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3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9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81.
在目前世界上近5000余山茶杂交品种中,开黄花的实为罕见,即使有些开黄花的品种,黄色也只不过淡淡的。为了培育出较纯的黄山茶品种,许多育种学家奋斗了几十年。 1964年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胡先辅先生发表的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 tha Hl)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因它所开之花金黄色,是同类24种中最深最纯的,  相似文献   
82.
苎麻在饲料中的研究及开发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苎麻是我国重要的韧皮纤维类经济作物,苎麻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重要植物蛋白饲料来源,可以作为动物饲料进行开发。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苎麻嫩茎叶可以作动物饲料,苎麻叶饲用品质与品种、叶龄有关;苎麻整株作饲料的研究较少,目前育种专家育出了中国第一个饲料专用品种"中饲苎一号",该品种年生物产量高,综合营养品质高。文中主要从苎麻叶的饲用品质和苎麻整株综合品质两个方面阐明了苎麻饲用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3.
为了提高饲用苎麻营养价值,本研究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苎麻饲用专用品种“中饲苎1号”为研究试材,通过两年大田试验和一年盆栽试验,土壤基施不同量亚硒酸钠(0、0.25、0.50、0.75和1.00 kg Se·hm-2),研究外源硒对饲用苎麻草产量、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相对饲喂价值和营养元素硒(Se)、磷(P)、钾(K)及钙(Ca)含量的调控。结果表明,外源硒对饲用苎麻草产量无显著性影响,而对其营养价值有一定的影响,但变化幅度因施硒量、年份和刈割时间有所不同。与对照相比(0 kg Se·hm-2),0.25、0.50、0.75和1.00 kg Se·hm-2处理中2年大田试验平均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52%、0.96%、-0.10%和-4.29%;粗脂肪含量分别下降0.25%、3.93%、1.54%和9.34%;粗灰分含量分别提高1.37%、1.23%、2.29%和0.8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增加1.92%、2.15%、2.32%和3.22%;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幅分别为-2.97%、-0.97%、2.01%和2.63%;相对饲喂价值变幅分别为1.74%、-0.103%、-3.14%和-4.30%;Ca含量变幅分别为0.07%、-2.01%、1.27%和-0.59%;P含量分别提高7.26%、7.68%、4.63%和4.54%;K含量分别变幅分别为4.59%、12.31%、-2.04%和2.83%;Se含量随着施硒量的增加逐渐增加,最高可达到2.07 mg·kg-1。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0.25~0.50 kg Se·hm-2为该地区效果最佳施硒量,有利于提高饲用苎麻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84.
麻类是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作物,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21世纪以来,我国麻业步入强劲的发展阶段:2007年麻类收获面积已达到194万公顷;"十五"期间,麻类单产水平显著提高,苎麻、亚麻、黄/红麻产量分别提高到每公顷4500kg、4500kg和3900kg,同"九五"末相比,增幅分别达100%、60%和70%;每公顷苎麻产值达30000余元,成为了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高效作物;同期,麻纺工业也步入快车道,麻纤维的加工总量达到60万吨,占天然纤维加工总量的8%-10%;麻类出口创汇突破20亿美元.  相似文献   
85.
55个苎麻品种纤维结晶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5个苎麻品种问及同一品种不同季别间结晶度的差异;分析了苎麻纤维原麻与精干麻之间结晶度的相关性.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苎麻纤维精干麻与原麻的结晶度,通过面积法计算各个品种的结晶度.结果表明,不同苎麻品种纤维结晶度不同且部分品种间有显著性差异;同一苎麻品种在不同季别及不同年份间纤维结晶度也不同;同一苎麻品种的精干麻结晶度与原麻结晶度呈弱相关或基本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6.
苎麻果胶合成重要酶UGlcAE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苎麻[Boehmeria nivea (L.) Gaud]中苎1号为材料,采用简并RT-PCR法、RACE技术以及全长cDNA文库筛选,克隆苎麻果胶主要多糖组分的合成关键酶UGlcAE cDNA序列,序列长度为1 257 bp,编码区长723 bp,可编码241个氨基酸序列。实时定量PCR证实,UGlcAE表达量为根部>叶片>韧皮部>木质部,在根部的表达量占优势。该结果对我们后期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来调控果胶的合成量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7.
苎麻杂种优势、遗传变异和获得高产优质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6份苎麻杂交组合和25份苎麻品种杂种优势、遗传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F#-1的产量、株高、茎粗、皮厚、有效株率、净同化率、净光合生产率和伤流量等比双亲有明显的正向优势,纤维细度有明显的负向优势。组合的形态可分1-3类。其中倾亲类型占绝大多数。经济性状、产量和细度的变异系数,组合与亲本无性系无显著差异。株高、茎粗、皮厚的遗传变量为表型变量的27.5%-49.4%,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亲本和组合选择时,应考虑高产、优质品种的搭配,遗传的优质基因亲本的使用,有效株率、株高优势强和稳产、抗病的组合选择,有可能获得高产优质的组合。  相似文献   
88.
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我国黑龙江省油亚 771 34 - 86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 2n =32 =2 8m 4sm ,不对称系数 58.52 % ,属于 2A类型对称核型 ,N·F值为 6 4。  相似文献   
89.
“两高一优”发展苎麻生产的构思熊和平(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我国芝麻生产居世界首位,年出口创汇4亿美元左右。目前,苎麻纺织能力已发展到70多万绽,年耗麻20多万吨,加上棉纺厂用麻和中间产品出口等,每年共需麻50多万吨。生产这些...  相似文献   
90.
苎麻主要品质性状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苎麻纤维细度、细度均匀度、断裂强力、强度、伸长率及结晶度等品质性状是影响苎麻品质及其可纺性的几项主要因素。本文对30个苎麻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断裂强力与纤维直径之间的极显著相关性,建立断裂强力依直径的回归方程:y=-1.887+1.756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