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7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3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豆一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我国主要大豆产区根瘤菌和寄主品种固氮资源的分布、主要类型、固氮作用。我国多年连续种植的大豆的田块,根瘤菌菌数每克干土一秀超过10^4个,大部分零星隔年种植和不常种植大豆的田块根瘤菌数每克干土低于10^4个,多数根瘤菌土著者能与大豆栽培品种有效结瘤,但主要是中、低效固氮者,在自然条件下,供试的春大豆中高效固氮者占31.7%,供试的夏大豆高效者占64.3%,人工接种根瘤菌(113-2),春豆中高效固氮者占40.9%,夏豆占53.6%,我国的栽培大豆是较好的耐高氮共生固氮资源,评价出2个在5mM NH3^-条件下结瘤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目前,豆科根瘤菌剂共有10余种,大田接种最常用的是草炭菌剂。液体菌剂除在实验室试验用外,田间接种很少应用。周平贞曾比较了两种剂型的应用效果,指出液体菌剂可代替草炭菌剂,有推广价值。本试验采用国际上根瘤菌剂生产的技术指标,生产了花生根瘤菌液体菌剂,测定了此菌剂的保存期、成活率及其接种效应。  相似文献   
13.
根瘤菌生态学研究及其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巨大芽孢杆菌在油菜根部定殖和促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基因标记技术和常规方法跟踪巨大芽孢杆菌A6 (gusA)在缩影系统油菜根际的定殖情况。A6 (gusA)菌在油菜不同根段部位的定殖密度表现从上到下逐渐递减的现象。随着接种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在根段 8cm以外的根区几乎检测不到接种菌。在油菜播种后 3d ,定殖密度可达最高水平 (8 7×10 5cfug-1根 ) ,然后急速下降 ,30d后保持相对稳定的较低水平 (2 2× 10 2 cfug-1根 )。在促生试验中 ,表现在不同程度上增加植株干重、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大豆、野大豆、花生、大翼豆等寄主植物的根瘤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从几种寄主根瘤中分离出的快、慢生型菌株大约各占一半。在供试寄主植物上表现有效共生的菌株比例,慢生菌大于快生菌。大豆快生型菌株的质粒类型具多样性,按质粒图可分为26组。10种不同质粒类型代表菌株与太兴黑豆(与慢生菌广谱有效共生)有选择性地有效结瘤固氮,而与矮脚早(与慢生菌特异性有效共生)非选择性地有效结瘤固氮。  相似文献   
16.
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了我国主要大豆产区根瘤菌和寄主品种固氮资源的分布、主要类型、固氮作用。我国多年连续种植的大豆的田块 ,根瘤菌菌数每克干土一般超过 10 4 个 ,大部分零星隔年种植和不常种植大豆的田块根瘤菌数每克干土低于 10 4 个。多数根瘤菌土著者能与大豆栽培品种有效结瘤 ,但主要是中、低效固氮者。在自然条件下 ,供试的春大豆中高效固氮者占 31.7% ,供试的夏大豆高效者占 6 4.3% ;人工接种根瘤菌 ( 113 - 2 ) ,春豆中高效固氮者占 40 .9% ,夏豆占 5 3.6 %。我国的栽培大豆是较好的耐高氮共生固氮资源 ,评价出 2个在 5mMNO-3 条件下结瘤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PGPR菌剂对油菜的促生作用和菌核病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两种PGPR菌剂不同接种剂型处理油菜,通过油菜不同生育期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理论产量和菌核病枯杆率的考察,研究PGPR菌剂的促生作用和生物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油菜PGPR菌剂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能显著改善油菜的农艺性状,尤其能明显增加油菜的单株有效角果数,从而提高油菜产量;油菜PGPR菌剂具有明显的生防效果,能降低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率;不同剂型间在效果上有一定差异,种子丸衣剂型及YUMI复合液体菌剂的生防促生效果最好,YUMI液体菌剂其次.  相似文献   
18.
大豆幼苗根系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大豆幼苗期根系性状的遗传规律,以中豆29和中豆32构建的RIL群体为材料,在V2期测定水培幼苗根系性状(主根长、侧根数、根重、根体积和根冠比等)及相关性状(株重、茎叶重和下胚轴重等),以方差分析方法估算遗传参数,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大豆幼苗期根系等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在8个染色体上检测到20个根系及相关性状QTL,其中9个主效QTL位于第11和第14染色体,表型贡献率在10.5%~26.1%之间。在第11和第14染色体上,部分根系性状QTL与地上部性状QTL处于同一位置,其QTL的共位性与形态性状表型相关分析结果一致,反映了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豆种植区使用人工选育制成的根瘤菌剂接种效果不稳定。研究指出南方、北方和黄淮流域的6个省土壤中分布的主要Bradrhizobium.japonicum是DH444、USDA110、LL120、005和C224血清型的菌株,主要的Rhizobium.fredii是2048、USDA217、DE1611、2120和2077血清型的菌株。它们占每个取样地点分离物总数的60.3-81.6%。植物感染结瘤法测得大豆种植地点土著根瘤菌菌数在104/克土以上。盆栽试验表明大豆根瘤菌与大豆品种共生时有较强的亲和选择性和共生效应的多样性,其有效结瘤和固氮效率与根瘤菌个体菌株和大豆品种极相关。大多数土著大豆根瘤菌是低或中效固氮的菌株,因而认为选育抗土著根瘤菌而有利于人工接种菌株结瘤的大豆品种和强竞争性的高效菌株仍是提高我国大豆生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有效磷缺乏的鄂东南红黄壤稻田土壤条件下,接种巨大芽胞杆菌A6,研究其对油菜生长发育和盆栽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6能促进油菜生长,表现不同程度地增加植株的叶面积、干重、全磷含量和盆栽产量。这一结果揭示了利用油菜促生根际细菌A6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