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31篇 |
免费 | 88篇 |
国内免费 | 10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67篇 |
农学 | 233篇 |
基础科学 | 199篇 |
177篇 | |
综合类 | 1484篇 |
农作物 | 149篇 |
水产渔业 | 115篇 |
畜牧兽医 | 853篇 |
园艺 | 388篇 |
植物保护 | 1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88篇 |
2022年 | 76篇 |
2021年 | 125篇 |
2020年 | 92篇 |
2019年 | 145篇 |
2018年 | 153篇 |
2017年 | 67篇 |
2016年 | 106篇 |
2015年 | 98篇 |
2014年 | 254篇 |
2013年 | 170篇 |
2012年 | 226篇 |
2011年 | 222篇 |
2010年 | 212篇 |
2009年 | 204篇 |
2008年 | 144篇 |
2007年 | 190篇 |
2006年 | 142篇 |
2005年 | 161篇 |
2004年 | 169篇 |
2003年 | 156篇 |
2002年 | 99篇 |
2001年 | 98篇 |
2000年 | 106篇 |
1999年 | 100篇 |
1998年 | 51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8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67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82.
无公害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无公害食品甘薯的高产综合生产技术.即产前对产地的质量控制,产中实行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健苗、净肥净水、控促结合与农业、物理、药剂等综合无公害化防治病虫害技术. 相似文献
183.
184.
南京市发展单季早熟晚粳的再探讨,中心内容强调三个坚持:1.坚持优化品种结构,适当发展早熟晚粳;2.坚持引种试验推广,深入挖掘优良特性;3.坚持栽培调控熟期,养顾全年晚中求早。 相似文献
185.
186.
本文提出了符合负二项分布的昆虫种群密度的一种序贯估计方法,当负二项分布的参数k已知时,估计过程非常简单。k值的精确估计是对平均密度进行精确估计的必要前提。本文给出了一种估计k值的新方法。这些方法都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害虫田间种群密度的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87.
2005年11月到2006年5月份,我市及周边县市养鸡户在已经接种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产蛋鸡群、育成鸡和未接种H5亚型油苗的肉鸡群、雏鸡群中,普遍发生了一种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3%到30%、后期出现神经症状的疫病,经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专家确诊为强毒新城疫(ND)。该病若与H9亚型禽流感并发感染,死亡率可达90%,与大肠杆菌、支原体混感时,死淘率可达40%。康复鸡群产蛋恢复相当缓慢,损失相当严重。根据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曹殿军(2004年)研究证实,我国现在流行的NDV主要以基因Ⅶ型NDV为主,同时存在我国特有的基因Ⅸ型NDV感染,他对采自全国24个省市的91株NDV分析指出,基因Ⅶ型占51株,基因Ⅸ型占9株,基因Ⅵ型占15株,基因Ⅱ型占9株。如此严重的强毒NDV流行,再加上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消极影响,给我们养鸡业造成沉重打击。如何防控强毒ND已经成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及近年来防治ND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加以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8.
一选择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一个好的品种对生产性能的表现具有极大的相关性,不同的肉鸡品种在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抗逆性以及肉品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对经济效益均有很大影响。目前市场 相似文献
18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粮食产量的连年提高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玉米的用途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人的主要口粮变为畜禽的主要饲料粮,近年来,我市就有80%以上的玉米用作了畜禽饲料。但人们的种植观念却迟迟没有随之而改变,至今仍停留在普通食用玉米的生产上。 玉米种植目的与实际用途亦即市场需求相背离,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比较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之一,其结果给农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对种植业来 相似文献
19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粮食产量的连年提高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玉米的用途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人的主要口粮变为畜禽的主要饲料粮。但人们的种植观念却迟迟没有随这而改变,至今仍停留在普通食用玉米的生产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