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4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25篇
  32篇
综合类   175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退耕对滇池湖滨土壤理化性质与无机磷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明晰退耕对滇池湖滨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磷素形态分布的影响,进而评价退耕的土壤恢复效应和环境效应。[方法]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方法,对比研究滇池湖滨缓冲带和设施农田剖面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无机磷剖面分布特征,并且以滇池湖滨3个区域(牛恋、海埂、兴隆)相同退耕方式为对照进行研究。[结果]退耕3a后,牛恋缓冲带浅表地下水埋深明显变浅,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明显增加,土壤全磷,Olsen-P,Al-P和Fe-P含量均明显降低,O-P含量明显增加。但是浅表地下水埋深较深的海埂缓冲带土壤理化性质和无机磷组分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兴隆缓冲带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明显降低。3a内退耕没有直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无机磷组分产生明显影响,浅表地下水埋深改变是影响土壤恢复和无机磷组分变化的直接原因之一。[结论]滇池湖滨缓冲带和设施农田土壤磷素均存在淋失风险,退耕活动通过抬高浅表地下水位加速土壤磷素淋失从而降低土壤潜在淋失风险。  相似文献   
22.
大麦对盐碱性防护林地改良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盐碱性防护林地播种大麦的试验,结果表明:夏季高温干旱"返盐碱"期间,防护林地播种大麦,其土表(0~20cm)层可溶性盐分和pH值分别比未实施播种大麦的平均降低0.9 g·kg-1和0.4;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比未实施播种大麦的增加5.4 g·kg-1、106.6 mg·kg-1、15.1 m...  相似文献   
23.
贵州稻种遗传资源经过20余年的研究,在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1)陆续收集并整理、编目的地方稻种达5667份,大部分已分别于不同时期送国家种质库作长期保存,系统完成农艺性状的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一批矮秆、大穗、大粒、优质、抗病虫、耐逆(冷:旱)和功能型等特性突出的优异种质;(2)贵州地方稻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环境对品种的选择和品种对环境适应双向作用的同化产物,尤其在贵州高原的低温、高湿、寡照生境下形成的禾类和旱稻等种质,在耐逆(包括冷、烂、锈等不良土壤因子)等特性上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3)开展了地方稻种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源、非sd1基因新矮源、双(多)胚等有利基因资源的鉴定和筛选;(4)概述了立足贵州省情的稻种资源保存途径,建立了以高原异生境繁种为基础、国家种质库为保障的遗传资源保存保护工作体系。对目前贵州稻种资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工作的重点与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4.
以贵州入编《中国稻种资源目录》的518份大穗型和492份大粒型地方资源为材料,分别对其区域分布、类型、生育期、株高、单株有效穗、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性状和抗病、抗逆特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贵州大穗、大粒型稻种资源较为集中地分布于黔西南、黔东南及黔南三个地区,占样品总量的62.8%;其类型丰富,单株有效穗、穗粒数等性状变异较大,遗传多样;其中,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在水稻种质创新和高产改良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详细的气象资料为依据,对区划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明确了陕西省风能资源的时间、地域分布状况以及风能资源量,对陕西省风能资源进行了区划,并进行了分区论述。在风能可利用地区实地考查的基础上,就陕西省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26.
双季稻是桐城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要占到粮食总产量的60—70%。1957—1960年四年中每年要种到三十一点二万亩(內1959年因受旱双季晚稻減为二十三万亩,1961年亦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川香优510的选育过程,同时简述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最后详细介绍了该组合的种子生产技术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8.
萨班哲是当代土耳其超级富豪,其庄园和产业几乎覆盖了土耳其大部分国土,"SA"是他的产业的标志。而土耳其的国民,对"SA"符号意味的熟稔,如同每天早晨开门看到阳光。  相似文献   
29.
一、概况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角,屬沿湖丘陵地区,气候溫和,雨量充沛。据1957年以来的記載,全年平均溫度为摄氏16.5度,一般在“立冬”边开始打霜,“清明”边断霜。1月份平均溫度为摄氏3.6度,平均最低溫度为摄氏0.5度,絕对最低温度为摄氏零下7.8度(1959年1月17日),腊月含水多的表土,結“馬牙冰”(土面掀起为馬牙状),夜冻昼解,地面結冰白昼不解冻的,一年中不过数天。1957—1960年全年平均降水量1,348.7毫米,分布均勻,腊月、正月都有少量降水。全县总耕地面积约66万亩,其中水田占一半,每个劳力(半劳力折成正劳力)負担  相似文献   
30.
1855年是印度林业史上难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政府总督戴尔豪斯发表的森林管理长远规划草案,确定了国有林的经理原则:国家森林内的木材是国有财产,私人无权拥有,也无权索取。同时,著名的德国林学家D·布兰迪斯被派到印度,从而有效地转变了戴尔豪斯的政策目标。布兰迪斯创建了印度林业部和森林科学,宣布了森林经理的目的是保存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