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1.
三株病原真菌对稗草生防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稻田中采集自然感病的稗草标样,分离获得10余种病原真菌,经生测,链格孢菌、尖角突脐孢菌和内脐孢菌是3株很有希望的稗草生防潜力菌。对它们的生长及产孢特性、寄主范围及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对水稻和稗草的致病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菌各有优缺点。链格孢菌对稗草致病力稍差,对水稻有轻度感染,但其产孢速度快,产孢量大;尖角突脐孢菌对稗致病力强,对稻无影响,但产生孢子慢,产生菌丝多;内脐孢菌对稗致病力强,对稻安全,菌落生长较慢,但产孢速度快,产孢量多,气生菌丝少。黑暗、空气充足有利于3菌株的生长及产孢。  相似文献   
12.
甘肃中西部地区红砂种群结构及空间格局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揭示甘肃中西部生态脆弱区红砂种群的分布特点,结合冠幅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对甘肃中西部地区3种典型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并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聚集强度指数进行了种群分布格局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结构差异明显,山前戈壁红砂种群Ⅰ(0cmd≤10cm),Ⅱ(10cmd≤20cm),Ⅲ(20cmd≤30cm)龄级储量丰富,其个体数占所有龄级个体总数的87.01%,大于Ⅴ(40cmd≤50cm)龄级个体缺失,种群处于增长阶段;荒漠绿洲过渡带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红砂种群Ⅱ—Ⅵ(10cmd≤60cm)龄级个体数分别占所有龄级个体总数的75.34%和85.09%,且存在一定数量的老龄级个体,种群处于稳定阶段;但不同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幼苗个体少,Ⅰ龄级个体数目均明显少于Ⅱ,Ⅲ龄级的个体数目,种群更新可能存在问题。格局分析表明,各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均呈聚集分布。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第2,4,6,8龄级的个体会呈现老龄个体增加的趋势,幼龄株数则有所降低,各生境条件下红砂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困难。加大以种子开始的幼苗人工辅助更新以及人工封育保护是实现甘肃中西部生态脆弱区红砂种群更新和种群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禾长蠕孢菌稗草专化型(Helminthosporium gramineum Rabenh. f. sp. echinochloae,HGE)是一株稗草生防潜力菌,为了获得该生防菌大量孢子用于田间试验,本文研究了其固体发酵产孢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其培养条件。通过试验筛选确定了固体发酵培养基所需碳源及其浓度、氮源及其浓度以及底物基质,适合HGE菌孢子生产的培养基最佳组合为:以珍珠岩为底物基质,在其中添加4%米粉、1%豆粕粉、0.2%Na3PO4.12H2O、0.1%MgSO4.7H2O。同时确定了适合HGE菌孢子生产的培养条件:培养基最适含水量为40%,最佳接菌量为8%菌悬液,25℃静置培养11 d,培养期间用黑光灯12 h循环光照。按优化后培养条件放大培养HGE菌,获得最高产孢量可以达到1.5×107孢子·克-1干物质。温室生测结果显示优化条件生产的HGE菌孢子对稗草防效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千金子是我国水稻田的主要恶性杂草之一,严重威胁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为明确水稻田千金子对氰氟草酯的抗性发生情况,该研究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检测了从浙江、江苏、上海等地采集的10个千金子种群对氰氟草酯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浙江、江苏和上海的大部分稻田千金子种群对氰氟草酯产生高水平抗性;其中,江苏的2个种群和上海的5个种群在氰氟草酯360 g a.i./hm2剂量下仍存活,其抗性指数为13.06-3.22,均为对照敏感种群的10倍以上,为高抗种群;浙江的2个种群和上海的1个种群在氰氟草酯90 g a.i./hm2剂量下均死亡,为敏感种群。  相似文献   
15.
