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25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lmm1的诱发与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忠华  贾育林 《核农学报》2006,20(4):255-258
用1.0%化学诱变剂EMS处理抗稻瘟病水稻品种Katy,获得一个水稻类病变坏死突变体,命名为lmm1。与对照Katy相比,该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表型发生了显著变异:植株变矮,分蘖数和千粒重显著减少。遗传学分析研究表明,该突变为单基因细胞核隐性突变。经稻瘟病与纹枯病真菌人工接种实验,结果表明该突变体比对照Katy具有更强的广谱抗性,表明lmm1对于提高水稻广谱抗性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2.
介绍了杂交早籼新组合T优706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在宜黄春制和高安秋制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3.
新疆棉区棉盲蝽发生比较普遍,其中以牧草盲蝽(LyguspratensisL.)和苜蓿盲蝽(Adelphocorislineolatus Goeze.)为主.近年来,在新疆有猖獗发生和危害上升的趋势,该虫以2代若虫、成虫危害棉花造成蕾铃大量脱落,严重影响着棉花的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44.
丰源A系列组合春制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野败型不育系丰源A的主要特征特性及其系列组合春季制种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介绍了“析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专家咨询系统”的结构,功能,实现及特点。  相似文献   
46.
为探究有机栽培对巨峰葡萄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对‘巨峰’葡萄开花期、幼果期、转色前期、转色期、成熟期的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和抗氧化系统中SOD、POD、CAT几种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有机栽培条件下的葡萄叶片的叶绿素和MDA的含量高于对照,而SOD、POD、CAT几种酶的活性则低于对照组。由此表明,有机栽培对巨峰葡萄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7.
1 发展苦良姜生产的意义盾叶薯蓣 (DioscoreazingiberensisC .H .Wright)又名黄姜、苦良姜。主要分布于丽江地区海拔 170 0m以下的荒山和林地之中。其块茎内富含薯蓣皂苷 ,是制造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 ,特别是以皂苷提取物———皂苷素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盾叶冠心宁、地奥心  相似文献   
48.
【目的】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葡萄原生质体,【方法】以"鄞红"葡萄茎段愈伤组织为材料,对葡萄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的若干影响因子,如酶解液成分、甘露醇浓度、酶解时间、离心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0.5 mol.L-1的甘露醇+1%纤维素酶+0.025%~0.05%果胶酶为最佳的酶解液组成;酶解14 h、120×g离心3 min条件下原生质体数量和质量最佳。【结论】研究获得的高质量葡萄原生质体,为下一步的植株再生及葡萄品种遗传改良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49.
以单层膜设施栽培为对照,夏黑和甬优1号葡萄1年生苗为试材,研究了双层膜设施栽培条件对其物候期和叶片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夏黑和甬优1号双层膜设施栽培的萌芽期、开花期、浆果生长期、成熟期和落叶期等均早于单层膜设施栽培,夏黑提早14~17天,甬优1号提早10~15天。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主要抗氧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双层膜设施条件下叶绿素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单层膜栽培条件,且随着浆果的发育而逐渐升高。由此表明,双层膜设施栽培适合于我国南方鲜食葡萄的早熟优质栽培。  相似文献   
50.
浙贝母淀粉、蔗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育高品质浙贝母鳞茎,本研究以浙贝3号为材料,采用蒽酮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和试剂盒法测定浙贝母鳞茎发育过程中淀粉与蔗糖的含量变化;采用同源克隆、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各基因表达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鳞茎中淀粉含量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在鳞茎发育初期和末期最高,AGP2、AGP3、GBSSSSS在鳞茎中表达量最高,AGP1在根中表达量最高,5个基因均与淀粉含量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0.839、0.582、0.561和0.826),SS主要表达部位为鳞茎,SPS为叶片,二者均与蔗糖含量呈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575和0.536)。本研究为淀粉、蔗糖代谢基因功能验证,以及浙贝母分子育种与分子调控鳞茎发育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