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15篇
  2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7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和对三唑磷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2001~2002年浙、苏、皖、赣等4省水稻二化螟4龄幼虫对氟虫腈、阿维菌素、三唑磷及杀虫单等的抗性;用三唑磷高抗种群经室内筛选纯化后与室内敏感种群进行正反交、回交,对三唑磷抗性进行了初步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 通过对4省7个种群的检测,发现浙江瑞安种群对氟虫腈有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6.5倍),其他种群虽存在敏感度差异(1.0~1.6倍),但均属敏感范围;(2) 浙、苏、皖三省6个不同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敏感度变化小于2.3倍,未检测到明显抗药性;(3) 4省10个种群对三唑磷敏感度变化很大(LD50值为有效成分0.0052~1.0114 μg/头),其中瑞安种群具有高水平抗性(163.1倍),温州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18.2倍),常熟、锡山和金坛3种群为低水平抗性(6.7~9.7倍),新洋农场、楚州、连云港、宜丰和太湖5种群为敏感(0.8~2.9倍);(4) 4省9个种群对杀虫单均有不同程度抗药性,瑞安和宜丰种群达高水平抗性(113.7和57.6倍),温州、常熟、金坛和太湖4种群为中等水平抗性(11.0~29.7倍),新洋农场和锡山种群为低水平抗性(6.7和7.5倍),灌云种群抗性最低,为3.7倍;(5)瑞安种群对三唑磷抗性属单个主基因控制的不完全显性性状,但不排除微效修饰基因的存在。  相似文献   
72.
氯氟氰菊酯对斜纹夜蛾抗性和敏感种群表皮穿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证实斜纹夜蛾对氯氟氰菊酯的抗性是否与其表皮穿透率降低有关。【方法】分别采用点滴法、浸叶法和叶片夹毒法测定了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对氯氟氰菊酯的抗性,用14C标记氯氟氰菊酯测定了斜纹夜蛾抗性和敏感种群3龄和5龄幼虫的表皮穿透率。【结果】采用3种方法测定结果表明,3龄幼虫抗性水平的次序为点滴法(抗性倍数为2 765.4倍)>浸叶法(365.1倍)>叶片夹毒法(34.0倍),点滴法、浸叶法及叶片夹毒法间抗性倍数之比依次为81.3﹕10.7﹕1;5龄幼虫抗性水平的次序为点滴法(抗性倍数为2 271.3倍)>浸叶法(257.2倍)>叶片夹毒法(20.2倍),点滴法、浸叶法及叶片夹毒法间抗性倍数之比依次为112.4﹕12.7﹕1。经穿透昆虫表皮的触杀毒力所引起的抗性高于经口器和表皮进入的胃毒毒力和触杀毒力之和所引起的抗性,更明显高于经口器进入的胃毒毒力所引起的抗性。同位素标记氯氟氰菊酯测定结果表明,处理后0.5 h和1.0 h,抗性种群和敏感种群间表皮穿透率差异不显著,处理后2 h,两种群间的穿透率存在明显差异,至处理后8 h,敏感种群3龄和5龄幼虫的表皮穿透率分别为46.3%和43.3%,抗性种群3龄和5龄幼虫的表皮穿透率分别为35.7%和29.1%,氯氟氰菊酯对抗性种群3龄幼虫的表皮穿透率仅为敏感种群幼虫穿透率的0.77倍,对5龄幼虫的表皮穿透率仅为敏感种群幼虫穿透率的0.67倍,抗性种群的穿透率明显慢于敏感种群的穿透率。【结论】斜纹夜蛾抗性种群对氯氟氰菊酯的表皮穿透率明显低于敏感种群,可能是其产生抗药性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73.
水花生的根、茎、叶形态解剖特征及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方法,对水花生的根、茎、叶营养器官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三原型和四原型;初生结构和早期次生结构正常,异常的次生生长是由于次生韧皮部外侧发生的额外形成层所致,后一轮额外形成层起源于前一轮向外产生的薄壁细胞,结合组织为发达的薄壁细胞,二-四轮三生维管束排成整齐的同心环类型,不定芽主要起源于异常根的额外形成层,芽外有二至三轮鳞片,其内着生许多毛状物;水花生茎有气腔,薄壁细胞间有间隙,形成层细胞层数多。地下茎比较粗,形成层细胞层数少,薄壁细胞较大。地下茎加粗过程中形成三生结构,其异常结构是由于次生韧皮部外侧发生的额外形成层所致,其起源于薄壁细胞;水生叶与旱生叶在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以及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大小方面存在差异。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水花生很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74.
灰飞虱对几类杀虫剂的抗性和敏感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采用点滴法和稻茎浸渍法分别测定了2006年4月采自江苏省无锡市和浙江省湖州市灰飞虱种群对9种杀虫剂的抗性及17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点滴法测定结果表明,无锡种群和湖州种群对吡虫啉均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79.6倍和44.6倍;对残杀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76.6倍和40.1倍,属高水平抗性;对甲萘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9.8倍和45.3倍,属中等-高水平抗性;对二嗪磷、杀螟硫磷、仲丁威、丁硫克百威、醚菊酯、氰戊菊酯的抗性倍数为1.4~8.1倍,属敏感-低水平抗性。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氟虫腈、丁烯氟虫腈对无锡和湖州灰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最高,LC50值为0.21~041 mg/L;噻虫嗪、烯啶虫胺、毒死蜱、吡蚜酮、异丙威、敌敌畏为田间药效试验的推荐用药。还讨论了灰飞虱抗药性的治理。  相似文献   
75.
