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15篇
  2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7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千金子种子的休眠解除方法与萌发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地下5cm混湿沙层积80d,或室温下干藏180d,或用脱去颖壳+GA3400mg/L溶液浸泡24h,可以解除千金子种子休眠,其发芽率分别为100%、78%及78.67%。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其种子萌发的起点温度为15.93℃,60%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有效积温为36.86℃,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40℃。千金子是光敏性种子,光照是萌发的必要条件,在光照12h/黑暗12h条件下,萌发率高达97.6%。千金子种子在0~2cm土层中均能出苗,0~0.5cm土层出苗率高,4cm以下土层几乎不能出苗。  相似文献   
82.
两种转Bt基因棉杀虫蛋白Cry1Ac表达量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nvirologixCry1Ab/Cry1Ac平板试剂盒检测了两种转Cry1Ac基因的棉花品系 (NUCOTN33B、NUCOTN99B) 以及常规对照品系 (苏棉 12) 不同生育期主茎嫩叶、侧枝嫩叶、蕾及蕾的苞叶中杀虫蛋白Cry1Ac的含量。结果表明, 两种转Bt基因棉主茎嫩叶杀虫蛋白Cry1Ac的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呈明显下降趋势, 花铃期 (NUCOTN33B和NUCOTN99B分别为 4 43和 2 93μg·g-1 ) 和吐絮期 (3 87和 2 86μg·g-1 ) 的含量分别降至苗期第 6叶 (7 64和 8 38μg·g-1 )的 58%、35%和 51%、34%; 相同时期的主茎嫩叶和侧枝嫩叶中Cry1Ac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蕾及蕾的苞叶, 前两者均为后两者的两倍以上。  相似文献   
83.
大田抗虫棉对棉虫及其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于2001年在阜宁县开发区黄舍村三组棉田内进行,粘土,pH值为7.9,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为水稻.4月5日播种,双膜栽培,5月12日移栽,地膜移栽,6月初现蕾,苗壮而齐,生长势强.该试验设转Bt基因抗虫棉新棉33B、苏棉12号、苏棉15号、苏棉9号共4个处理,每处理面积分别为667m2,每小区8行,行距0.6m,株距0.15m,宽窄行种植.试验区分别于6月10日和7月15日用10%吡虫啉和15%哒螨灵常规量控制棉蚜、红蜘蛛用药两次,全生育期内未施其它任何药剂.每处理5点取样,每点10株,定点定株调查,从5月15日开始,到9月10日结束,系统调查棉虫及其天敌的消长情况,各代结束前,每处理调查100株,观察虫量与被害的关系,每代调查残留虫量2~3次,与常规棉田比较,其发育进度的差异,观察天敌优势种.  相似文献   
84.
棉铃虫抗溴氰菊酯品系选育、生化机理及遗传方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溴氰菊酯选育抗性水平中等的河北冀县棉铃虫,经5代4次筛选获得一抗性品系(Del—R),抗性倍数由筛选前F_1代的52.8倍上升到筛选后F_5代的585.9倍(与1983年东台敏感品系相比)。利用此抗性品系进行增效剂(PBo、TPP、DEF)的活体增效作用测定和离体的酶活力研究,无论是对田间品系还是实验室选育的抗性品系,PBo对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抑制作用是明显的,增效比从3.0—16.5不等,DEF、TPP的增效比分别为2.7和1.0。Del—R品系的多功能氧化酶环氧化活力(AE)是敏感品系的1.5倍,而Del—R品系的酯酶活力是敏感品系的1.01倍,因此多功能氧化酶活力增强是棉铃虫对溴氰菊酯产生抗性的原因之一,酯酶和羧酸酯酶在棉铃虫对溴氰菊酯的抗性中无多大作用。采用剂量对数-死亡机率值(LD—P线)分析法,将棉铃虫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品系和室内培育的敏感品系进行正交、反交和回交试验,得到的抗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溴氰菊酯的抗性为常染色体多基因不完全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85.
利用一步法从单个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的中肠样品中分离出RNA和蛋白质。进一步试验证明提取的RNA纯度和完整性较高,能应用于RT-PCR;所获得的棉铃虫中肠蛋白的SDS-PAGE电泳显示,蛋白条带清晰且能应用于Western blot分析。该方法具有简便和快速的特点,并能够实现核酸和蛋白水平上的相互验证。  相似文献   
86.
褐飞虱对吡虫啉敏感性的时空变化及现实遗传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科学用药,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我国7省(区)42个田间褐飞虱种群对吡虫啉的敏感性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在1996-2003年,除了1997年广西桂林种群为低水平抗性(6.3倍)外,苏、皖、桂3省13个种群对吡虫啉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5倍);然而,2005年苏、浙、皖、赣、湘、桂6省(区)16个大田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迅速上升,达高水平至极高水平抗性(79~811倍);2006年,除江苏通州大田种群的抗性为627倍外,苏、浙、皖、赣、湘、桂、闽7省(区)11个种群的抗性为150~322倍,比2005年有一定程度下降,这可能与暂停使用吡虫啉有关。室内用吡虫啉对褐飞虱筛选18代,其抗性由筛选前的208.3倍上升到筛选后的1110.8倍,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1414。这暗示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高水平抗性后,如继续使用吡虫啉防治,其抗性可能会进一步上升。还讨论了稻褐飞虱抗药性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87.
采用喷雾法和点滴法测定不同龄期,不同体重的棉铃虫幼虫抗药性,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适合于棉铃虫的抗药性测定,其中点滴法较准确,易操作,其最佳测定龄期为3龄,体重范围8 ̄11mg。讨论了该2种方法测定抗药性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8.
以获得的抗2甲4氯抗体及其包被抗原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同源和异源分析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试图进一步揭示抗体的识别机制。结果表明:异源分析,特别是半抗原结构异源可大幅度提高检测灵敏度;同源分析和异源分析对于类似化合物的特异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9.
用单雌系F2代遗传方法检测了棉铃虫对转Bt基因棉(新棉33B)Bt毒素蛋白的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研究结果表明,河北邱县转Bt基因棉新棉33B只种植1年的情况下,棉铃虫自然种群中抗性等位基因的频率>5.8×103,该方法的灵敏度比区分剂量法和机率分析(抗性倍数)法高一个数量级以上.文章还对转Bt基因棉种植区棉铃虫的抗性监测和治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0.
几种增效剂对氰戊菊酯穿透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