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干旱霜冻条件下甘蔗耐寒性评价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解干旱霜冻条件下甘蔗性状变化特点与评价品种耐寒性,选用国内外21个甘蔗品种(系)在广西霜冻常发区资源县开展了耐寒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轻霜冻前后的甘蔗锤度、绿叶数和光合速率发生明显变化,且耐寒性差的品种下降较多,但仅有重霜冻后的茎长冻损率、节间冻损率、绿叶百分率与轻霜冻后的锤度和锤度变化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选用茎长冻损率、上位叶绿叶百分率进行甘蔗耐寒性评价更为简单易行。耐寒性评价表明,在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选育甘蔗品种,如果未经过耐寒性鉴定,选育的新品种其耐寒性表现好和较好的机率将低于30.0%,而表现差和较差的机率将高于60.0%。  相似文献   
52.
广西甘蔗育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品种更新换代是广西蔗糖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分析广西区试、育成品种及不同时期育成品种亲本变化特点有助于了解广西甘蔗育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发现广西甘蔗高糖育种取得了明显进展,而高产育种成效不及高糖育种;近期育成品种拥有较高的增产、增糖率,但并没有明显优于目前主栽品种;育成更新换代的甘蔗新品种,首先需要挖掘和利用比育...  相似文献   
53.
应用正交试验优选甘蔗叶片多糖的热水浸提工艺,并进行叶片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最优条件为浸提温度80℃,料液比1:40,提取4次,每次浸提3h;在11月甘蔗生长后期,甘蔗叶片有较高的多糖含量;甘蔗叶片多糖具有较强清除·OH的能力,对·OH致DNA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4.
在磷钾肥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以我国甘蔗生产上的常规施氮水平即600 kg/hm~2作对照,设置4种不同的施氮水平试验,探讨甘蔗品种‘桂糖42号’对不同施氮水平的响应。结果显示,‘桂糖42号’的最佳施氮量为150~300 kg尿素/hm~2,其蔗产量达到95.17~96.21 t/hm~2,单位面积含糖量达到14.07~14.97 t/hm~2,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桂糖42号’具有较强的生物固氮能力。  相似文献   
55.
根据用于转化的甘蔗 C4Ppc基因的特点 ,分别构建了无启动子、35 S启动子、2 x35 S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 p BIpepc、p L Apepc、p CBIpepc;用盐冻融法将其导入农杆菌 LBA4 40 4 ,可用于烟草、水稻、大豆、甘薯等 C3 作物遗传转化。  相似文献   
56.
我国蔗区气温较高,雨水充沛,一年四季均适宜杂草的生长与繁育。本文主要从农业、化学、转基因等方面概述我国甘蔗杂草防除技术.并对甘蔗杂草防除技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
本文报道了40多份优良品种和品系抗甘蔗嵌纹病、甘蔗黑穗病鉴定结果。结果表明本所自育材料中有一定数量的优良品种资源和新品系抗黑穗病,而嵌纹病鉴定结果出乎意料之外,抗病材料仅占7.9%,兼抗材料仅有川糖88/61符合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霜冻后甘蔗品质性状变化特点及形态受害与品质变化间的关系,为选育耐寒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国内主要育种机构近年来选育的19个甘蔗新品种(系)及目前我国蔗区大面积种植的耐寒性较差的ROC22,在广西霜冻易发地区桂林雁山进行耐寒试验.[结果]试验期间试验地霜冻危害程度较低,甘蔗形态受害表现为危害较轻的一级,但霜冻后的甘蔗品质性状明显受到影响,甘蔗蔗糖分和理论产糖量分别下降了9.09%和10.31%,且出现两个下降低谷.进一步分析表明,霜冻后的甘蔗形态受害表现与品质的受害表现不存在相关.[结论]在轻霜冻条件下,宜在形态评价基础上用霜冻后第2~4周的理论产糖量高低进行甘蔗耐寒评价.  相似文献   
59.
采用197对EST-SSR引物和67对gSSR引物对35个不同耐寒甘蔗品种进行标记,并筛选出36对多态性较好的EST-SSR引物和17对g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7对gSSR引物共扩增出87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1条谱带,PIC值在0.53~0.93,平均值为0.84,引物的DP值在0.54~0.96,平均值为0.87.36对EST-SSR引物共扩增出162条谱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4.5条谱带,PIC值在0.43 ~0.93,平均值为0.79,引物的DP值在0.44~0.96,平均值为0.81.品种间的gSSR遗传相似系数在0.413 8~0.804 6,平均值为0.625 1;品种间的EST-SSR遗传相似系数在0.5145~0.797 1,平均值为0.665 1;因此,本研究中gSSR标记的效果要好于EST-SSR.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5份甘蔗品种可分为7个类群;然而,聚类分析结果并不能反映供试材料的地域特性.耐寒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分散于5个类群中,说明聚类分析结果并不能把耐寒性好的品种聚成一类;而两三个耐寒性较差的品种能够聚在一起,说明SSR标记对耐寒性较差的品种的聚类起到较好的作用.以上结果为SSR标记在甘蔗耐寒性研究上的应用提供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为了解干旱霜冻条件下甘蔗性状变化特点与评价品种耐寒性。[方法]选用国内外21个甘蔗品种(系)在广西霜冻常发区资源县开展了耐寒性评价试验。[结果]轻霜冻前后的甘蔗锤度、绿叶数和光合速率发生明显变化,且耐寒性差的品种下降较多,但仅有重霜冻后的茎长冻损率、节间冻损率、绿叶百分率与轻霜冻后的锤度和锤度变化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选用茎长冻损率、上位叶绿叶百分率进行甘蔗耐寒性评价更为简单易行。耐寒性评价表明,在南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选育甘蔗品种,如果未经过耐寒性鉴定,选育的新品种其耐寒性表现好和较好的机率将低于30.0%,而表现差和较差的机率将高于60.0%。[结论]为甘蔗耐寒评价和选育耐寒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