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研究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雌性育性差异,明确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否存在雌性育性降低的现象,探讨不育系雌性育性与异交率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在200余份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依据异交结实率高低,选择有代表性的不育系及保持系6对;然后通过网室内投放蜜蜂传粉对不育系进行异交率鉴定,确定不育系的异交率高低水平;再对6份不育系利用同一父本恢复系进行不去雄人工杂交试验,明确不同异交结实率不育系在接受外来花粉受精结实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最后利用同一恢复系作共同父本,通过去雄、不去雄人工平行杂交方法,研究不育系及对应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差异,对6份不育系及6份对应保持系雌性育性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不育系异交率与雌性育性的相关性。【结果】网室异交率鉴定表明,供试6份不育系异交率存在显著差异,最高达49.46%,最低仅15.94%。6份不育系在人工授粉杂交成活率上也存在显著差异,高异交率不育系(JLCMS101A和JLCMS82A)杂交成活率显著高于中、低异交率不育系,中异交率不育系(JLCMS9A和JLCMS47A)杂交成活率显著高于低异交率不育系(JLCMS89A和JLCMS31A)。人工去雄平行杂交成活率,高、中异交率不育系显著高于低异交率不育系;高、中、低异交率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杂交成活率在高、中异交率不育系与对应保持系间无显著差异,而低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显著低于其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人工不去雄平行杂交成活率,高异交率不育系杂交成活率显著高于中、低异交率不育系杂交成活率;高、中、低异交率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无显著差异;高、中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与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无显著差异,而低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则显著低于其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结论】在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高异交率不育系雌性育性正常,低异交率不育系中存在因雌性育性差而影响正常结实的情况,雌性育性差是造成其异交结实性低的原因之一,不同异交率不育系对应保持系雌性育性均正常;不育系网室异交率与不育系去雄杂交成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育系网室异交率与不育系不去雄杂交成活率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去雄和不去雄平行杂交结果均可用于鉴定不育系的雌性育性。  相似文献   
132.
[目的]建立藜麦二倍体苍白茎藜的组织培养体系。[方法]以二倍体苍白茎藜种子为外植体,先获得无菌幼苗,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脱毒外植体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分化的诱导、生根的诱导及移栽驯化的相关研究。[结果]二倍体苍白茎藜的种子最佳消毒时间为2%次氯酸钠消毒6 min;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g/L水解酪蛋白+35 mg/L肌醇+690 mg/L脯氨酸+1.0 mg/L 6-BA+1.0 mg/L NAA+1.0 mg/L 2,4-D,诱导率达到86.63%;不定芽分化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NAA+1.0 mg/L 2-IP+1.0 mg/L KT,诱导率为11.67%;MS+2.0 mg/L IBA或MS+0.5 mg/L IBA+0.1 mg/L NA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均达100%,试管苗经炼苗和移栽驯化后成活。[结论]该研究通过苍白茎藜种子诱导获得再生植株,经炼苗移栽驯化后成活,为二倍体藜麦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3.
种子,是培育壮苗的基础.所谓良种,就是表明这个种子携带优良的遗传基因,可是,要使这些基因能在下一代充分表现,还必须依靠高种子的活力.高活力的种子萌芽迅速,发芽率高,抗逆性强.因此,在生产上应重视高活力种子的培育.那么,怎样才能培育出高活力的优质种子呢?在遗传品质的前提下,种子活力的高低是由种子的发育状态决定的.在种子发育时期,环境条  相似文献   
134.
蘑菇是国内外最广泛栽培的一种食用菌。国内用于蘑菇栽培的堆肥主要原料是稻草和牛粪 ,大多采用薄料种植。与发达国家比较 ,国内蘑菇品质好 ,但产量低 ,栽培周期偏长。直接阻碍了我国蘑菇产业向集约化、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进程。我们借鉴了日本蘑菇合成堆肥和欧美先进工艺经验  相似文献   
135.
文章详细论述了GPS定位仪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各方面应用的设想,指出了传统定位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探讨了新型GPS定位仪在清查工作中定位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6.
出口金针菇工厂化再生法袋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再生法、三区制的工厂化袋栽出口白色金针菇的工艺技术及包装保鲜方法。其工艺要点为:在18℃—20℃的培养室发菌;12℃—15℃的催蕾室诱导原基和菇蕾再生;6℃—8℃的发育室进行驯化,抑蕾和发育。  相似文献   
137.
吉吉育633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以不育系JLCMS204A为母本、恢复系JLR230为父本育成的杂交大豆新品种,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如下优点:一是蛋脂双高,蛋白质含量42.78%,脂肪含量20.44%,蛋脂总和63.22%;二是高产稳产,区域试验在所有试验点均表现为增产,平均产量达到3167.4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平均增产12.9%;三是适应性广,较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该区大豆适宜种植面积大,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8.
【目的】为控制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发生和流行,探究有效控制白菜根肿病的绿色防控措施。【方法】选取云南省大理市祥云县白菜根肿病较为严重的蔬菜基地为试验地,以生物炭和微生物菌剂配合施用,开展田间试验,通过设置对照(CK)、生物炭30 t/hm2(BC)、哈茨木霉15 kg/hm2(HZ)、枯草芽孢杆菌15 kg/hm2(SE)、生物炭30 t/hm2+哈茨木霉15 kg/hm2(BH)、生物炭+枯草芽孢杆菌15 kg/hm2(BS)、哈茨木霉15 kg/hm2+枯草芽孢杆菌15 kg/hm2(HS)、生物炭30 t/hm2+哈茨木霉15 kg/hm2+枯草芽孢杆菌15 kg/hm2(BHS)8个试验处理,研究了田间条件下配施生物炭微生物菌剂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和对白菜产量的影响以及根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分析生物炭配施微生物菌剂在田间条件下对白菜的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