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中粳水稻新品种连粳4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粳4号(连20-417)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经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米质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综合性状优等特点。适宜在苏北、鲁南、皖北以及河南新乡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2.
以江苏连云港地区栽培面积较大的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稻米粗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后期施用氮肥显著降低稻米粗脂肪含量,但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粗脂肪含量下降趋势变缓;施用钾肥能显著增加稻米粗脂肪含量,但K2O用量增加,粳稻粗脂肪含量变化不明显,籼稻则有下降趋势;施用磷肥能显著增加稻米粗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53.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田间病虫草害严重危害小麦的生长,降低其产量及品质。生产上主要通过农药进行化学防除应对病虫草害,然而,农药的不当使用与残留往往会对生态环境及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化感作用是不同植物相互间释放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相生相克作用。小麦化感作用主要是利用小麦植株或其残体向周围环境释放次生代谢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生物产生作用,具有抑制病、虫和杂草的潜力,将小麦化感作用有效利用于小麦育种及生产,有望克服除草剂及杀菌剂等化学农药引起的环境污染及农药残留问题,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4.
【目的】筛选抗黑条矮缩病水稻品种,为抗水稻黑条矮缩病育种提供抗源。【方法】对36份1980~2000年江苏省主栽粳稻品种,57份2001~2008年江苏省主栽粳稻品种,228份2009年江苏省预试、区试粳稻材料,210份珍汕97B/明恢63家系材料及365份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新育成稳定粳稻品系进行黑条矮缩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结果】参试的896份水稻品种(系)中未发现对黑条矮缩病免疫的品种,其中中感以上的品种占81.1%,抗性品种仅占1.8%。不同年份育成的粳稻品种抗性存在差异, 近10年育成的抗性强于10年前。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近期育成的稳定粳稻品系中,中抗和中感类型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4个群体。在2009年江苏省中试粳稻材料中,中熟中粳类型的发病轻于其他类型。对连云港市水稻条纹叶枯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抗条纹叶枯病品种的推广种植有一定关系。【结论】获得光身粳等16个抗性较好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源,可供抗黑条矮缩病育种和抗性机制研究及抗性基因发掘上使用。建议今后江苏省水稻育种中同时兼顾抗条纹叶枯和黑条矮缩病选育。  相似文献   
55.
连麦系列小麦系谱分析及育种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品种连麦2号、连麦6号、连麦7号和以连麦抗1为代表的小麦品系是由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系列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新品系。该文对连麦系列小麦品种和品系进行系谱与育种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以种质资源为基础,注重亲本的选配,多种育种方法结合的育种体系可以快速实现小麦的高效选育。  相似文献   
56.
探讨了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籽粒中部分营养成分的积累,重点分析了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淀粉、蛋白质及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各营养成分在籽粒灌浆期的积累趋势基本一致,最终含量存在差异。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从花后7 d开始至成熟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且不同类型品种下降速率不同,最终含量也不同,表现为弱筋小麦下降速率较快,成熟期含量低于强筋及中筋小麦;籽粒中淀粉含量从灌浆初期开始迅速增加,至花后21 d增幅开始减缓,到成熟期达最大值;直链淀粉的积累表现为"S"型曲线变化,即在花后7~14 d增加缓慢,花后14~21 d开始迅速增加,之后至成熟有较小增幅;支链淀粉含量与总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积累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在花后21 d左右蛋白质含量最低;清蛋白和球蛋白的变化趋势相同,即在花后7 d含量最高,之后逐渐下降;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积累表现为花后7 d至成熟逐渐增加的趋势。除色氨酸外,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籽粒中必需氨基酸的积累均为花后7 d含量最高,之后一周迅速下降,至成熟期氨基酸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57.
苏北地区水稻黑条矮缩病暴发流行原因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情况、发生规律及生产危害,分析了黑条矮缩病发生及流行原因,提出了黑条矮缩病防控措施,对抗黑条矮缩病水稻育种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8.
多效唑对不同类型水稻秧苗素质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秧田期施用多效唑试验结果表明:秧田期施用多效唑,能使秧苗苗高降低、分蘖增加、总根减少、白根增加、茎基宽变宽,秧苗素质提高;能实现壮秧高产。增产原因是增穗增粒。平均有效穗增加14.6%-21.23%、穗粒数增加3.96%-5.55%,增产21.23%-28.87%。  相似文献   
59.
水稻超高产潜力鉴定重要农艺性状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稻(Oryza sativa L.)超高产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及其相关性,明确水稻高产机理。[方法]选取有完整观测数据的水稻品种58个(含对照),2011年在云南永胜水稻综合试验站实施了水稻新品种高产潜力鉴定及筛选试验,考察全生育期、茎蘖数、主茎绿叶数、株高、茎高、茎基宽、剑叶高、穗高、穗颈高、伸长节间数、高峰苗、有效穗、成穗率、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等指标。[结果]水稻在超高产条件下,生物产量因子的改进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手段;将产量分为有效穗与穗重两部分选择较合理,能最大程度地防止变量间的相关影响,还能针对不同时期有所侧重地选择指标,增加可操作性;重视水稻苗期生长势及生物产量选择。[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超高产育种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偏相关与通径分析的EXCEL VBA程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XCEL是国际最流行的电子表格软件,VBA是扩展其功能的最佳工具。用VBA编程语言编制了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与决策系数求算的应用程序,操作简单,结果清晰并且数据录入、结果引用与再加工非常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