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69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66篇
  19篇
综合类   331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214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双低杂交油菜‘丰油10号’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丰油10号’养分吸收利用规律,以‘丰油10号’为材料,在河南油菜主产区进行田间试验,分析了油菜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成熟期氮、磷、钾、硫、硼养分的累积量。结果表明:油菜全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S"形变化曲线,蕾薹期至花期呈快速增长趋势;油菜籽粒产量与苗期干物质积累量呈抛物线关系(R2=0.9798**),与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净增量呈显著线性关系(R=0.9879**)。籽粒是氮、磷的分配中心,分别占总吸收量的73.32%和75.16%;钾主要分布在茎枝和角果壳中,籽粒中钾素仅占总吸收量的21.31%;硫主要分布在角果壳和籽粒中;硼元素主要分布在茎枝和籽粒中,占总吸收量的69.89%;根中各养分分布均最少,分配比例也最低。新品种‘丰油10号’地上部分与全株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呈现"慢—快—慢"的变化曲线,根、茎、叶中的养分N和P在花期后会转移到籽粒中,因此,油菜花期前保证充足的养分供给是高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32.
针对牧草种子加工线各主机既能连线成套工作,也能单独工作的设计要求,采用了主机平面布局和多地坑料斗喂料的形式,结合一字形串联提升机的输送方式,设计了加工线,完成了料门三通、溜管联接卡子和除尘管路风选部件的结构设计。以净度为85%~88%的披碱草种子为加工对象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生产率大于等于800kg/h,净度大于等于97%,获选率大于等于95%,度电生产率大于等于25kg/(kW·h),使用有效度大于等于95%,粉尘质量浓度小于等于0.3mg/m3。  相似文献   
33.
为了提高温室环境测控系统中传感器数据的准确性,针对温室环境参数变化的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似性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的故障检测与基于时空信息比较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的传感器故障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基于PCA的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通过监控统计量T2和SPE的变化实现传感器系统故障检测;再针对检测出故障的传感器节点,对该时刻传感器节点采用基于时空特性的节点信息比较实现不同传感器的故障识别。分别对比基于时间尺度、空间尺度、时空尺度的节点信息比较方法对传感器故障识别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基于PCA的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对传感器系统故障的初步检测,提出的基于时空信息比较的传感器故障识别方法,融合考虑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节点信息,能够有效地实现传感器具体故障定位;所建立的传感器故障识别方法检测正确率CDR为98.37%、平均虚警率FAR为1.72%,较传统的传感器故障识别方法检测正确率CDR提高了22.067个百分点,而平均虚警率FAR则降低了15.762个百分点,能够有效地保证故障诊断效率、提高故障诊断精度、降低虚警率,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4.
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产品干燥行业既面临着竞争力极强的国际大公司的挑战,又面临着市场容量扩大,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赶超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的机遇。国内干燥企业应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进行市场整合,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政府应加强对农业服务体系的扶持,引进外资项目,促进干燥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5.
探究不同灌溉量和有机无机肥配施的组合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冬小麦的科学施肥管理提供参考。以关中地区冬小麦‘小偃22’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采用等氮原则对有机肥与无机肥进行不同比例配施(F1,100%无机肥;F2,24%有机肥+76%无机肥;F3,48%有机肥+52%无机肥),结合2个水平的灌溉(充分灌溉W1和亏缺灌溉W2),共设计6个灌溉施肥组合处理(W1F1、W1F2、W1F3、W2F1、W2F2和W2F3)。通过测定冬小麦的生长指标(植株株高和叶面积指数)、0~200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率(以20cm为深度间隔)和小麦的产量及构成要素(干物质量、穗长、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和籽粒产量),分析灌水量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1)充分灌溉(W1)条件下,F2、F3处理株高较F1处理分别提高3.4%~21.2%和0.8%~15.9%,叶面积指数提高5.7%~18.5%和16.8%~47.4%,干物质量提高12.1%~26.1%和21.1%~36.0%,穗长提高12.5%和14.5%,有效穗数提高6.6%和9.3%,千粒质量提高18.3%和24.4%,籽粒产量提高14.8%和28.6%,WUE提高14.6%和27.5%;亏缺灌溉(W2)条件下,与F1处理相比,F2、F3处理株高分别提高8.5%~16.2%和0.5%~10.6%,叶面积指数提高4.9%~20.7%和17.0%~50.0%,干物质量提高7.7%~25.7%和15.0%~34.6%,穗长提高12.3%和18.5%,有效穗数提高7.4%和18.0%,千粒质量提高15.3%和25.1%,籽粒产量提高13.1%和31.8%,WUE提高21.4%和35.2%。在相同灌溉水平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可以提高土壤体积含水率。(2)W2F2处理对冬小麦株高增长最有效,灌浆期达最大值,较W1F1处理增长10.4%;W2F3处理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穗长、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影响最大,成熟期较W1F1处理分别提高23.6%、39.0%、20.3%、18.4%和33.1%。(3)W2F3处理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WUE的影响最为显著,W1F1、W1F2、W1F3、W2F1和W2F2处理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35.5%、18.0%、5.3%、31.8%和16.6%;W1F1、W1F2、W1F3、W2F1和W2F2处理WUE分别提高了52.6%、33.2%、19.7%、35.2%和21.4%。亏缺灌溉与48%有机肥+52%无机肥组合处理的冬小麦籽粒产量和WUE最高,该灌溉施肥管理方案为关中平原及环境相似地区冬小麦的科学施肥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6.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阐述了测土配方施肥的作用以及湖南省测土配方施肥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中酸性潴育性水稻土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  相似文献   
37.
采用苗期离体叶菌丝块接种法和花期植株牙签接种法,对7个甘蓝型油菜恢复系进行抗菌核病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系间抗性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恢复系C293、C289、P085的抗性接近对照中油821水平,可作抗(耐)菌核病育种材料加以利用,C293表现最佳。2种接种法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利用这2种方法进行油菜品系抗(耐)菌核病鉴定都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38.
39.
苏香粳 2号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 88B2 2 5 S0 15配组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 ,原名香粳R10 9。该品种于 2 0 0 0、2 0 0 1年参加江苏省单季晚粳区域试验 ,2 0 0 1年因米质特优破格提前参加生产试验 ,2 0 0 2年 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0.
苏粳8号(原名苏3-28,碧风/L鉴9//常农粳1号)是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粳8号具高产、优质、食味好、熟期适中等特点。适宜太湖稻区及上海市,苏中、苏北搭配作一季晚粳稻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