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0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茶树是一种典型的聚铝富铝植物,而摄入过量的铝对人体造成毒害,茶叶饮用安全问题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本研究利用KCl、NH4Ac、HCl和NaOH 4种浸提液,对英山云雾茶进行浸提,并采用铬天青S(CAS)分光光度法进行铝化学形态与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英山云雾茶中有毒形态的Al+、Al (OH)2+、Al (OH)2+只占溶出总铝量的16%,含量较低;无毒的胶态Al (OH)30和有机腐殖酸铝Al-HA含量占到84%,对人体健康不存在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艾法迪悬浮剂、15%凯恩乳油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Prout)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较长的持效期,24%艾法迪悬浮剂1 500 mL/hm2及15%凯恩乳油333.3 mL/hm2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药剂2.5%联苯菊酯乳油1 350 mL/hm2,是防治茶尺蠖的理想药剂,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对湖北省96个茶园土壤的Cd、As、Pb、Cr、Cu、Ni、Zn、Se、Co、V和Sb等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比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国家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茶园土壤质量状况良好,处于清洁级和尚清洁标准的茶园比例分别为45.8%、30.2%,除1个茶园的Pb出现重度污染外,其余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14.
用20亿PIB/mL灰茶尺蠖病毒(EgNPV)对成年SD大鼠进行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对白色家兔进行眼刺激和皮肤刺激试验,对豚鼠进行皮肤致敏试验以及进行小鼠急性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20亿PIB/mL灰茶尺蠖病毒(EgNPV)水剂对SD大鼠的急性经口毒性(其LD50雌雄大鼠均5 000 mg/kg)属于低毒;对SD大鼠的急性经皮毒性(其LD50雌雄大鼠均2 000 mg/kg)属于低毒;对家兔的皮肤无刺激性;对家兔的眼睛也无刺激性:在染毒后24 h内不洗眼情况下,眼刺激积分最高为0;对豚鼠的皮肤致敏率为0,其致敏性分级为Ⅰ级,属弱致敏物;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小鼠内脏组织均未见有病理改变,无急性致病性。  相似文献   
15.
为摸清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茶树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不同剂量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在春茶结束后4月底~5月初,兑水喷雾处理。结果表明,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可以有效控制茶树炭疽病的发生,其茶园防治适宜剂量为1 000倍~1 500倍(有效成分166.70~250mg/kg)。  相似文献   
16.
采用茶园小区药效试验结合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测定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湖北株(EoNPV-HB)的致病力及其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应用浓度5×106 PIB·mL-1的病毒液对不同世代茶尺蠖的防治效果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对茶尺蠖1~6代的防效依次为100%、79.5%、26.1%、11.4%、23.3%、72.4%;温度能显著影响EoNPV-HB的致病力,温度高于27℃时,EoNPV-HB后致病力明显下降.因此,田间应用EoNPV-HB宜在茶尺蠖第1、2、6代发生期,且以防治第1代为好.  相似文献   
17.
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湖北分离株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CR技术扩增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分离株(EcobNPV-AH)和湖北分离株(EcobNPV-HB)的同源重复序列2(hr2),并对湖北分离株的hr2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安徽分离株hr2扩增产物为2条DNA片段,大小约1300bp和1800bp,湖北分离株的hr2扩增产物为1条DNA片段,大小约1800bp,由基因型组成判断,EcobNPV-HB是新的地区分离株,其hr2全长1761个核苷酸,GC含量21.7%,编码540个氨基酸,具有重复性回文序列,较GenBank中登录的EcobNPV-AH的hr2多362个核苷酸.  相似文献   
18.
夷陵区茶园土壤肥力及茶树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夷陵区茶园产量、保障茶叶质量安全,促进茶园良性发展,首先必需明确夷陵区茶园土壤养分和茶树营养状况。通过对夷陵区茶园土壤、茶树叶片和枝条的进行调查取样,并对其土壤肥力状况和茶树营养状况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表明,夷陵区茶园土壤肥力状况较差,土壤酸碱度适宜茶树生长的茶园数量不到总量的一半。土壤碱溶性有机质含量偏低,低于临界值的茶园占63%。土壤速效氮中等偏上,90%的茶园土壤速效氮含量在中、高水平。土壤速效磷和钾缺乏严重,低于临界值的比例分别为63%和81.5%。茶树叶片和枝条均未出现缺素状况。在养分含量上,叶片、枝条和土壤三者相关性不高,其相关性的顺序为枝条与叶片>叶片与土壤>枝条与土壤。三者之间不同营养元素相关性的趋势是:N>P>K。茶树叶片养分含量较为稳定,不受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grisescens Nucleopolyhedrovirus,Eg NPV)是灰茶尺蠖幼虫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为明确其对茶树重要害虫尺蠖类的两个近缘种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和茶尺蠖E.obliqua Prout的致病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物测定。结果表明,EgNPV对2龄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幼虫的剂量对数-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和LC50分别为y=0.943x+0.3582,LC50=8.3×104PIB/mL;y=0.663x+1.614,LC50=1.3×105PIB/mL。当使用不同浓度EgNPV处理不同龄期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幼虫时发现,两种幼虫致死率趋势大致相同;在虫龄一致时,达到相同的致病率,灰茶尺蠖所需的时间比茶尺蠖平均短一天。使用2×106PIB/mL浓度处理不同代别灰茶尺蠖和茶尺蠖2龄幼虫,在第1、2和第6代,EgNPV对两种幼虫的致死率均大于80%。上述结果表明灰茶尺蠖核...  相似文献   
20.
有机叶面肥对茶树冻害的恢复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有机叶面肥凯普克、狮马绿以及0.5%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对茶树冻害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喷施凯普克、狮马绿以及0.5%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叶面肥均能促进冻后茶树芽叶的恢复生长,其中以凯普克和狮马绿混合液喷施2次的效果最佳,其适宜作为茶树冻害护理和复壮措施在广大茶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