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施药时期药剂对麦红吸浆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5%高渗吡虫啉EC、81%辛硫磷EC等5种药剂在小麦抽穗期喷雾,以筛选防治麦红吸浆虫的适宜药剂;选用辛硫磷和吡虫啉在小麦挑旗期、抽穗期、扬花期、抽穗期+扬花期施药,以明确麦红吸浆虫的防治适期.结果表明:小麦抽穗期喷雾以2.5%高渗吡虫啉EC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达到89.45%,其次是81%辛硫磷EC和40%...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甘薯品种对甘薯茎线虫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和室内贮藏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了21个甘薯品种对甘薯茎线虫病的抗性。结果表明:高抗品种有4个:华北52-45、烟252、徐州781和176;抗病品种有北京553等7个;中抗品种有梅营7号等6个;感病品种和高感品种各2个。收获后室内贮藏30 d,各品种的病情指数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着重介绍了油葵的田间病害发生情况以及油葵成株期十二个品种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油葵田间病害主要有叶斑病、白粉病、菌核病、霜霉病、茎基腐病等,其中叶斑病、白粉病在当地发生较重,呈暴发性趋势,油葵菌核、茎基腐等其他病害发生面积较小,只是在个别湿度很大的地块发生较重,通过抗病性鉴定,NS-H-43 NS-H-710NS-H-928 NS-H-923 NS-H-111迪卡G101等品种具有较好的抗病性,比较适合在豫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地下害虫对花生不同品种的危害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危害花生的地下害虫优势种群是蛴螬和金针虫。不同花生品种的荚果被害率与荚果损失率基本趋于一致,不同花生品种对地下害虫的危害存在显著的抗性差异。不同药剂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以10%吡虫啉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73.02%,生物制剂白僵菌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为60.22%。  相似文献   
15.
不同小麦种衣剂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小麦种衣剂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种衣剂对小麦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3%苯醚甲环唑SC、16%福美双.戊唑醇SC、7.3%戊唑SC、24%福醇SC等种衣剂对小麦较安全,且能刺激小麦根系的生长,促进壮苗,提高抗寒、抗旱能力,从而达到小麦的高产和稳产。而7.5%甲柳三唑醇SC、0.8%腈戊SC较对照减产较大,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室内试验研究了温湿度对铜绿丽金龟卵生长发育的影响。在16%湿度下设19、22、25、28、31℃5个温度,结果表明卵的重量从第一天到孵化前一直呈现增长趋势,温度高卵重增长快,温度低卵重增长慢;卵重增长率最大值出现在孵化前的1.2~1.9 d,25℃卵重增长率最大为249.3%;卵的孵化天数随温度升高逐渐缩短。10%、15%、20%、25%、30%5个土壤湿度下通过换土和不换土处理,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在10%~25%之间卵能正常完成生长发育,土壤湿度达到30%超过1 d卵的孵化时间显著地延长,超过2 d卵的孵化率显著降低,换土时间延长1 d卵的孵化时间平均推迟1 d。  相似文献   
17.
噻虫胺是新烟碱类杀虫剂,可用于防治蚜虫、蓟马、飞虱等半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害虫,该药剂既可用于茎叶喷雾处理,也可用于土壤处理.为测定噻虫胺药剂通过种子处理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筛选适宜药剂种子处理用量,使用48%噻虫胺SC分别以1、2、4、8、12 mL/kg种子的用量对花生种子进行拌种处理,以60%吡虫啉FS 3 mL/kg种子和30%毒死蜱CS 20 mL/kg种子拌种处理作为对照,采用大田种植小区试验,在花生荚果膨大期使用不同处理的花生植株室内饲喂蛴螬,并在花生收获期调查各小区花生果的危害情况及其防治效果.结果 表明,48%噻虫胺SC以8、12 mL/kg种子处理对室内2龄蛴螬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7.14%和91.94%,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处理;分析花生收获期虫情指数发现,48%噻虫胺SC以8、12 mL/kg种子处理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38%和95.07%,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处理.48%噻虫胺SC以8、12 mL/kg种子剂量拌种,对花生田蛴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60%吡虫啉FS和30%毒死蜱CS对照药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不同种薯来源地的甘薯贮藏期和育苗期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甘薯种薯贮藏期病害主要有软腐病、黑斑病、茎线虫病;育苗期病害主要有软腐病和病毒病,洛阳农林科学院供试种薯软腐病和病毒病发生率分别是9.60%和2.40%,开封市尉氏县供试种薯软腐病和病毒病发生率分别是46.20%和37.40%。  相似文献   
19.
豫西夏玉米田杂草发生及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搞清豫西地区杂草的发生消长规律,进行有针对性的防除,对夏玉米田杂草的发生种类、消长规律,及其对玉米的影响等进行调查研究,并在大田进行防除夏玉米田杂草的药剂筛选试验。豫西夏玉米田杂草有23种,以马唐、牛筋草、千金子、狗尾草为优势草种。苗前除草剂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净、乙草合剂、乙除、乙莠对夏玉米田杂草30d鲜重防效达92.5%~97.5%。在苗后除草剂试验中,15%高渗克无踪防效达80.2%,其中增效剂ZB-1对克无踪的增效效果最好,ZB-5次之。  相似文献   
20.
双委夜蛾在五种寄主植物上的生命表参数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26℃下,用玉米、黄豆、花生、小麦、白菜5种寄主植物的幼苗饲喂双委夜蛾幼虫,测定了不同食料下幼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末龄幼虫体重、蛹重及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组建了双委夜蛾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取食小麦的双委夜蛾幼虫发育历期最短;取食不同食料的幼虫龄期不同,取食小麦以6龄为主,其余4种寄主作物上以7龄为主;食料不同,幼虫体重、蛹重、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及成虫的羽化率差异显著。生命表参数显示,取食小麦、黄豆的双委夜蛾净增殖率和种群趋势指数最高,小麦和黄豆是双委夜蛾较适宜的取食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