结果率无差异 ,而进行自花授粉各花朵间存在明显差异 ;⑤同一花序的不同花朵间授粉结实的单果种子数无差异  相似文献   
26.
福建省蕨类园林植物资源(Ⅱ)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介绍福建省第二批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蕨类园林植物资源共7科、17属、59种,3变种或变型,主要介绍其习性、特性,观赏价值及用途等.  相似文献   
27.
八仙乌龙茶的初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振忠 《中国茶叶》1994,16(6):26-27
八仙茶是80年代选育成功的乌龙茶新品种,萌芽早(2月下旬),产量高(亩产干毛茶250kg),适制乌龙茶,产品具香高、味浓、回味甘醇、耐冲泡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该品种已在闽、粤茶区广泛推广。八仙茶又是茶名,属乌龙茶,主要选用八仙茶品种的茶树鲜叶制成。此茶以新梢顶芽形成驻芽时,即顶叶展开时(俗称中开面)采摘三叶嫩梢为原料。顶芽未形成驻芽、顶叶未展开时采摘,其制成的茶叶品质不佳,外形瘦小,色泽灰暗,香气低,滋味苦涩。顶叶大展开时采摘,制成的茶叶品质也不佳,外形粗松轻飘,色泽赤燥,香气低,滋味淡。根据实践经验,一日之中以上午9时以后至下午4时以前这段时间采回的鲜叶(俗称午青)制茶品质最好,下午4时以后采回的鲜叶(俗称晚青)制茶品质较差,上午9时以前采回的鲜叶(俗称早青)制茶品质最差。八仙茶初制分10道工序完成,下面按工序介绍其初制方法。 1.凉青。采回的鲜叶及时摊放在直径110cm的竹制水筛内,每筛摊0.5~1kg,放置在凉青架上,以散发热量,保持鲜叶的新鲜。因为鲜叶自茶树上采下后,受到机械损伤,失水快,呼吸作用增强,产生大量热量,如不及时摊凉散热,会使叶温升高,促进叶子呼吸作用  相似文献   
28.
小麦苗期性状能够指示品种的耐盐性。本研究以小麦骨干亲本燕大1817与品系北农6号衍生的230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利用2013年3个不同时间的水培试验数据和已经构建的SSR和SNP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分别对正常和盐胁迫条件下根数和最长根长等7个苗期性状进行QTL定位。利用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ICIM)共检测到69个加性效应QTL(LOD≥2.5),分布于除1A染色体外的所有20条染色体上,单个QTL解释的表型变异率为2.70%~19.00%。有46个QTL的增效效应来自于燕大1817,有23个QTL的增效效应来自于北农6号。有12个QTL能够在3个或3个以上的环境中被检测到,在燕大1817中定位到稳定的多分蘖主效QTL QTn.cau-7BS.1和盐胁迫条件下特异表达的根数QTL QRn.cau-2A,解析了小麦骨干亲本燕大1817的繁茂性和抗逆性遗传基础,为解析小麦品种耐盐遗传机制和耐盐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9.
王振忠 《中国茶叶》2008,30(2):36-37
安溪茶叶源于唐,兴于明清。清初安溪创造乌龙茶制法,一些茶贩把茶叶精制加工后,贩运到闽南、粤北销售。雍正五年(1727)清政府废南洋贸易禁令,准福建、广东商船前往南洋各国贸易。安溪凭着侨乡的优势,很快就把乌龙茶销售拓展到海外,一些茶贩也成为闻名遐迩的茶商,梅记茶行创始人王三言(笔者的曾祖父)就是其中一员。因年代久远,谱牒文革期间化为灰烬,先贤开拓海外茶叶市场的有关史料极为缺乏,聊将收集到的点滴材料综述于后,从一个侧面,探寻安溪乌龙茶清代贸易史。  相似文献   
30.
孙红霞  武琴  郑国祥  王振忠 《土壤》2001,33(5):264-267
本文研究了用EM生物制剂进行土壤处理对茄子和黄瓜的连作病害、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EM能有效克服连作障碍 ,减少农药的使用 ;增加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 ,提高养分有效性 ;增加土壤微生物总量 ,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