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9篇
  7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22.
小麦抗穗发芽酶反应生化标记选择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穗发芽抗性不同的24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系)及18个不同杂交组合的F2为材料,用邻苯二酚作底物进行多酚氧化酶生化染色标记,对小麦抗穗发芽酶反应标记选择法进行了研究。种子染色标记的最佳条件使用0.125%的邻苯二酚溶液,在气温18~25℃条件下浸种10~15min,覆膜保湿酶反应4~6h。晒干后进行比色分级。对不同色级的种子进行抗穗发芽、酚酶活性鉴定。结果表明,小麦穗发芽率与酶反应生化标记后的种子色级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生化标记后颜色越深的材料越不抗穗发芽,不染色或染色浅的低酚酶活性种子具有较强的抗穗发芽性。用该法成功选育出抗穗发芽小麦新品种秦麦3号和宝麦8号。  相似文献   
23.
秋水仙素与DMSO诱导豌豆同源四倍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同源四倍体豌豆,用0.05%秋水仙素(C22H25O6)和2%二甲基亚砜(DMSO)混合水溶液处理豌豆种子,分为24、48、72h三个不同处理时间与5℃~6℃、10℃~12℃、15℃~16℃、18℃~20℃、30℃ 5个不同培养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温度为15 ℃~16℃时,用0.05%秋水仙素和2%DMSO混合水溶液间歇处理宝峰2号豌豆种子48h,植株成活率和诱导率均最高,分别为54.5%和9.5%。对处理后代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比较,发现可育的多倍体染色体数目2n=4x=28,为同源四倍体。该同源四倍体与其二倍体在植株形态上的显著差异表现在:植株高大,茎和卷须变粗,单株总叶面积变大,叶色更绿,开花期延迟,花粉粒和花粉母细胞变大,荚大,自交结实,粒大。试验显示获得的同源四倍体对育性有效。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低温-高温激变诱导豌豆同源多倍体的新方法,控制人工气候室低温1~3℃、高温30~35℃和棚室低温0~-3℃、高温30~35 ℃诱变豌豆多倍体.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气候室1~3℃低温、30~35℃高温激变条件下,处理豌豆现蕾初期的植株,可诱导14.10%~18.12%2 n花粉粒的产生;在棚室0~-3℃低温、30~35℃高温进行温度激变处理,可促发0.8%~1.6%豌豆同源多倍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为选育强冬性、冬冷年正常成熟的小麦新品种,解决小麦生产上经常出现的冻害及其导致的小麦迟熟问题,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08-2009年度(冬暖年)、2009-2010年度(冬冷年)冬小麦杂种高代材料的枯死度、分蘖节入土深度、抽穗期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分蘖节入土深度与越冬死亡率的相关系数为-0.6185,呈极显著差异;枯死度与越冬死亡率的相关系数为0.1635,差异不显著,分蘖节入土深度选择方法优于枯死度选择法,尤其是冬暖年枯死度选择法可靠性较差。冬冷年对小麦抽穗期带来不同程度的滞后,2008-2009年度(冬暖年)与2009-2010年度(冬冷年)比较,2009-2010年度小麦的抽穗期推迟了7天~14天,与冬暖年形成显著的差值。分析表明:其差值越大的材料,温光反应往往越敏感,差值越小,温光反应往往越迟钝。该研究认为利用分蘖节入土深度及冬暖年、冬冷年抽穗期的差值作为选择指标,选育强冬性、温光反应迟钝的小麦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矮化丰产潜力,我们于1974~1984年采用农大139品种在我校试验农场进行了高水肥高密度矮化栽培试验,大区面积14亩,其土壤肥力中等,壤土有机质含量1.6~1.8%,施用纯氮12.5公斤/亩(硫酸铵60公斤/亩),100公斤过磷酸钙/亩,全生育期8~9水,采用大播量高密度措施  相似文献   
27.
为更好地选育抗穗发芽小麦新品种,解决小麦生产中的穗发芽损失问题,以18个穗发芽抗性不同的小麦品种(系)为试材,以微喷人工降雨法诱导穗发芽,测定了发芽和未发芽籽粒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酚含量和吸水率,并分析了他们与穗发芽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PO活性、吸水率均与穗发芽率呈显著正相关,即PPO活性、吸水率越低,穗发芽抗性越强;而酚含量与穗发芽率无相关性。同时,以PPO活性为抗穗发芽能力的筛选指标,从“昌农921×东方红3号”的杂交后代中培育出了高抗穗发芽的小麦新品种秦麦3号。  相似文献   
28.
半无叶型豌豆新品种宝峰东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峰东 8是以中豌 6号为母本、90 -PE - 1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株高 70cm左右 ,有效分枝 3个左右 ,主茎节数 18节左右。托叶正常 ,颜色深绿 ,小叶突变成卷须 ,属半无叶型。根系发达 ,白花 ,白荚 ,单株荚数8~ 12个 ,单荚粒数 6个左右 ,双荚率 90 %以上。皱粒 ,子叶绿色 ,千粒重 2 0 8g左右。中熟 ,春播生育期 10 1d(天 )。抗倒伏性强 ,抗旱性良好 ,成熟时不裂荚 ,对猝倒病、根腐病、白粉病抗性优于主栽品种中豌 6号。籽粒粗蛋白含量 2 2 .0 3% ,粗脂肪 1.95 % ,人体及动物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干籽粒产量一般 375 0kg·hm-2 左右 ,高产可达 6 0 0 0kg·hm-2 ,嫩荚产量一般 2 0 0 0 0kg·hm-2 左右。产品适于青荚鲜食 ,嫩卷须菜用 ,干籽粒生产芽菜、罐头、糕点、粉条及休闲食品 ,干籽粒和秸秆还可作优质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针对普通型豌豆倒伏严重、产量低等问题,选育半无叶型高抗倒伏、粮菜兼用豌豆新品种。[方法]以普通型豌豆日本菜豌豆为母本,半无叶型豌豆宝峰2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运用一年三代加代选择法。[结果]成功选育出半无叶型粮菜兼用、高抗倒伏的豌豆新品种须菜3号。该品种株型收敛,露地栽培主茎节数17个左右,株高72 cm左右,有效分枝3个左右;托叶颜色深绿,开白花;荚果圆柱形,荚皮嫩厚,无革质膜,适宜菜用;成熟时荚果黄白,籽粒绿圆,亦可粮用;单株荚数13个左右,双荚率90%以上,荚粒数4个左右,千粒重170 g左右。大田生产一般产鲜荚17250 kg/hm2左右,干籽粒产量4200 kg/hm2左右,均高于对照(中豌6号)30%以上;粗蛋白、粗脂肪、钙、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品种,粗纤维低于对照;抗根腐病、白粉病和猝倒病;最佳种植密度为9×105/hm2。[结论]须菜3号具有高产、优质、抗倒伏、抗寒、耐热、抗病、粮菜兼用、适应性广泛等特性,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