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5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65篇
林业   434篇
农学   202篇
基础科学   335篇
  256篇
综合类   1873篇
农作物   417篇
水产渔业   208篇
畜牧兽医   703篇
园艺   248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11篇
  1964年   1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团头鲂对3种致病菌外膜蛋白(OMP)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从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中提取的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作为免疫原,注射接种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后,通过测定受免鱼的交叉凝集抗体效价、肾脏和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采用A.hydrophila活菌攻毒方法,比较了3种致病菌OMP对团头鲂的免疫原性。试验结果表明,从3种致病菌中提取的OMP对团头鲂均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受免鱼的血清中存在对3种致病菌的交叉凝集抗体,与对照鱼相比,肾脏和血液中吞噬细胞对吞噬原的吞噬活性和对A.hy-drophila活菌攻毒的相对免疫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 survival,RPS)明显上升。说明在3种致病菌的OMP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共同保护性抗原。  相似文献   
962.
林带小钻杨树冠的分维结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分形理论为基础,论述不同年龄小钻杨分枝和树冠结构分维特征.小钻杨侧枝在各方位上均匀分布,侧枝倾角在各角度级上正态分布.通过计盒维数法计算出林带小钻杨分枝的分形维度值为1.510~1.733.对小钻杨各器官生物量、胸径和树高用W=a(D21.3H)b模型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相关性极显著.利用双数量法计算得到的树冠分数维度值为2.065~2.765; 在应用双数量法中,用枝生物量代替叶生物量,计算得小钻杨无叶期树冠分数维度值为2.003~2.464.探讨了不同树冠体积和叶生物量下的树冠分数维度值的变化,在小的叶生物量等级时,分数维度值随着叶生物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达到一定叶生物量后,叶生物量的增加对其影响逐渐减弱.不同树冠体积均有1个基本的叶生物量值以维持其表面积,也有1个最佳值,树冠分数维度不再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63.
施磷水平与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施磷水平对冬小麦分蘖成穗、产量、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明确维持冬小麦持续高产的最佳土壤有效磷含量及施磷量,为冬小麦高效磷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21年在河南科技大学农场进行了连续3年小麦田间试验,试验设P2O5 0、90、180和270 kg/hm2 4个磷水平,分别记为P0、P90、P180、P270处理,研究了施磷水平对冬小麦分蘖成穗率、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磷素吸收与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施磷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1)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冬小麦单位面积最大分蘖数、有效分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处理间均呈P270>P180>P90>P0,而穗粒数、干物质向籽粒中分配率和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180处理的冬小麦产量高...  相似文献   
964.
苜蓿皂甙的理化性质及其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虽然苜蓿皂甙作为一种抗营养因子限制了苜蓿在畜牧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但苜蓿皂甙能够降低单胃动物血浆胆固醇,为人类提供安全、保健的畜产品。为此本文对苜蓿皂甙的理化性质、制备及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65.
依据国家政策,遵循教育与市场关系规律,地方本科院校中开展应用技术型教育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研究十分重要。作为地方型本科院校当中的新生专业应用统计专业如何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然要从专业课程设置入手,优化培养计划,强化课程设置,从而实现让学生更加适应市场的要求。文章就以衡水学院应用统计专业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专业特点的基础上,紧寻其发展轨迹,结合当下社会新要求,如何将应用统计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职业标准相对接提出措施。  相似文献   
966.
本研究旨在制备猪腺病毒3型(PADV-3)Hexon蛋白多克隆抗体.试验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exon,IPTG诱导重组蛋白的表达并进行Western blotting鉴定,目的蛋白与佐剂混合、乳化制备免疫原,免疫家兔制备Hexon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IPMA)检测抗体的免疫活性与抗体滴度.结果显示,Hexon蛋白原核表达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质量约为105 ku;真核细胞表达的Hexon蛋白均定位于HEK293细胞质内,细胞核内无分布;IPMA测定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滴度为1:1 600,该抗体与体外培养的PADV-3及稳定表达Hexon蛋白的细胞均呈特异性反应.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PADV-3型Hexon蛋白多克隆抗体免疫活性和特异性良好.  相似文献   
967.
介绍了柞蚕生产中剪子和把的含义、用途及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68.
克隆毛白杨纤维素合酶基因(PtoCesA1),全长为3 215 bp,与欧洲颤杨的PtrCesA1基因的同源性为97%,具有开放的阅读框,编码区在52~2 988碱基之间,为2 937 bp.构建PtoCesA1基因的全长正义植物表达载体为pBIPA1,经酶切和PCR鉴定确认载体构建正确.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pBIPA1表达载体转入烟草中,转基因植株的纤维细胞壁厚度和木质部厚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形态表征为植株明显变矮,叶片变小.  相似文献   
969.
公路路线走廊带(通道)选择是公路建设步入实质性阶段的第一步,也是公路建设非常关键的一步.公路路线走廊带是指公路路线所经沿程影响的区域,是一个带状走廊,其数量与拟建项目规模(长度)有关(拟建规模越大,走廊带条数越多,范围越宽).走廊带的合理性,不仅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工程建设规模、投资、工期、质量、抗灾防灾能力,而且影响或者说限制公路的影响辐射面、辐射范围,辐射人口、路网结构、路网密度、路网地位,以及公路的社会效益、运输效益,沿程经济、城镇规划和发展方向.特别是中西部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山区地形、地质复杂,虽然可通走廊不少,但可行走廊不多,经济合理走廊更少,甚至是唯一的,再加上路网密度小,辐射影响面少,带动沿程经济发展和影响力度相对较小.由此,走廊带的选择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970.
基于MODIS遥感数据计算无定河流域日蒸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无定河流域日蒸散分布规律,应用遥感数据、农业气象站测量数据及Nishida模型等对该流域日蒸散进行了模拟。首先用2001~2002年晴天中国科学院禹城生态试验站Lysimeter测量日蒸散验证模型,模拟与测量的日蒸散相关系数达到0.61。随后,用该模型计算了无定河流域日蒸散,发现无定河流域日蒸散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2001~2003年连续3年的8月份日蒸散都表现为东北部蒸散明显小于西南部,这是因为东北部基本是荒漠而东南部多是农田,且8月份日蒸散基本在2~5 mm之间变化;从2001年8月份第222 d日蒸散空间分布看,无定河主干道两边蒸散显著高于其他位置,这是由于8月份无定河流域为多雨季节,河谷土壤水分较高的缘故;从2002年内变化来看,不同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日平均蒸散差别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