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22.
23.
作者选用蔬菜上常用的4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杀虫杀螨剂对食用菌害螨进行毒力测定。以食用菌上常用农药敌敌畏为对照,旨在选择一些适合于防治食用菌害螨的药剂。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螨速生薄口螨(Histiostoma feroniarum Dufour)采自福建农大食用菌试验场草菇子实体上。跗线螨(Tarsonemus spp.)采自福建农大食用菌试验室的金针菇菌种上。挑取草菇  相似文献   
24.
温志强  边广 《热带作物学报》2011,32(10):1931-1934
通过周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秀珍菇菇蚊菇蝇的主要种类包括:闽菇迟眼菌蚊(Bradysia minpleuroti Yang et Zhang)、黑粪蚊(Scatopse sp.)、瘿蚊(Mycophila fungicola)、白翅型蚤蝇(Megaselia sp.)、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其年消长规律一年出现两个高峰期,分别是3月中旬至7月初和9月中旬至12月初.通过应用色板、色板加黑光灯、诱虫灯等进行防治试验,结果显示,色板、色板加黑光灯、诱虫灯对菇蚊菇蝇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9.59%、74.53%、82.35%.  相似文献   
25.
鸡Zong菌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6.
施保功对木霉菌及茶薪菇菌丝生长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条件处理下施保功对木霉菌抑制效果的测定表明,施保功经过常压灭菌处理后,药剂对木霉菌的抑制效果比不经灭菌处理(CK)的失效2.821倍,但仍然对木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过高压灭菌处理的施保功对木霉菌的抑制效果比CK失效0.287倍,药效变化不大,高压灭菌比常压灭菌处理效果更好。通过施保功对茶薪菇和木霉菌的抑制试验表明,在适宜的药剂浓度范围内,施保功对木霉菌的抑制效果好,对茶薪菇菌丝的抑制作用低。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四株野生菌株和两株福建省当家栽培菌株的生活条件 ,菌丝生长速度和产量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不同的茶薪菇菌株对生活条件的要求基本一致 ,供试的 6株菌株的菌丝生长最适C :N为 10 :1、最适温度为 2 5℃、最适pH值为 6 0。菌丝生长速度和产量的比较试验结果由高至低的顺序为Ag -F1、Ag -F6、Ag -F5、Ag-F2、Ag -F3、Ag -F4 ,并且各菌株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8.
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及双孢蘑菇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择14种常见的杀菌剂分别对菌盖疣孢霉菌丝、分生孢子和双孢蘑菇菌丝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以及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不同杀菌剂对菌盖疣孢霉菌和双孢蘑菇菌丝的毒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表现最好的杀菌剂为特克多,对菌盖疣孢霉菌具有较高的活性,而对双孢蘑菇菌丝的毒性相对较低.其次是甲基托布津、断灰、适乐时、施保功、施保克、多菌灵6种杀菌剂,它们对菌盖疣孢霉菌的毒力比对双孢蘑菇菌丝毒力相对较高.世高、富力库、爱苗、腈菌唑、福星、扑海因、代森猛锌等7种药剂对疣孢霉菌和蘑菇菌丝的毒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9.
防治眼菌蚊Bt.菌株的筛选与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志强  边广  洪丽文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2):2267-2272
通过11株Bt.菌株对平菇厉眼蕈蚊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得出91019菌株对平菇厉眼蕈蚊3龄幼虫有较高的毒力效果,其发酵原液和250倍稀释液对平菇厉眼蕈蚊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3.10%和82.76%。通过正交试验对91019菌株的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出理论最佳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为:玉米粉1.0%、黄豆饼粉2.5%、酵母粉2.0%、鱼粉2.0%、蛋白胨0.4%,KH2PO4 0.5 g/L,CaCO3 4.0 g/L,MgSO4.7H2O0.5 g/L,ZnSO4.7H2O 0.02 g/L;接种量2.0%、pH7.0、装液量25 mL、培养温度25℃。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鉴定了金针菇茉莉酸(JA)信号通路的4个关键基因:COI1、PDF1.2、MYC2-1、MYC2-2与水杨酸(SA)信号通路的4个关键基因:PR1-1、PR1-2、NPR1-1、NPR1-2。NBT染色法和荧光定量结果表明,金针菇JA/SA信号通路可应答外源JA/SA,50μmol·L~(-1)外源JA和500μmol·L~(-1)外源SA处理金针菇菌丝12h可显著提高JA/SA信号通路基因的转录水平,基因PDF1.2响应JA诱导最明显,可作为JA信号通路标记基因;JA/SA信号转导途径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SA信号转导通路中NPR1蛋白对JA信号转导通路中PDF1.2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外源JA/SA的相对浓度决定其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