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广西育成水稻品种抗病性现状及改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7年通过广西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稻新品种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论述近5年来广西水稻育种的主要成就,概述了广西水稻抗病育种的现状,分析制约广西水稻育成品种高产与抗病之间的主要原因;在总结前人对水稻抗病性遗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稻品种改良的主要目标,探讨了水稻品种改良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2.
对3个水稻纯系种子进行6个不同微波辐射时间处理,观察微波辐射对水稻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和生物效应.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随辐射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明显降低,而分蘖数则有所增加;微波辐射处理使供试材料的播始历期比对照减少2~7d.大部分的微波辐射处理均不利于协调桂R225、明恢63的产量构成因素,降低了两个品种的单株产量;单次微波辐射70s 以及每次微波辐射50s、重复3次共150s的处理有利于协调特B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发展,因而提高了其单株产量.因此,不同微波辐射处理对不同水稻纯系的生长发育的生物效应是不同的,试验结果可为水稻辐射诱变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3.
两个水稻种质对白叶枯病及稻瘟病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2个水稻抗病亲本25-289、IR71676-34-1-1与2个感病亲本桂649、测253进行杂交组配,并利用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菌液对亲本及其杂交F1 、F2进行接种鉴定,探讨两个双抗水稻品种的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基因在杂交后代中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25-289对广西稻区白叶枯病的抗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IR71676- 34-1-1是受一对隐性基因支配;两个抗病材料的稻瘟病抗性均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两个抗性亲本的白叶枯病基因及稻瘟病基因均是独立遗传的,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选育多抗水稻新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4.
我国杂交水稻的成功与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一些国家的政府已将杂交水稻列为发展粮食生产的战略措施.除邀请了中国专家去当顾问进行技术指导外,还委托我国为他们培训人员.1992年8~11月,受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委托,7名印度高级学者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培训.1993年7月底到10月下旬,又有5名越南科技人员到这里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全方位培训.这5名来自越南主要科研、教学和种子部门的学者在这里学习收获极大,一致表示,回国以后可以独立地指导越南杂交水稻全盘发展计划。 正当越南学员快要完成学习之际,10月…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随着中国杂交水稻走向世界,许多国家的杂交水稻育种工作取得了进展。有的国家正在或即将开展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为了加快各国杂交水稻应用于生产的速度,根据中国农科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双边协议, 1987年 9月l—22日,由国际水稻研究所和中国方而共同举办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培训班,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名学员参加培训。培训班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国际水稻研究所学习两周,我国将派专家前往讲课。第二阶段来中国进行实习和参观,将赴广东和湖南参观化杀杂交稻、三系杂交稻的繁殖制种和大面积生产。还要参观湖南杂交水稻研究…  相似文献   
66.
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南65公里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20多年来,它为世界水稻改良与生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目前它已设置有水稻育种、种质资源、农学、农经、农业工程、谷物化学、植物病理、昆虫、土壤化学、植物生理、耕作制度、水管  相似文献   
67.
桂丰6号是广西水稻研究所选育成的早籼优质稻新品种。早造种植全生育期125天,晚造种植110天,早晚稻一般亩产400-450公斤,最高亩产516.3公斤,米质优。在桂南、桂中可作早、晚稻种植,桂北地区作中稻或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68.
中国杂交水稻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每年提供的“全国农作物主要品种推广情况统计表”的数据,分析了中国杂交水稻在过去15 a(1990—2004年)的发展状况和规律,包括不同不育系的系列组合的数量和种植面积的变化情况,讨论了今后中国杂交水稻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69.
以现阶段广西常用的16个杂交水稻组合及其恢复系亲本为参试材料,在四个不同发育时期进行连续15d人工短日处理12h和自然光照(对照)条件下生长(共5个处理),探讨了不同发育时期光温条件对杂交水稻组合及恢复系亲本的发育动态、植株性状等因素的影响。初步认为,杂交水稻组合及恢复系亲本在不同发育时期进行12h连续15d短日处理,对植株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都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我国杂交水稻组合和面积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成功并将杂交水稻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国家。自1976年开始到1987年,其种植面积增长百倍以上,达到1100万公顷。到1990年达到近1600万公顷的高峰。由于后来的农业产业结构和粮食政策的调整,从1991年至今,经过了一个徘徊阶段,总面积有所减少,但在全部水稻面积中的比例没有减少,一直保持在65%左右。从1988到2003年,全国每年种植面积在6.7万公顷以上的组合由41个增加到了243个;每年种植面积在670万公顷以上的组合逐年减少,排序也有变化。由于新组合越来越多,竞争激烈,今后可能不再有这种“一统天下”的组合。大量配合力好、米质优、抗性强的不育系、恢复系的问世,加上其它技术和政策的支持,我国杂交水稻可望持续发展,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