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研究水中Ca~(2+)质量浓度对龙井茶冲泡茶汤滋味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冲泡后茶汤的滋味品质、主要滋味物质的含量及Ca~(2+)对主要滋味物质呈味特性的影响,探讨Ca~(2+)对龙井茶冲泡茶汤滋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中Ca~(2+)质量浓度的增加,茶汤香气和滋味品质都显著下降,茶汤鲜爽度、醇度和苦味强度显著下降,而茶汤涩味强度显著增强;主要儿茶素、咖啡碱和氨基酸的浸出受Ca~(2+)影响较小,当Ca~(2+)质量浓度达到20 mg·L-1时才略有下降,不足以解释冲泡茶汤滋味品质的变化;Ca~(2+)对主要滋味物质的呈味特性有明显影响,Ca~(2+)可增强EGCG、咖啡碱和茶氨酸的涩味,降低EGCG和咖啡碱的苦味、茶氨酸的甜味和鲜味。本研究表明Ca~(2+)对龙井茶滋味物质浸出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通过影响茶汤中滋味物质的呈味特性来改变茶汤整体滋味品质。  相似文献   
82.
为了解决茶饮料生产加工及储藏过程中的难题,国内外学者从水质方面入手进行了研究。本文叙述了泡茶用水或茶饮料用水的水质对茶汤在感官品质、储藏特性及理化组分上的影响,进而综述了水质的酸碱度、水中离子等对茶汤的感官风味、汤色品质、饮料稳定性等的影响作用,并总结茶饮料浸提用水的基本要求,得出茶饮料浸提用水一定要严格控制金属离子含量并保持较低酸碱度。最后文章总结了茶饮料生产中的经常遇见的问题,以期为以后的茶饮料水质研究提供渠道,最后达到为茶饮料生产用水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的目标。  相似文献   
83.
黄山绿牡丹     
黄山绿牡丹茶产于安徽歙县大谷运的上黄音坑、岱岭龙潭、木岭后仙人石一带。这里属黄山余脉,海拔600~800米以上。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有利茶叶内含香味物质形成和积累。黄山绿牡丹名茶于一九八六年创制,在八六年全省名优茶评比会上被评为“具有独特风格”创新品种。一九八七年商业部茶畜局评定,“既有宜人的饮用价值,又有感人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84.
抹茶的品质与其前道产品碾茶的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碾茶适制品种的选择对碾茶的品质提升尤为关键.针对目前碾茶专用品种较少的问题,本研究从现有栽培品种中,开展高品质特点的碾茶专用品种筛选,筛选出4种碾茶生产茶园适用品种.  相似文献   
85.
以红曲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红曲中MonacolinK,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检测其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红曲中MonacolinK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超声功率68.02%、超声时间28.67min和料液比(m/v)1:5.4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红曲中MonacolinK提取含量预测值达300.56μg/g,验证值为296.40μg/g。  相似文献   
86.
不同水质对冲泡茶汤的品质存在明显的影响,但其中的主要原因并不清晰,对泡茶用水的选择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19种典型饮用水样冲泡西湖龙井茶的系统研究,对影响冲泡茶汤品质的可能水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明确影响茶汤风味品质的主要饮用水质因素,对茶叶品质形成理论和泡茶用水的选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随着人们对茶叶加工工艺认识和名优茶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鲜叶摊放已成为名优茶生产中的一个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工艺。据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尹军峰研究员的研究表明,随着摊放时间的增加,茶叶鲜叶中茶多酚和儿茶  相似文献   
88.
指出了在园林规划设计当中,植物和山石是两种最重要的因素,植物与山石不同的搭配形式。不同的植物与不同山石之间的配置会形成不同的景观,有着不同的审美特征,所以在现代园林设计当中,必须根据景观建设的目的,科学合理地配置园林植物与山石,以获得更好的景观审美效果。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分析了园林设计当中,园林植物与山石配置的基本原则,具体分析了园林植物与山石配置的形式,并就配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在配置的过程中要注意满足植物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并为后期的养护创造良好的条件等。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对园林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89.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采取产业化模式经营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我国在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虽然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我国现阶段农业产业已经得到一定的优化和调整,产业化程度得到一定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实现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有待解决.本文也将就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0.
于2020年8月2—4日(黑沙蒿盛花期),采用重力玻片法,对其三维空间花粉传播日变化规律进行监测,每3 h监测1次,连续监测3 d。结果表明:在黑沙蒿盛花期的24 h内,花粉量日变化动态可用一元三次函数描述,02:00—03:00时花粉量最少,14:30—15:00时最多,具有单峰性和爆发性;在空间变化上,当地盛行风上风端花粉数显著少于下风端,南方位最少,显著少于下风端北方位,且3 m高处显著少于1 m处。花粉量与气温极显著正相关(P < 0.01)、与相对湿度极显著负相关(P < 0.01)、与风速呈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气温是影响花粉传播的主导因子,风速次之,相对湿度最小。因此,通过生态或生物措施营造一个相对低风速、低气温及高湿度的局部小环境,将有利于降低黑沙蒿花粉的扩散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