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7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365篇
农学   231篇
基础科学   194篇
  170篇
综合类   1459篇
农作物   148篇
水产渔业   113篇
畜牧兽医   837篇
园艺   380篇
植物保护   15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67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长林油茶系列良种经8年推广种植,取得明显成效,全省推广种植面积达24 453hm^2,经济收益累计达47 418万元。覆盖5个地州11个县,86个街道、乡镇,454个行政村,涉及受益农户达71 307户,贫困户达18 012户,项目区覆盖农户率达81.5%。大力良种推广,为林农得到增收增效,建立了绿色银行,增强了地方经济实力,促进了贵州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62.
【目的】研究滇西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土壤大孔隙特征与饱和导水率的变化,为控制滇西南地区坡地水土流失提供参考。【方法】以滇西南6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荒草地、茶地、烤烟地、玉米地、甘蔗地、澳洲坚果地)坡地为研究对象,测定6种坡地不同坡位(坡上、坡下)和土层(0~15,15~30 cm)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水分穿透曲线、大孔隙特征及饱和导水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土壤大孔隙特征与饱和导水率的关系。【结果】(1)滇西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存在差异,坡位和土层深度对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有明显影响。(2)滇西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的土壤水分出流速率先增加,都在90 s之后基本趋于稳定。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0~30 cm土层土壤平均出流速率表现为玉米地>荒草地>澳洲坚果地>茶地>甘蔗地>烤烟地。(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土壤大孔隙半径、面积比与平均体积存在明显差异。荒草地、茶地、玉米地、澳洲坚果地土壤大孔隙平均半径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甘蔗地、烤烟地土壤大孔隙平均半径变化则相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土壤大孔隙面积比与平均体积由大到小均表现为玉米地>荒草地>澳洲坚果地>茶地>甘蔗地>烤烟地。(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土壤饱和导水率差异显著,其中玉米地和荒草地饱和导水率明显高于其他坡地。(5)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土壤大孔隙密度、平均体积与饱和导水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平均半径与饱和导水率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土壤大孔隙平均体积与稳定出流速率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地表层(0~15 cm)和上坡位土壤大孔隙半径大、联通性好,更有利于土壤的滞水减流。  相似文献   
163.
利用118对SSR分子标记对2012年云南哈尼梯田的47份水稻材料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利用Structure 2.3.4软件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118对SSR标记共检测到255个等位变异,变幅为2~4个,平均每个标记2.161个。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异范围为0.043~0.656,平均0.303。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异范围为0.042~0.583,平均0.256。其中高度多态位点(PIC0.5)有2个,中度多态位点(0.25PIC0.5)有66个;通过遗传相似系数及基于数学模型的群体结构分析均将供试材料分为偏籼和偏粳2个类群;聚类结果和海拔高度总体上没有明显规律,但偏籼类群中的偏籼红米亚群按海拔高低分别聚在一起。研究表明,云南哈尼梯田现有栽培水稻以偏籼水稻为主,但本研究估测的遗传多样性低于前人报道。  相似文献   
164.
王勇 《甘肃农业》2014,(9):13-14
本文针对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以白银市为例,对城市雨水资源的实质、雨水集蓄利用的必要性、城市雨水集蓄利用的原则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结合集蓄利用现有雨水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具有技术简单、成本低、水质可靠的特点,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5.
凡纳滨对虾6个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多批次引进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并结合生产开展了相对独立的育苗工作,但对引进群体及引进后留种形成的本地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缺乏了解,不利于种质管理及利用。此研究采用AFLP技术对抽查的6个养殖群体进行分析,发现进口群体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养殖性能较好的东方、海星和旭明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与进口群体相近;而乾塘群体遗传变异水平最高,推测可能是与其种质混杂有关;广益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可能已出现近交衰退。通过对各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进行分析,为下一步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开展群体问杂交育种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6.
一、亲鱼的选择一般要求在国家的原种场选择体形体态好、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个体作为后备亲鱼;而体短而肥、长而瘦者均不宜选作亲本。亲鱼年龄在4龄以上、体重1.5千克以上为宜。二、亲鱼的培育1.环境及池塘条件环境场地要求安静,无污染源,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分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167.
本文主要阐述了水稻土中Cd、Cr、Hg、Pb污染元素的形态、土壤化学行为、生物效应及被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8.
大豆异黄酮是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合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在苯丙氨酸代谢途径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关键酶和限速酶。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PAL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大豆异黄酮含量具有明显的协同增减趋势,并且在PAL基因家族成员时空表达模式分析中发现,PAL2-3(XM_003542493)是PAL基因家族中相对表达量较高的主要表达成员之一。本试验首先通过克隆大豆中PAL2-3基因;然后构建pCAMBIA3301-GmPAL2-3植物过表达载体,将构建好的pCAMBIA3301-GmPAL2-3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转化到根癌农杆菌EHA105中;采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体系获得转化植株,并对T1代转化植株进行PPT检测,外源标记基因Bar检测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对转基因阳性植株进行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T_1代转基因植株中PAL2-3基因的表达量是对照的5.11~11.24倍,总异黄酮含量最高的(2 587.63μg·g~(-1))是对照(1 616.90μg·g~(-1))的1.6倍。因此在大豆中过量表达PAL2-3基因可以提高大豆籽粒中异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169.
苹果叶片离体培养中秋水仙素加倍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开泉  张文胜 《果树科学》1999,16(2):104-109
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苹果的栽培品种嘎拉试管苗的离体叶片,发现以0.5%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4d效果最佳,诱变频率达56.1%。诱变后获得的四倍体植株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发生了明显变异。  相似文献   
170.
江涛  德勇 《现代园艺》1999,(3):27-28
在果树生长过程中,因喷洒农药过量或错用农药造成药害,如不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轻者影响果树正常生长,造成减产减收;重者会导致果树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其补救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 灌水喷水 如发现早,应立即喷水冲洗受害植株,以稀释和洗掉沾附于叶面和枝干上的农药,降低树体内的农药含量。此项措施越早越及时效果则越好。若是土施呋喃丹颗粒剂等内吸剂而引起药害,应及时采取排灌洗药的措施,即先对果园地表进行大漫灌,再灌1~2次跑马水,以洗去土壤中残留的农药。2 喷药中和 如药害造成叶片白化时,可用粒状的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