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应用隶属函数法评价33个苎麻资源的营养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的饲用苎麻(Boehmeria nivea)品种,对国家苎麻种质资源圃中33个苎麻资源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3个苎麻资源主要营养平均含量为粗蛋白17.70%、粗脂肪2.60%、粗纤维24.97%、粗灰分13.83%、磷0.35%、钙3.56%。根据隶属函数分析结果,将33个苎麻品种分为3级,第Ⅰ级为综合营养品质优质型5个苎麻品种,Ⅱ级为品质中等型25个品种,Ⅲ级为品质差型3个品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估苎麻的营养品质是可行的,可以较好地揭示其综合营养品质,为饲用苎麻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刈割茬次对苎麻饲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以饲用苎麻"中饲苎1号"和纤饲兼用苎麻"中苎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一年内不同刈割茬次的测产和营养分析等工作。结果表明,在不同茬次间的产量性状中,干鲜比的变异幅度最大;而在不同茬次间的饲用品质上呈现"前两次优于后4次"的变化规律,且不同茬次间,茎的饲用品质变异幅度大于叶。在实际苎麻生产过程中,可利用干鲜比估测苎麻植株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本试验旨在研究苎麻青贮替代饲粮中苜蓿干草对奶牛生产性能、乳成分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用24头体重、胎次、产奶量接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各组以苎麻青贮分别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0(对照组)、33%(试验1组)、67%(试验2组)和100%的苜蓿干草(试验3组)。预试期14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苎麻青贮中的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以及粗灰分的含量均高于苜蓿干草。2)苎麻青贮替代苜蓿干草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乳成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3)苎麻青贮替代苜蓿干草对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甘油三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4)试验3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试验2组(P0.05),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5)对照组和试验1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试验2组与试验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6)随着苎麻青贮添加比例的增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逐渐升高,试验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得出,苎麻青贮可以替代奶牛饲粮中苜蓿干草,而不影响生产性能、乳成分及血清指标,适宜的替代比例为33%~67%。  相似文献   
34.
为探讨刈割株高对饲用苎麻(Boehmeria nivea)产量的影响,对饲料专用苎麻品种-‘中饲苎1号’进行了不同高度处理下的生长性能、产量和饲用品质变化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9月份之前,‘中饲苎1号’旺长期的生长速率高于苗期,且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风干物年产量和粗蛋白年产量随着刈割株高的增加而增加;饲用品质和叶茎比随着刈割株高增加而下降。综合试验期间的生长性能、产量和饲用品质,‘中饲苎1号’在湖南长沙地区一年内不同时间段的最佳刈割株高为:3月6日—4月20日阶段建议为125~135cm;4月21日—7月11日阶段建议为75~85cm;7月12日—8月27日阶段建议为85~95cm;8月28日—10月3日阶段建议为105~115cm。  相似文献   
35.
为明确苎麻(Boehmeria nivea L.)青贮、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青贮、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及芦笋皮的饲用价值,利用饲料分析技术及氨基酸分析仪进行了测定,并对其饲用价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芦笋中粗蛋白质(CP)、粗脂肪(Fat)和粗灰分(Ash)的含量最高;苎麻青贮中粗纤维(C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最高;构树青贮中干物质(DM)和总能(GE)为最高;芦笋的总必需氨基酸与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芦笋的干物质采食量(DMI)、可消化干物质(DDM)、相对饲用价值(RFV)和有机物质消化率(OMD)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苎麻青贮的饲用价值显著低于其他3种粗饲料(P<0.05)。本研究可以为苎麻青贮、构树青贮、芦笋及芦笋皮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55个苎麻品种纤维结晶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5个苎麻品种问及同一品种不同季别间结晶度的差异;分析了苎麻纤维原麻与精干麻之间结晶度的相关性.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苎麻纤维精干麻与原麻的结晶度,通过面积法计算各个品种的结晶度.结果表明,不同苎麻品种纤维结晶度不同且部分品种间有显著性差异;同一苎麻品种在不同季别及不同年份间纤维结晶度也不同;同一苎麻品种的精干麻结晶度与原麻结晶度呈弱相关或基本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
苎麻果胶合成重要酶UGlcAE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苎麻[Boehmeria nivea (L.) Gaud]中苎1号为材料,采用简并RT-PCR法、RACE技术以及全长cDNA文库筛选,克隆苎麻果胶主要多糖组分的合成关键酶UGlcAE cDNA序列,序列长度为1 257 bp,编码区长723 bp,可编码241个氨基酸序列。实时定量PCR证实,UGlcAE表达量为根部>叶片>韧皮部>木质部,在根部的表达量占优势。该结果对我们后期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来调控果胶的合成量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8.
以饲用苎麻和全株玉米为混合青贮原料,利用电子鼻技术对饲用苎麻与全株玉米按不同比例混合青贮时发酵饲料气味进行检测分析,并对其信号响应值进行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传感器区分贡献率分析及雷达图分析,可实现7种不同混合比例青贮发酵样品的良好区分。结果还表明,饲用苎麻与全株玉米按不同比例混合青贮时,全株玉米的添加量对最终青贮饲料的气味组成有重要影响。因此,选取青贮效果正常的样品作为参考对象,利用电子鼻检测技术可有望快速鉴别出待检样品是否青贮成功。  相似文献   
39.
王玉富  王延周 《中国麻业》2005,27(3):160-162
本文介绍了首次在陕西七里川发现的野亚麻Linum stelleroides Planch.)的形态特征及其分布情况。从其生境条件看,它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等特性,是良好的抗逆性种质资源,此次发现为我国野生亚麻的研究与利用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40.
本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收割高度的增加,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收割高度从40cm至70cm,粗蛋白含量从平均22.67%降低至19.77%,但叶粗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收割高度每增加10cm,饲料干料667m2产量约增加40kg,生育期约延长9天.综合考虑饲料产量、营养成分(粗蛋白含量)和生产成本,苎麻作为蛋白饲料开发,整株收割高度应在70cm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