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2篇
  32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腰肢风湿在冬春寒冷季节常能见到,骡多而马少。其主要表现为一后肢运步时稍外展,蹄尖着地,负重不全,驻立时患肢膝、跗关节屈曲,蹄尖离地约半尺,健肢负重。群众说“抽肾把胯,离地一拃。”细察腿蹄,又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75%嘧菌酯.戊唑醇WG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及对稻苗安全性,特进行了其田间药剂小区试验,结果表明,75%嘧菌酯.戊唑醇WG防治水稻纹枯病具有明显防效,在病害盛发期每667m2用75%嘧菌酯.戊唑醇WG10~12g对水50kg喷雾防治,防效可达80%以上,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23.
黄合占是以黄莉占为母本、(丰丝占/六合占)杂交中间材料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常规优质稻新品种。该种属大穗型品种,在华南双季稻区可早、晚造兼用,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黄合占的选育过程、选育结果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4.
辐照对泡椒凤爪感官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辐照可以有效的控制泡椒凤爪中的乳酸菌含量,从而延长其货架期。本文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调研,以色泽及形态(权重30%)、香气(权重30%)、质地及滋味(权重40%)为评价指标,制定了泡椒凤爪的感官分析标准,并用此标准对辐照处理后的泡椒凤爪进行了感官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贮藏3d后的3、5、8、12kGy辐照的样品,其感官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辐照剂量为10 kGy的样品感官评价结果还显著优于对照组。贮藏11d后,样品的感官品质也未降低。由此得出结论:辐照不会影响泡椒凤爪的感官品质,适当剂量的辐照还有助于提高泡椒凤爪的被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25.
干旱监测方法对农作物适用性研究综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开发出众多的干旱监测方法,但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用于农作物的干旱监测中,精确地评估旱情对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目前常用的一些干旱监测方法进行了收集,并分析了旱情对主要农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响应及干旱监测方法在农作物中的适用性评价,以期找出最适合我国农作物干旱的监测方法,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的干旱监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
27.
齐华占是应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其株型紧凑,株高适中,穗大粒多,后期熟色好,丰产性突出.2009-2010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区试平均667 m2产量比对照种优优122增产8.47%,增产极显著.米质晚造达国标和省标优质2级.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8.
粳型亲籼系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粳型亲籼系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应用情况,解释并分析了粳型亲籼系能成功育成不育系的原因,提出了利用粳型亲籼系培育掺粳籼型杂交稻的育种策略并分析其育种效率,随着掺粳籼型杂交稻的育种规模扩大,利用粳型亲籼系比直接利用粳稻的育种效率高。  相似文献   
29.
【目的】Pen a 1是虾中的主要过敏原,已知其5个抗原表位在过敏反应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全蛋白抗体和表位特异性抗体,检测Pen a 1经体外模拟胃液(simulated gastric fluid,SGF)消化后其抗原表位免疫原性的变化情况,为研究人体消化对Pen a 1的影响机理及脱敏食品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为原材料,提取纯化虾过敏原Pen a 1,采用Fmoc化学法合成Pen a 1抗原表位的5个多肽片段(No.1-No.5),分别与载体蛋白KLH和牛血清蛋白BSA偶联制备人工免疫原和包被原。用Pen a 1和制备的多肽免疫原免疫新西兰纯种白兔获得全白蛋抗体和特异性表位抗体。参照美国药典模拟人体胃液的条件消化处理Pen a 1,利用SDS-PAGE和Tricine-SDS-PAGE观察消化后Pen a 1分子量变化;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blot)定性观察Pen a 1消化后生成的新蛋白片段与各抗体的结合情况;再经竞争抑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i-ELISA)定量检测消化后的Pen a 1和表位多肽与各抗体结合能力,从而得出Pen a 1经SGF消化后各抗原表位免疫原性的变化程度。【结果】SDS-PAGE结果显示Pen a 1随SGF消化时间的延长逐渐被降解,在22 kD处生成一些较稳定的新蛋白片段,Tricine-SDS-PAGE结果表明在1.7-18 kD之间无新蛋白片段生成。Western-blot表明消化后分解生成的小分子蛋白与六种抗体发生不同程度结合,其中全蛋白抗体和No.4抗体几乎与生成的所有小分子蛋白结合,在22 kD左右处生成的稳定新蛋白片段均与No.3、4、5抗体有较强的结合,而与No.1、2抗体结合较弱甚至无结合,表明该蛋白携带No.3、4、5表位,而基本无No.1、2表位。ci-ELISA结果显示,Pen a 1经SGF消化后对全蛋白抗体和5个表位抗体的抑制率均显著下降,说明经过消化后Pena1及其抗原表位的免疫原性均明显降低,各抗原表位消化稳定性排序为No.4>No.2>No.1>No.3>No.5,其中No. 2、1、3之间无显著性差异;ci-ELISA检测表位多肽经消化后其免疫原性也显著下降,消化稳定性排序为No.1> No.2 >No.3>No.4>No.5,其中No.2、3、4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合免疫印迹结果可知No.4抗原表位消化稳定性最高,但其表位多肽消化稳定性没有显著高于其它所有表位多肽,说明在消化过程中Pen a 1结构对该表位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其保持较高的消化稳定性;No.1、2、3次之,3个表位间无显著性差异;No.5消化稳定性最差,表明Pen a 1空间结构对其无明显保护作用。【结论】建立了一种用表位抗体检测过敏原经模拟消化后抗原表位消化稳定性的方法。Pen a 1经SGF消化后,免疫原性降低,分解生成部分较稳定的蛋白片段,但仍具有致敏性;5个抗原表位中No.4消化稳定最高,No.5最差。  相似文献   
30.
黄丝占是应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广东省区域试验表现产量比对照增产8%以上,米质达国标、省标优质稻1级,中抗稻瘟病,达到广适性超级稻综合指标,2008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黄丝占选育过程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