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超级稻连粳7号及其亲本作为研究对象,遮光处理14 d后分析其抗光氧化力及耐阴性,结果表明,连粳7号遗传了亲本的优良特性,对光强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表现为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生长后期上部叶片保持绿叶功能,秆青籽黄,熟相极佳。  相似文献   
22.
通过盆栽试验,以德抗961(强耐盐品种)、连麦7号(常规耐盐品种)和济南17(盐敏感品种)为材料,对其实施不同程度的NaCl胁迫和硅(Si)处理,研究硅对NaCl胁迫下小麦生长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苗期,NaCl浓度增加降低了小麦出苗率、干物质积累、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灌浆期,NaCl浓度增加降低了小麦干物质积累、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光合色素含量;基施硅肥可以促进NaCl胁迫下小麦出苗,提高幼苗期根干重、苗干重、苗长、幼苗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施拔节肥同时施用适量硅可以增加NaCl胁迫下小麦生育后期的干物质积累、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光合色素含量,延缓旗叶衰老。与0.10% NaCl胁迫相比,硅处理在0.45% NaCl胁迫下影响更显著。说明合理施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NaCl胁迫对小麦生长发育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23.
24.
水稻新品种连粳7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粳7号是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镇稻88×中粳8415)F3为母本、(中粳川-2×武育粳3号)F1为父本杂交,于2005年育成的中熟中粳稻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特别对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抗性较好;适宜手插、机插、直播等多种方式栽培.  相似文献   
25.
通过水稻分蘖期喷施九二○试验.研究了水稻分蘖期喷施九二○对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得出水稻分蘖期喷施九二○有明显的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的作用,可增加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实现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26.
通过调查比较黄淮麦区15个主栽小麦品种感染赤霉病后产量结构和籽粒品质的变化趋势,发现赤霉病对小麦产量结构具有一定的负效应。感染赤霉病后,各品种的千粒重、穗粒数及单穗产量均显著下降,受影响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单穗产量>千粒重>穗粒数。赤霉病对西农529、航麦302和轮选158单穗产量的影响较大,对偃高168和连麦10号单穗产量的影响较小。各品种染病穗的籽粒加工品质下降明显。筛选出对赤霉病敏感度相对较低、发生赤霉病后籽粒减产及品质下降相对较少的5个品种:偃高168、山农12、保麦2号、航麦302、连麦10号。  相似文献   
27.
通过氮肥4种施用量与2种运筹方式处理,研究其对皖麦48产量与各性状的影响、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水稻后期施用生长调节剂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明确了水稻后期叶面喷施6-卞基腺嘌呤(6-BA)、硫代硫酸钠(NaS)、吲哚乙酸(I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后期绿叶衰减速率有显著的减缓作用,能显著提高结实率、千粒重,实现水稻高产。指出水稻后期施用6-卞基腺嘌呤、硫代硫酸钠、吲哚乙酸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以50~100mg/kg为宜。  相似文献   
29.
水稻品种耐盐性的遗传及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碱是作物生产的大害,全球范围内仅热带、亚热带受盐害影响的稻田面积就达1 500万hm2,我国约有2 700万hm2盐碱地,其中滨海地带的盐土面积约为516.7万hm2.本文从经典遗传及分子水平研究了水稻品种耐盐性的遗传,以及育种策略,为耐盐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0.
花药培养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药培养不仅缩短了水稻的育种年限,也加快了各种基因材料的获得速度.本文概述了水稻花药培养育种的特点及其在常规杂交育种及杂交稻育种中的广泛应用,尤其在抗病性转基因及其他与育种技术相结合中展现的成果,说明了该技术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但是花药培养技术在出愈率、绿苗分化率方面都不太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