黄世文  余柳青  段桂芳  赵航  罗宽 《核农学报》2004,18(6):423-426,419
用亚硝基胍 (nitrosoguanidine ,NTG)诱变稗草生防潜力菌禾长蠕孢稗草专化型菌株(HGE) ,获得诱变菌株I2 62 ,其孢子产量比原始菌株 (HGE)提高 5 2 6%。以I2 62 为出发菌株 ,用60 Coγ射线 65 0Gy辐照 5 7min ,有 7 75 %的菌株产孢量高于出发菌株高 ,其中辐照菌株FⅡ12 1、FⅡ116和FⅡ14 0 的产孢量分别比I2 62 提高 5 4 4%、5 1 5 %和 41 7%。化学和物理技术相结合处理稗草生防潜力菌 ,获得的突变菌株产孢量比原始菌株提高 1倍以上。但高产孢突变菌株对稗草的致病性、防效与原始菌株相当。  相似文献   
16.
稻糠与浮萍控制稻田杂草和稻纹枯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温室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稻糠、稻草糠、浮萍和满江红对稻田主要杂草和水稻纹枯病的控制作用,以及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施用稻糠、稻草糠、浮萍和满江红对水稻分蘖、株高、生物量和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可明显抑制稗草的萌发、降低其生物产量;对移栽的莎草、鸭舌草、牛毛毡的株高、鲜重控制效果不一。稻糠加浮萍可显著提高对主要杂草和水稻纹枯病的控制效果,且对水稻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种筛选稗草生防潜力菌的简易生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催芽至露白的稗草和水稻种子直接接种在于PDA培养基上培养形成的 4种稗草病原菌 (交链孢菌、弯孢菌、禾长蠕孢菌稗草专化型、尖角突脐孢菌 )菌落上 ,观察稻、稗苗感病情况 ,调查根、芽生长抑制率。结果表明 ,4种菌对稻、稗的致病性和生长抑制率与常规生测法结果基本吻合。说明在培养基中初步测定、筛选稗草生防潜力菌是可行的。该方法与常规生测法比较 ,可节省一半时间左右 ,同时可减少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红砂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对降水格局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北荒漠生态系统典型植物红砂一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塑料遮雨棚,研究了人工模拟不同降水格局下红砂幼苗根系形态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降水量一定时延长降水间隔时间,红砂幼苗根系各指标均呈增加趋势,总根长、总根体积和根系生物量增加最为显著,分别为39.22%、62.50%和63.20%。(2)降水间隔时间延长至10 d时,降水量增加30%对幼苗根系各指标均有促进作用,且对总根体积和根系生物量的作用尤为突出,使其分别显著增加116.27%和224.40%(P<0.01)。(3)在自然降水条件下延长降水间隔时间,比根长和比表面积达到最大值,幼苗其他指标则无显著变化,说明幼苗对此水分条件的适应能力最强。(4)相关分析表明,不同降水格局条件下,红砂幼苗各形态指标间存在相关关系,但水平各异。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及根系生物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接近0.5,说明红砂幼苗根系具有较强的形态可塑性。  相似文献   
19.
禾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gramineum)是一株杂草生防潜力菌,对稻田稗草有较强的致病作用,并对水稻等主要作物安全,其活性成分孢子有望开发成微生物除草剂产品。为此,文章以生物相容性、分散力和稳定性等评判指标开展了禾长蠕孢菌孢子助剂筛选研究。结果发现,SP-20为表面活性剂、大豆油为溶剂油、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稳定剂时,与孢子的生物相容性较好,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没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添加SP-20后,孢子悬浮液I值为0.094,对孢子粉的分散性最佳。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稳定剂时,拟合直线斜率最小,为0.232,因此稳定性最好。以上助剂筛选结果将为禾长蠕孢菌孢子制剂的开发及其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禾长蠕孢菌代谢物抑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充分研究利用现有的生防菌菌种资源,进行了禾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gramineum Rabenhf.sp.echinochlone,HGE)发酵液及发酵液粗提物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初步探讨。采用平板打孔灌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比较了禾长蠕孢菌发酵原液、粗毒素及对照药剂20%噻菌铜、72%农用链霉素和叶枯唑对水稻细条病菌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禾长蠕孢菌的代谢产物粗毒素对水稻细条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