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寒地粳稻低磷品种鉴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1997年对308份稻粳材料进行了耐低磷鉴定,筛选出耐低磷早粳品种23份,有的品种已开始在缺磷土壤上推广应用,明确耐低磷品种对产量的不同反应以及与分蘖,根长,根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
寒地粳稻耐低磷品种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1997年对308份粳稻材料进行了耐低磷鉴定,筛选出耐低磷早粳品种23份,有的品种已开始在缺磷土壤上推广应用。明确耐低磷品种对产量的不同反应以及与分蘖、根长、根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3.
寒地水稻产量潜力与超级稻育种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全省历年各阶段平均产量,理论推算产量以及各区域大面积高产典型和小面积试验论述了寒地水稻的产量潜力,并提出了寒地超级稻育种研究不同阶段的产量指标、各性状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超级稻育种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4.
寒地早粳优质新品种龙粳14号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14号于2005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并推广.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耐寒等特点。同年9月通过国家超级稻专家组验收,8hm^2连片种植,采点实测平均产量10750.5kg/hm^2,实收733秆,产量达到10638.0kg/hm^2,为黑龙江省早粳优质超级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35.
36.
花药培养在早粳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粳稻花培种质创新30年来,在培养条件下断完善优化的同时已有20个品种经省级审定大面积推广种植,累计种植面积在133.7hm^2以上。还有一大批新品系在试验试种,这些新种质由于综合性状优良,配合力、培养力、再生能力强而被广泛用于水稻品种改良。实践证明,粳稻花培具有群体规模小,稳定世代早、优异重组类型多、选择效率高的育种优势。  相似文献   
37.
双态双层培养法提高粳稻花药培养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7个杂交组合F1代和1个品系的花药培养,初步明确了:①培养基琼脂含量影响粳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②液体培养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是固体培养的6.1倍,但绿苗分化度比固体培养低2.7倍;③双态双层培养可以提高粳稻花药培养力,使其达到了10.4%-22.7%,是固体培养的2.2倍;④使用30mm×200mm试管,以0.9-1.1ml液膜注入量对提高花药培养力效果明显,是对照的1.8-2.1倍;⑤愈  相似文献   
38.
潘国君 《作物杂志》1999,15(2):35-36
寒地稻作区是指北纬43度以北,包括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图门、桦甸以北的部分地区。在无霜期短,冬季严寒漫长,春季气温回暖晚,夏季高温时间短,秋季气温下降快的生态条件下,必须选择独特的株形来适应寒地的特殊生态环境。通过我们近50年的育种实践,寒地水稻株形从高秆少蘖大穗,矮秆多蘖短穗逐步向矮秆多蘖偏大穗方向发展,已选育出一些株形较为理想的品种,如龙粳1号、龙粳4号等,但由于空机率高,不抗稻瘟病,米质不佳等原因在生产上应用年限不长,最近我们又育成了一个株形理想的龙粳9号。1龙粳9号的主要特性1.1株形理想龙粳9号属矮秆,偏多蘖,偏大穗型品种,剑叶上举,剑叶开张角度小,叶下穗,后三叶功能叶片活力强,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39.
以2个组合的DH群体,应用Choo和 Reibergs提出的模型及公式,研究了粒宽在寒地水稻在DH群体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水稻粒宽的遗传变异分为两种遗传模式,第一种遗传模式为主效基因加微效多基因混合数量遗传;无主效基因互作。第二种遗传模式为多个主效基因加微效多基因混合数量遗传,主效基因间存在互作,为互补作用;粒宽在DH群体的遗传力为0.61;控制粒宽的基因为7.8-12.3对、平均9.9对。因此,在寒地花培品质育种中有目的对粒宽进行低世代严格选择,对提高粒重及选育适宜粒型的优异种质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应用以花培技术为核心的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抗病育种等有机结合而形成的高效创新寒地早粳优异种质的关键技术,把籼稻抗源(佳禾早占)转入寒地粳稻,育成优质抗瘟高产新品种龙粳25,寒地原有抗源种质的抗瘟基因聚合获得新的抗瘟种质如龙花96-1484等,以期应用于寒地水稻育种。并通过分析获得的花培后代在黑龙江省不同稻瘟病区的表现,来推测水稻育种中应用的稻瘟病骨干亲本的抗病基因数量、抗病基因位点及骨干亲本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