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3 毫秒
41.
42.
为探讨乙烯在水仙鳞茎膨大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种球对乙烯信号的响应,本试验以多花水仙种球膨大期的鳞片和内芽为供试材料,研究种球的生长与乙烯释放量和NtERFs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多花水仙种球在3—5月间种球重量持续增加,为种球的膨大期。鳞片的乙烯释放量在5月中旬显著升高,内芽的乙烯释放量显著高于鳞片,在4月下旬出现释放高峰;内芽释放的乙烯可能与种球的膨大有关,且能够诱导鳞片中乙烯的释放,鳞片乙烯的释放可能会引起地上部叶片的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NtERF1、NtERF4和NtERF118的表达趋势与鳞片乙烯的释放量一致,可能参与了鳞片乙烯信号的响应,NtERF1可能是关键的响应因子。NtERF2、NtERF3、NtERF4和NtERF26基因则可能参与内芽乙烯信号的响应,NtERF2基因可能是内芽响应乙烯信号的主要因子,同时也参与了鳞片对内芽释放的乙烯信号的响应。本研究表明水仙种球在生长期能够响应乙烯信号,而乙烯的释放受到NtERFs的反馈调节。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水仙种球营养生长期乙烯的作用及其信号传导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3.
以日本单头切花菊‘白扇’无菌苗的带腋芽茎段为材料,选用2种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二甲戊灵和氟乐灵)溶液在不同浓度和浸泡时间下进行诱导处理,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诱导完整植株。通过早期突变形态、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叶片气孔特征、农艺性状和开花的形态观察统计和对比,总结出除草剂对切花菊‘白扇’无菌茎段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200 μmol/L二甲戊灵和200 μmol/L氟乐灵分别浸泡36 h和24 h时诱导效果最佳,诱导率达25.00%和40.00%。经诱导的变异植株普遍染色体数增多,农艺性状变化明显。变异植株的叶片气孔和保卫细胞增大,气孔密度减小,株高和节间长度明显缩短,茎粗、叶长、叶宽显著增大,舌状花瓣形态出现多种明显变化且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44.
以‘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var.Chinensis Roem)盛花期花瓣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多级质谱联用(HPLC-MS~n)技术进行鉴定,比较采用2种提取方法(非酸水解法与酸水解法)提取类黄酮物质的优缺点。结果表明:用非酸水解法和酸水解法在盛花期花瓣中共鉴定到了4种黄酮醇类物质,1种酚酸类物质,其中,用非酸水解法首次在中国水仙花瓣中鉴定到了水仙苷,说明该法能在提取过程中避免水仙花瓣类黄酮物质糖苷键的断裂,获得更丰富的类黄酮物质结构信息,为中国水仙类黄酮物质成分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稀土元素在农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人们对稀土元素生物学效应 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很多研究,提出了许多论点。从稀土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赋存、稀土元素对植物光合 作用的影响机制、稀土元素对细胞中Ca的竞争取代机制、稀土元素对生物体内自由基的清除机制和 稀土与生物大分子的紧密结合及在细胞水平的定位五个方面综合分析了稀土元素对于植物体作用 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稀土农用技术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究不同栽培品种(系)橄榄果实香气成分特征及差异,为橄榄的果实香气品质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11个不同品种(系)橄榄为试验材料,采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GC-MS)技术,对不同品种(系)橄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电子鼻实验可以将11个品种(系)橄榄进行区分,说明参试11个品种(系)橄榄香气特征存在差异。HS-SPME-GC-MS实验结果表明,11个不同品种(系)橄榄共检测出57个挥发性物质成分,其中有23个挥发性物质是不同品种(系)橄榄主要差异物质。结合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结果进一步筛选出α-蒎烯、石竹烯、α-石竹烯等香气物质,这些化合物可能是构成橄榄果实香气特征差异的主要香气活性物质;可以将不同橄榄产区11个橄榄品种(系)分为两类,即以平阳1号、平阳3号等为代表的木香型品种(系),以梅埔2号、刘族本等为代表的清香型品种(系)。【结论】烯萜类化合物为橄榄主要香气物质,11个不同品种(系)橄榄香气成分与含量均存在差异,经过OAV分析,α-蒎烯和石竹烯等为主要特征香气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47.
果实颜色是柚(Citrus maxima)的重要性状之一,为了解其色泽调控机理,本研究以‘三红蜜柚’为材料, 从柚转录组数据库(未发表)中筛选得到 CmPSY、CmPDS、CmZDS 和 CmLCYB 的序列,分别编码 438、533、570、 214 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表明,CmPSY、CmPDS、CmZDS 和 CmLCYB 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可可树、木薯和甜橙的同 源相似度较高,尤其是与甜橙的同源性分别高达 97.95%、99.81%、97.89%和 100%。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结果表明, CmPSY、CmPDS、CmZDS 和 CmLCYB 在蜜柚的汁胞、囊衣和海绵层中均有表达,且表达量基本都呈先增后降的趋势, 说明这些基因在蜜柚类胡萝卜素代谢中不可或缺。4 个基因表达水平基本都在花后 150~180 d 达到最大,说明这些基因 之间有着密切的协作关系。本研究为类胡萝卜素在蜜柚果实各个组织的调控提供了研究信息,并为进一步通过基因调 控来提高蜜柚的外观品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综述近年来多花水仙在花色基因研究与遗传转化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多花水仙花色成分、花色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调控、花色基因的遗传转化等方面,分析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9.
【目的】构建中国水仙ZDS反义基因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ZDS基因的功能、改良中国水仙花色、培育花色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水仙花为材料,采用RT-PCR方法克隆其ZDS基因,通过PCR、双酶切、连接等方法将ZDS基因反向互补插入到pCAMBIA1301双GUS植物表达载体中,构建ZDS反义基因表达载体P1301-ZDS,再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P1301-ZDS导入根癌农杆菌。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ZDS反义基因转化中国水仙带盘鳞茎,通过直接、间接、延迟筛选法3种方法对侵染的带盘鳞茎进行抗性筛选,采用直接筛选法和逐步降低选择压(质量浓度)方法对抗性鳞茎进行增殖和分化培养,采用GUS组织化学和hyg基因的PCR检测方法对中国水仙转基因植株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中国水仙ZDS反义基因表达载体P1301-ZDS;延迟筛选法为根癌农杆菌侵染带盘鳞茎的有效筛选方法,转化效率达到28.54%;逐步降低选择压法为抗性小鳞茎增殖和分化培养的有效培养方法;将65株抗性小苗在1/2 MS+0.2mg/L NAA+10mg/L Hyg+100mg/L Cef生根培养基中培养,获得了12株再生植株,转化率达到18.46%;检测结果表明,10株抗性植株hyg基因和gus基因已经整合到中国水仙的基因组中并稳定表达;1株抗性植株稳定表达hyg基因但gus基因未稳定表达,1株抗性植株2个基因均未稳定表达。【结论】构建中国水仙ZDS反义基因表达载体并侵染中国水仙带盘鳞茎,经抗性筛选后获得12株中国水仙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