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利用SSR技术分析混栽净栽水稻田间稻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006年四川部分地区杂糯间栽与净栽田间稻瘟病菌种群结构的SSR(微卫星DNA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在0.76的相似水平,来自间栽田间的45个菌株被划分为7个遗传宗谱(第Ⅰ、Ⅱ、Ⅵ、Ⅶ、Ⅷ、Ⅸ和Ⅹ),其优势宗谱为第Ⅷ宗谱,所占比例为40.00%。来自净栽田间的45个稻瘟病菌株同样也被划分为7个遗传宗谱(第Ⅲ、Ⅳ、Ⅴ、Ⅵ、Ⅶ、Ⅷ和Ⅹ),其优势宗谱也为第Ⅷ宗谱,所占比例为71.11%。表明尽管稻瘟病菌优势宗谱在间栽田和净栽田中没有变化,但其田间遗传组成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42.
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的防控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2011年通过采取捡螺摘卵、科学管水、养鸭食螺、科学施药等综合措施进行福寿螺防控,总体灭螺效果可达89.61%~92.52%,保苗率达到59.59%~80.39%,挽回经济损失8298.15元/hm2.通过杀螺活性植物的筛选,马桑叶乙醇提取物对福寿螺杀灭作用显著,质量浓度为5 mg/mL的乙醇提取物溶液中,成螺和幼螺12 h死亡率均为100%.提取福寿螺消化酶制作酶制剂及利用福寿螺蛋白质作饲料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另外,用福寿螺饲料喂养的土鸡,所产鸡蛋的长径、短径和重量均分别超过对照组鸡蛋5.91%、3.62%和16.52%.  相似文献   
43.
集约化猪场发生猪链球菌病的调查与防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4-1996年,在几个不同规模的集约化猪场暴发了猪链球菌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剖检变化等一些方面观察,该病发生了某些新的变化,从分离到的致病性不贩 菌株检验,它们在溶血性,生化特性、药敏试验及对试验及对试验动物的致病力等方面也有一定差别。用当地分离菌株制成多价灭活菌苗,免疫保护护力良,结合综合防制(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4.
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豇豆病虫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生物多样性,将不同抗性的豇豆品种与辣椒、苦瓜、西红柿、洋姜、落葵等作物进行多样性种植,根据豇豆田间主要病虫害和天敌的发生发展情况,品种的抗性,病虫害的控制效果,天敌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不同组合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效应调查,结果表明:①生物多样性种植对病虫害有明显的控制效果。对白粉病的平均控效幅度为19.82%~80.62%;对豆荚螟的控效幅度为11.11%~66.67%,红蜘蛛为21.53%~47.4%,斑潜蝇为11.5%~45.8%。②不同组合及其栽培方式的增产效果不同。增产因组合不同而不同,幅度为600~3390 kg/hm2。③天敌总数间作比净作增加30.56%.④诱导植物美菘菜和金盏菊对斑潜蝇有很好的效果,早期叶片受害率为达90%以上;美菘菜对菜青虫的效果最好,高峰期叶片受害率达100%。  相似文献   
45.
四川稻田福寿螺的发生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在四川稻区的分布和危害,并就现有化学杀螺剂进行了药效评价和综合防控技术的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福寿螺目前在四川省16个地区均有分布,以成都、乐山、泸州等地福寿螺的危害较为严重.田间药效试验发现,杀螺胺乙醇胺盐对稻田福寿螺防效最高,达86.74%,而杀螺胺、四聚乙醛等防效相对较差.综合防控措施的灭螺效果为89.73%~93.64%,保苗率56.13%~80.36%,每667m2挽回经济损失553.21元.福寿螺在四川省分布广,化学杀螺剂需交替使用,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46.
小贯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园主要害虫,广泛分布于全国各茶区,发生量较大.目前在生产上主要以化学药剂防治为主.为探索3种生物药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采用不同浓度0.5%藜芦碱可溶液剂、1.5%除虫菊素水乳剂、5%桉油精可溶液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除虫菊素水乳剂300倍液、200倍液、100倍液药后7 d内防效无显著差异,均在药后3 d防效达到最高,100倍液的防效为51.37%;0.5%藜芦碱可溶液剂600倍液与300倍液防效接近,药后3~7 d的防效为63.04%~66.45%,且显著高于900倍液;5%桉油精可溶液剂防效随浓度增加而升高,在药后7 d 100倍液的防效达到最高,为82.02%,200倍液与100倍液的防效无显著差异,但100倍液与300倍液的防效有显著性差异.3种相对高浓度的生物农药中5%桉油精可溶液剂的防效相对较好,0.5%藜芦碱可溶液剂防效次之,1.5%除虫菊素水乳剂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47.
于1996~1999年,对四川省的洪雅、安县、绵竹等市、县的稻秆潜蝇进行调查及防治研究,结果表明:稻秆潜蝇在四川的越冬寄主主要是禾本科杂草看麦娘,虫穗率平均为0.25%;其次为小麦,虫穗率为0.07%。稻秆潜蝇冬季主要在免耕油菜田、小麦田的看麦娘上危害为主,虫穗率平均为0.40%;而马苕田、田边、沟边等处看麦娘杂草上次之,虫穗率为0.06%。用“蜀农”种衣剂与种子的比例1:75、1:50和1:25包衣,平均防效分别为6680%、79.63%和84.67%,其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锐劲特900mL/hm2喷雾和吡虫啉600g/hm^2喷施、1200g/hm^2撒毒土的效果;按种衣剂与种子1:50~1:25的比例处理,防治稻秆潜蝇的效果与剧毒农药呋喃丹相当。经在锦竹、洪雅、眉山、金堂、郫县、天全、江油、安县等25个市、县进行大面积应用示范,均获得了防治稻秆潜蝇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8.
持续高温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续高温抑制病菌的侵入和病斑扩展。其病害发生程度顺序为25℃〉30℃〉35℃〉40℃,温度升高,持续时间延长,PO酶活性降低,PAL酶活性升高,表明了高温增强稻株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49.
持续低温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持续低温作用下,具有不同抗性的品种汕优多系1号和汕优63对稻瘟病菌的抗性变化。结果表明:(1)持续低温处理比未经处理的对照稻瘟病病斑要早出现2-3d;低温处理3-5d出现病斑数目最多,对病害发生最为有利;但处理时间过长,则不利于病害;(2)持续低温处理3-5d对病斑扩展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50.
采用工程技术,从稻瘟病菌基因组中克隆到35个基因启动子,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稻瘟病菌MG9211菌株,分离自发病的汕优—63叶片。以大肠杆菌启动子探针型载体P(supv6)为克隆载体。该载体具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其中,Kan′基因的启动子已被除去,Kan′基因不能表达,只有在启动缺失的Kan′基因前,插入外源的DNA片段才具有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