通过RT-PCR扩增出棉铃虫中肠钙黏蛋白毒素结合区编码基因片段Cad-tb,将其克隆到pET-30a原核表达载体中,并在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融合表达的包涵体,经过变性、Ni-NTA柱亲和纯化、复性等方法处理包涵体,获得可溶性纯化蛋白,用纯化后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ELISA检测其效价。结果显示,以pET-30a-Cad-tb表达载体转化BL21菌后,经IPTG诱导成功获得分子量为37 ku左右的重组蛋白,单抗-His的Western blot鉴定其正确表达。纯化后的蛋白成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其效价高于1∶16 000。  相似文献   
76.
长江流域稻区二化螟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2008-2009年期间,采用毛细管点滴法测定了浙、苏、皖、湘、鄂、川、豫等7省17个种群二化螟4龄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长江流域稻区二化螟对杀虫剂的抗性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性。高抗区浙江南部的苍南、瑞安、江山二化螟种群对20世纪70-90年代广泛使用的沙蚕毒素类的杀虫单(抗性倍数43.2~177.0倍)和有机磷类的三唑磷(238.7~728.1倍)、毒死蜱(31.7~57.8倍)均产生了高-极高水平抗性,且对近年来开始广泛使用的氟虫腈(11.2~24.7倍)和阿维菌素(5.9~7.1倍)也产生了中等或低水平抗性;中抗区的安徽庐江、湖南攸县、江苏高淳种群对三唑磷产生极高水平抗性(203.2~379.0倍),对杀虫单(18.3~48.8倍)和毒死蜱(29.8倍)产生了中等-高水平抗性,对氟虫腈(4.4倍)和阿维菌素(4.1~4.7倍)为敏感性降低;低抗区除江苏仪征种群对毒死蜱(45.2倍)、安徽和县种群对三唑磷(50.0倍)开始产生高水平抗性外,对其他杀虫剂为敏感-中等水平抗性,对氟虫腈和阿维菌素为敏感;敏感区的河南信阳、江苏连云港、四川武胜种群除对个别杀虫剂(如杀虫单)为低水平抗性外,对其他大多数杀虫剂为敏感-敏感性降低。还讨论了按抗性分布的区域性来制定相应的抗性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77.
稗草对8种除草剂的生物测定方法和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滤纸法确定了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对8种除草剂的培养时间,选择乙草胺比较了滤纸法和琼脂法这2种生物测定方法的敏感性,并应用琼脂法比较了8种除草剂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酰胺类除草剂乙草胺、丁草胺和丙草胺以5d的EC50值为最低;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禾草敌、禾草丹则EC50值以4d最低;嘧啶氧(硫)苯甲酸酯类除草剂双草醚、嘧啶肟草醚、嘧草醚为3d最低。2种生物测定方法的比较中以琼脂法为好,能达到快速、灵敏的目的。8种除草剂的敏感性大小(根据EC50值)顺序为乙草胺〉丁草胺〉丙草胺〉嘧草醚〉禾草丹〉双草醚〉禾草敌〉嘧啶肟草醚。  相似文献   
78.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稻田恶性杂草千金子和稗草营养器官进行了解剖学的观察与比较。结果表明:千金子和稗草的根都有大的辐射状气腔;千金子的茎厚壁组织较少,绿色薄壁组织发达,有髓腔,而稗草茎厚壁组织发达,无绿色薄壁组织,髓细胞破碎而残留部分壁;千金子和稗草都为C4植物,但叶片结构差异较大,千金子的叶片表皮刚毛壁比稗草的壁厚而大,泡状细胞及其分布面积比稗草的小,泡状细胞壁薄,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较稗草的大,染色深。  相似文献   
79.
甜菜夜蛾对四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刘永杰  沈晋良 《棉花学报》2002,14(6):356-360
测定了6个地区甜菜夜蛾幼虫对8种杀虫剂的抗性。用点滴法监测了深圳、湖南、上海、常熟及南京种群3龄幼虫的抗性,结果表明: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最高,属极高水平抗性(172.1~408.7倍);其次为百树菊酯(42.7~109.8倍)和毒死蜱(21.0~50.3倍),属中等~高水平抗性;而灭多威(2.3~21.0倍)和辛硫磷(3.0~15.1倍)抗性最低,属敏感~中等水平抗性;河北种群除对高效氯氰菊酯为低水平抗性(5.1倍)外,对其余药剂均属敏感(0.6~2.0倍)。浸叶法监测结果表明,除深圳种群初孵幼虫对抑太保为低水平抗性(6.4倍)外,其余种群对抑太保(0.7~3.4倍)、拉威因(1.5~3.9倍)及米螨(1.0~3.1倍)基本属敏感阶段。  相似文献   
80.
千金子发生特点与危害及其防除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对千金子 [Leptochloachinensis (L )Nees ]发生危害及防除等方面的最新研究信息。局部发生重、分布范围广是其目前发生的主要特征 ;成株率高、总积温低、旱生喜湿、出草早、具萌发峰、生育期不同、分蘖能力强、单株产种量大、植株大、共生期长、对常用除草剂不敏感等生物学特性是千金子在直播稻田危害加剧的主导因子 ;实施千金子在直播稻田萌发前、苗期和大量发生时化学防治为基础、农业防治为补充 ,成株期农业防除为主体、化学防治为补充 ,适当提倡生物治草的杂草综合治理 (IWM)措施是当前国内外流行的做法。提出了现阶段千金子综合治理所面临的挑战 ,展望了今后的杂草治理新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