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龙引扁豆1号与青贮玉米混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栽培模式(种植密度、施肥水平、灌水)对龙引扁豆1号与青贮玉米混种的影响,筛选出了龙引扁豆1号与青贮玉米混种的较优栽培模式。结果表明:在保证青贮玉米原高产的种植密度下,随着龙引扁豆1号密度的增加,其混种生物产量显著增加,当龙引扁豆1号的种植密度与青贮玉米的种植密度相一致时,二者混种的生物产量最高,过密则造成严重倒伏;追施(尿素)的施用量在225~300kg·hm-2时增产显著;灌水处理则能显著提高混种产量,最佳的灌水时期分别在苗期和拔节期,灌水量为30mm.次-1。通过对种植密度、施肥水平、灌水水平等栽培模式搭配组合筛选出了龙引扁豆1号与玉米混种的较优栽培模式,龙引1号扁豆播种密度47 000株.hm-2+施肥(尿素)225g·hm-2+灌水2次的栽培模式组合混种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组合增产23.28%。  相似文献   
22.
不同播期鲜食大豆品种生育特性及品质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国外和国内不同地区的7个鲜食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在哈尔滨地区气候条件下不同播期对鲜食大豆鲜荚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鲜食大豆单株的鲜荚数、鲜荚重、鲜粒重和鲜百粒重影响显著.札幌绿鲜荚产量最高,台湾292次之,其中札幌绿在5月20日播期获得最高产量(14 897.50ks·hm-2),台湾292在5月1日播种获得次高产量(13 006.50 ks·hm-2).札幌绿5月1日播种蛋白质含量最高,台湾2925月8日播种蛋白质含量最高;札幌绿5月20日播种可溶性糖分含量最高,台湾292 5月1日播种可溶性糖分含量最高;札幌绿、台湾292 5月8日播种脂肪含量最高.根据对鲜荚产量和品质特性的评估,札幌绿、台湾292在哈尔滨地区种植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3.
黑农6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以合97-793为母本、绥农1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0年黑龙江省审,2014年通过国审。该品种集高油、高产、抗病、广适应性于一体,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域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吉林省、内蒙、新疆的部分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24.
<正>大豆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es Lchinohe)又名大豆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一直是世界大豆产区的主要病害。该病于19世纪80年代首先在中国和日本发现。1954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发现了该病。2002年由于大豆胞囊线虫病危害,美国大豆产量损失360万kg,约合7.84亿美元[1]。事实上,巴西每年有数百万公顷大豆遭受大豆胞囊线虫危害[2]。我国自20世纪80  相似文献   
25.
该试验从患病克氏原螯虾病灶部位分离出两种细菌,使用细菌学方法分析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并进行16S r RNA基因扩增和测序,同时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出的两种细菌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两种细菌均对恩诺沙星和硫酸新霉素两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磺胺类药物均不敏感。  相似文献   
26.
<正>近年来由于大宗淡水鱼养殖过程中疾病多发且难以防控,已经严重威胁到该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不少传统的鱼病防治药物被禁用,允许使用的一些渔药也规定了休药期,养殖大宗淡水鱼的从业者面临药物防控病害与保障水产品安全优质的两难困境。为解决此难题,宝应县小官庄镇1位有多年养殖经验且擅于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的大宗淡水鱼养殖大户王青,  相似文献   
27.
超高产、抗病、广适应性大豆黑农51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农51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以黑农37为母本,合交93-1538(合丰39)为父本有性杂交,经高光效育种程序选育而成,2007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黑农51具有高产、稳产、抗病、优质、广适应性等特点,并具有理想的光合生态型,高光合速率、高光饱和点及低CO2补偿点,最高产量为4 650 kg·hm-2.适宜的栽培方法是垄作栽培,穴播或垄上双行条播,最适宜的密度是20万~25万株·hm-2.适于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及吉林、辽宁、内蒙、新疆的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8.
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以及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后,茎粗、根容和根瘤数均有所增加,植株生长表现较好;常规施肥+沼渣30.0×103kg.hm-2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粗蛋白含量较常规施肥处理提高1.12%,含油量提高0.04%,是大豆较优的施肥配比组合。  相似文献   
29.
王家军 《植物保护》1980,6(2):16-17
蚜虫是棉花重要害虫之一,多年连续采用单一有机磷药剂防治,抗药性越来越强。1979年,我们在上渡公社卫东十四队采用3%呋喃丹颗粒剂进行了初步的防治试验,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30.
通过大豆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在不同土壤类型条件下连续种植对大豆孢囊线虫消长及产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抗病品种无论在黑土或盐碱土地区种植 ,大豆孢囊线虫孢囊数量变化不大 ,在黑土地区 ,正茬和重茬 1年的产量略高于感病品种 ;但在盐碱土线虫发生区抗病品种产量明显高于感病品种 ,其孢囊量明显低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随着重茬年限增加孢囊量逐渐增加 ,产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