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0篇
  13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28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1 毫秒
61.
SOTER支持下海南土壤侵蚀量估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已建立的SOTER数据库基础上,利用SWEAP模型运算可知:海南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丘陵和陡坡地;海南土壤侵蚀量的空间分布与地形构造一致,中部山区(保亭)土壤侵蚀量较大,北部(琼山)沿海平原区侵蚀量较小;坡度为8%~30%的丘陵地区,采用梯化或等高种植的耕作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土壤侵蚀量.研究表明,在SOTER数据库的支持下,SWEAP用于海南土壤侵蚀量的估算结果可靠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62.
几种土壤氟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平衡法对我国几种土壤氟吸附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氟吸附的动力学参数差异很大,黄壤的最大吸附量最高,棕壤最低,棕壤的平衡时间最短,石灰土的平衡时间最长。不同土壤的氟吸附动力学参数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很大相关性。供试土壤的氟吸附动力学过程用双常数方程和E lovich方程描述获得了良好的拟合效果。而一级动力学方程和二级动力学方程都不适合土壤氟吸附动力学过程的描述。不同土壤的k值和β值证明黄壤较其他土壤吸附速率大,对加入土壤中氟的缓冲性大。  相似文献   
63.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重金属的概念及污染土壤的特点出发,概括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危害,论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原理、类型、研究现状及优缺点,并对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趋势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4.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7份菠萝种质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62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6个多态性引物用于PCR扩增,共扩增出70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4条,所占比例为62.8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条带的数目为11.67条。6个品种具有特异性的扩增带,可作为种质鉴定的依据。根据ISSR扩增结果建立的UPGMA聚类图,在距离系数约0.1处可把供试的17份菠萝种质分为3大类。同时对供试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5.
测定了海南省三亚市74个水果瓜菜种植点土壤和果蔬的Cd、Pb含量。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计算单项因子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通过内梅罗污染指数标准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亚果蔬地土壤Cd、Pb平均含量分别为0.095和36.66mg/kg,整体上为清洁安全无污染水平,极个别监测点出现轻度污染和接近污染现象。果蔬中Cd、Pb平均含量分别为0.021和0.11mg/kg,Cd的超标率为16.22%,均为轻度污染;Pb的超标率为10.81%,各点间差异较大,两个点的果蔬出现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66.
海南中西部荔枝园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海南中西部荔枝园土壤养分状况,为该区的荔枝园水肥管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袁以海南岛中西部荔枝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依据海南省第2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对土壤养分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海南中西部果园土壤多为酸性,且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普遍偏低,交换性钙、镁的含量较高;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较为丰富,其中铁、锰、锌的含量等级均达一级标准。荔枝园所处地形和管理方式是其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7.
为揭示氮、磷施用水平对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以海南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稻盆栽试验分析不同氮磷处理水平下的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变化,以期为海南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和过磷酸钙,总体上会降低土壤pH,导致农田土壤酸化,且土壤酸化程度与其初始土壤pH值有关;适当的施用氮、磷,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供试条件下,对于pH较低的土壤,N2P2处理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最为显著,而pH较高的土壤,N1P3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68.
以昌江黎族自治县(昌江县)为研究区,借助于空间分析手段,分析区内第2次土壤普查期间到2009年土壤耕层土壤pH的时空变异特征,并阐述其主要成因.结果表明,在气候、地形、母质、植被等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研究区土壤pH在西北到东南方向上有逐级降低的特征.区内2009年土壤pH值低于第2次普查期间,且空间变异度变小,平均值由6.0降至5.8;土壤pH分布受施肥、工矿等人为生产活动的影响,原有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昌化、海尾、乌烈等地土壤出现酸化特征.  相似文献   
69.
低量生物质炭对2种热带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3个处理(生物质炭与土壤质量(0~20 cm)比分别为0.1%,0.5%,1.0%),同时以不加生物质炭作为对照,研究生物质炭对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 K.Scbumacb×P.typhoideum Rich)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SW.)2种供试牧草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对柱花草和王草产草量的影响不显著,0.5%的生物质炭对2种草品质无显著影响;0.1%的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第1茬王草蛋白质的含量,1.0%的生物质炭的施用显著增加了第2茬柱花草粗灰分的含量。因此,低量生物质炭施用在海南花岗岩砖红壤对王草和柱花草生长无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70.
本研究以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三亚市耕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进行阐述。结果表明,三亚市耕地土壤养分总体有所下降,但全市耕地土壤磷含量比较富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