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5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农杆菌介导转化小麦几个影响因素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四川省近年来选育的3个小麦新品种川农16、川麦32和川育16幼胚及愈伤组织,针对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中筛选剂种类、剂量,预处理方式,侵染时间等几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an不能抑制幼胚愈伤的生长,平均愈伤诱导率达87%,愈伤组织生长良好。川农16的幼胚在含不同G418剂量的MS2中生长受抑制,但愈伤诱导率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说明G418不能很好地抑制住幼胚生长,未能筛选出合适的选择浓度。川农16和川麦32的幼胚在含不同L-PPT剂量的MS2培养基中,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L-PPT浓度为3mg/L时就能完全抑制幼胚的生长,因此在小麦遗传转化诱导愈伤和继代阶段L-PPT合适的筛选浓度是2~3mg/L。侵染时间对不同基因型幼胚愈伤诱导率表现不一致,川农16在1h时表现较高的诱导率;侵染前对幼胚进行高渗处理和乙酰丁酰酮(AS)处理后,愈伤诱导率与未经处理相比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但基因型对不同处理的反应也表现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32.
大豆异黄酮是有助于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大豆查尔酮还原酶(chalcone reductase, CHR)基因是控制大豆异黄酮主要组分大豆苷元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为拓宽大豆CHR研究范围,促进异黄酮代谢机理研究,进而推进大豆品种改良,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大豆CHR2-1基因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且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CHR2-1,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东农50受体大豆基因组中,PCR筛选鉴定获得大豆转化植株。结果表明:GmCHR2-1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非分泌型蛋白,可能在细胞质中发挥主要功能,属于非跨膜类蛋白并不在细胞中发生迁移;该蛋白存在22个潜在磷酸化位点,其中苏氨酸(Thr)4个、丝氨酸(Ser)18个;该蛋白由α-螺旋(40.63%)、延伸链(14.29%)、β-转角(4.13%)和无规则卷曲(40.95%)4个部分组成。PCR鉴定表明,转化植株基因组包含草丁膦抗性基因Bar、终止子NOS和启动子35S位点,初步确定已将GmCHR2-1转入到东农50大豆品种基因组中,并获得T2阳性植株转化苗12株。  相似文献   
233.
秃尖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数量性状,试验以不秃尖玉米自交系"666"和秃尖玉米自交系T6093为亲本,通过对P1、P2、F1、F2、B1、B26个基本世代联合分析,对玉米的秃尖性状进行了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果穗秃尖性状的最适模型是E-1模型,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模型,B1、B2、F23个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4.41%、64.00%和77.07%,微效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5.24%、0和12.31%,玉米的秃尖性状主要受主效基因控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小。根据SSR标记结果,将控制玉米果穗秃尖性状的2个主效基因初步定位于玉米的第2条染色体和第7条染色体。  相似文献   
234.
羊草组织培养及再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不同种类培养基及不同浓度2,4-D对羊草成熟种子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类对愈伤组织诱导无明显影响; 2,4-D浓度对羊草愈伤组织诱导影响效果比较明显,相同种类的培养基,不同的2,4-D浓度下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较大;愈伤组织分化以MS 6-BA 0.5 mg/L为最佳.  相似文献   
235.
利用30对多态性好且稳定的SSR标记对259份玉米自交系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同源性划分.结果表明,在259份自交系间共检测出228个等位基因变异,变幅4~13个,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7.57个;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幅为0.37~0.86,平均为0.69;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73.根据Nei's遗传距离,利用UPGMA聚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