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5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5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长江中下游集约农区牧草周年高效供青生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牧草4种免耕套播种植模式(特高/杂交狼尾草、特高/宁杂3号狼尾草、特高/JUMBO、特高/苦荚菜)和4种接茬种植模式(特高—杂交狼尾草、毛叶苕子—杂交狼尾草、冬牧70—宁杂3号狼尾草、冬牧70—JUM—BO)比较研究,初步明确了不同牧草不同播种期及种植方式下的供青期及产草量;“特高/杂交狼尾草”免耕套播种植模式总产量低于接茬种植模式的总产量;通过调节特高多花黑麦草的播期(可在9月中旬播种特高),并加强肥水管理,可提早多花黑麦草的利用时期;为了尽可能地延长牧草供青期,可同时采用几种种植模式。本研究为长江中下游集约农区牧草周年高效供青生产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2.
江苏地区暖季型牧草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速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各地相继开展了高产优质牧草的引种和推广工作.但从引种牧草种类上看,暖季型牧草与冷季型牧草相比数量较少,夏秋季节依靠野草资源维持的状况需要改变,高产优质的暖季型牧草品种的引进工作迫在眉睫.我们搜集了9个暖季型牧草品种,在江苏泰兴地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其生育期、产量等性状的观测比较,选择适宜在江苏地区推广的高产优质暖季型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53.
选用6-BA和PP333为材料,在网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菜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6-BA和PP333浓度可以提高油菜幼苗单株重,降低离体叶片电导率和游离氨基酸的渗出率。随6-BA和PP333浓度升高,叶片中SOD、CAT和POD活性及根系活力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当6-BA和PP333浓度均为50 m g.L-1时,叶片中抗氧化物保护酶活性和根系活力达到最大值。一定浓度的6-BA和PP333可提高叶片膜系统保护酶活性,降低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改善根系活力,从而增强油菜的抗寒性,6-BA和PP333较适宜的浓度均为50 m g.L-1左右。  相似文献   
54.
不同秋眠级别紫花苜蓿引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进行了不同秋眠级别 (2~ 9级 )的 13个紫花苜蓿品种引种试验 ,研究表明 :秋眠级别为 2的紫花苜蓿品种由于年产草量极低 ,不适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种植 ;而半秋眠型和秋眠型的品种产草量较高 ,均适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 ;秋眠级别为 7级的CS70D表现最突出 ,可年产干草约 112 6 7kg 6 6 7m2 ,从而为长江中下游集约农区紫花苜蓿产业化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5.
氮肥对一年生黑麦草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牧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牧草研究起步较晚,牧草施肥可借鉴的技术较少,影响了牧草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是一种喜温、喜湿牧草,具有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56.
保水剂对垂盆草建植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田娜  张蕾  江海东 《草业科学》2009,26(2):120-123
研究了基质(蛭石、泥炭和粉煤灰等体积混合)中添加保水剂对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保水剂能促进垂盆草新生芽的萌发和伸长,提高光合色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根系活力,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在干旱处理后,保水剂对促进植物干物质的积累、地上部的生长以及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的作用更明显,但过高的用量反而会降低根系活力。根据综合表现, 1 g/L是垂盆草屋顶草坪较适宜的用量。  相似文献   
57.
淹水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南农99-6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淹水胁迫(水面淹至大豆子叶节部位)对大豆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抑制了大豆的生长,随淹水时间延长大豆的主、侧根逐渐腐烂,茎淹水部分产生大量不定根,为大豆适应淹水环境提供条件。在淹水处理0~10 d内,植株的生物量、叶面积、光合参数较对照有一定增加,但10 d以后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叶片中的色素含量降低,随时间延长与对照差异显著;叶片丙二醛、过氧化氢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显著高于对照。淹水胁迫最终导致单株荚数和产量明显降低,淹水时间越长,降低幅度越大。综合各指标来看,光合参数、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等生理指标在0~10 d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10 d后差异显著,可以推断该大豆品种的淹水胁迫临界期为10 d。  相似文献   
58.
以高羊茅品种凌志(Fesuca elata cv.Barlexas)为材料,研究了叶片不同部位在整个越冬期间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叶片不同部位生理指标差异显著,叶片上部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抗坏血酸、全氮和全钾含量以及抗氧化系统保护酶显著低于中部和下部,而谷胱甘肽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部位。高羊茅在越冬过程中,叶片各部位可溶性蛋白、全氮、全钾变化较平缓,而叶绿素和全磷先下降后期又有所回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则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9.
抗坏血酸对镉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网室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高频次(2d 1次,共5次)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0.1、1.0、2.5、5.0 mmol·L-1)对油菜幼苗镉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25mg·L-1CdC12·2.5 H2O溶液对油菜幼苗造成了明显的伤害,抑制了油菜幼苗的生长,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SOD、POD、CAT酶活性下降,而丙二醛含量上升.向油菜幼苗叶表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后,低浓度的抗坏血酸(0.1 mmol·L-1JAsA)对Cd胁迫有较好的缓解作用,0.1 mmol·L-1的抗坏血酸处理下,油菜生物量、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SOD、POD、CAT酶活性显著增加,丙二醛含量降低,地下部单位质量镉含量、单株地下部镉积累量以及单株地上部镉积累量升高,地上部单位质量镉含量下降;而高浓度处理的抗坏血酸对油菜幼苗不但没有明显缓解作用,反而对叶片有一定的伤害.  相似文献   
60.
为探讨叶面喷施新型酸雨缓解剂APK-9对酸雨胁迫大豆毒害效应的缓解效果,以徐豆18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喷施APK-9处理对pH3.5酸雨胁迫下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3.5酸雨自开花期开始显著抑制了大豆植株的生长,进而降低了产量。开花期和结荚期喷施APK-9可明显缓解大豆的酸雨胁迫,氮积累量、磷积累量、叶片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显著高于酸雨胁迫的大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酸雨处理大豆。然而,苗期和鼓粒期喷施APK-9,缓解效应下降,叶绿素含量、生物量、产量等下降,而MDA含量上升。可见在适宜时期喷施APK-9对酸雨胁迫下的大豆植株具有一定的缓解效应,而过早或过晚喷施效果较小,在试验中以开花期喷施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