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1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浙江各套炒青标准样挥发性物质与等级关系初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炒青绿茶是我国的重要茶类,其毛茶标准样,作为一种外观、内质的衡量标准,在生产、收购和销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程启坤、王月根等人曾对标准样的滋味等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物质与其等级的关系做了详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等级的含量范围。标准样的挥发性物质与等级的关系研究尚少见报道。本文分析了遂炒、杭炒、温炒、平炒四套毛茶标准样的挥发物组成,初步探讨了挥发物成分与炒青标准样等级的相关性,并分析、比较了四套标准样间香气差异及香型类似性。  相似文献   
12.
茶叶中的游离脂肪酸是多种香气成分的先质,在加工过程中,对特定香气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成品茶贮藏期间,游离脂肪酸会进一步氧化成相应的醛,造成品质劣变。因此,对游离脂肪酸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其测定方法除气相色谱法外,不久前,阿南丰正等人曾以薄层色谱法分离、测定了茶叶中的类脂及其游离脂肪酸,由于游离脂肪酸与三酰甘油分离不完全,所测得的值是这二种物质的总量。本  相似文献   
13.
茶挥发性成分中的萜烯醇类具有生物合成的遗传特性。根据萜烯指数(即: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十香叶醇)比值,TI〕所作的化学分类表明,云南省茶的 TI 值接近于1.0,而分布于其他产茶省区的茶树 TI 值均低于上述值,并伴随有由西南向东和东南逐渐下降的趋势。由云南引入的日本山茶,具有与云南相近的 TI 值,而日本当地茶树品种的 TI 值与中国浙江相近似,因而推测中国茶树的原产地为云南,然后沿长江和沿海逐渐向东和南方传播。  相似文献   
14.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了茶花精油中的26种挥发性成分,并初步探讨了不同品种的茶花在开花进程中挥发性成分和萜烯指数的变化。茶花精油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2-戊醇、2-庚醇、苯甲醛、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苯乙酮、香叶醇、橙花醇、2-苯乙醇等。各品种茶树在开花过程中,其芳樟醇类、香叶醇以及橙花醇的含量都有十分明显的变化,但其萜烯指数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5.
用~(15)N 标记试验研究了茶树在红壤中氮的吸收、分布和利用动态。结果表明,春季标记时,红壤中茶树吸收的肥料氮主要用于叶蛋白和咖啡碱的形成,而进入茎和水溶性部分较少。秋季,红壤茶树中水溶性氮增加,但根系中贮存的肥料氮却明显低于对照。春、秋季残留于土壤中的肥料氮,红壤较对照低;红壤茶树的肥料利用率和回收率分别为17.28%和51.91%。此外,测定了 PLA 酶和根系活力,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作者用新的茶叶香气提取法分析了二种红茶的香气组成,共分离、鉴定出133种新的红茶香气物质。其中有11种碳氢化合物,30种酯类,25种醇类、48种羰基化合物、3种内酯类、3种酚类、13种各种各样结构的化合物。文章中还讨论了这些化合物在红茶制造中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祁门红茶单萜烯醇形态转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糖甙键合态单萜烯醇本身虽不具挥发性,但作为香气的前体物质,在香气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葡萄等香气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糖甙键合态单萜烯醇为主的物质含量很高,有的甚至大大超过其游离态的含量,因此,键合态香气成分向游离态转化的研究已受到广泛重视。 茶叶中已鉴定的游离态香气成分达650种,1981年后,有关键合态香气成分的研究有陆续报道。 祁门红茶享誉中外,其独特的香气被誉为“祁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