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优良早熟玉米自交系KL3及其衍生系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交系KL3是以441×1034为基础材料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是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育种的重要自交系,因其抗病性好、抗逆性强、配合力高、农艺性状好、熟期适中而被广泛应用。自交系KL3直接利用选育8个玉米品种,间接利用选育13个玉米品种,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以克单10号为试材,在3种植密度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克单10号的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个体产量、主要产量相关性状、单株叶面积及单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群体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则呈现升高趋势。其中种植密度为4.5万~6.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完善保护性耕作技术,以玉米品种克单14为试验材料,研究常规垄作、灭茬平作、留茬平作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垄作可以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提高苗期地温,灭茬平作和常规垄作处理较留茬平作处理增产。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玉米籽粒品质是当今世界玉米育种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因为传统常规育种方法具有育种时间长且转化率低等限制因素,所以解决这一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育种。为了给今后玉米品质性状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改良和候选基因克隆及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指出玉米优质基因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现有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今后应改进育种方法和品质鉴定技术,以缩短玉米育种周期。  相似文献   
6.
不同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青贮玉米不同密度下的子粒产量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直接影响子粒的产量与品质,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玉米子粒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在不同成熟阶段随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玉米子粒中蛋白质、脂肪的低含量与最高产量相对应,但玉米子粒中蛋白质、脂肪的高含量却不与较低产量相对应。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萌发期和苗期糯玉米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研究选取20份黑龙江省常用糯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探讨低温胁迫(5℃)造成玉米发芽进程、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及生理响应差异的机制。结果表明:低温会显著降低糯玉米种子萌发率,抑制幼苗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提高保护酶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提高膜脂过氧化水平,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8.
玉米新品种克单12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新品种克单12(原代号克24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0年以KF2为母本,以KL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极早熟粮饲兼用优良玉米单交种,2005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位于黑龙江省克山县克山镇,年降水量500~550mm,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主要选育熟期85~115d、品种积温1800~2200℃的早熟极早熟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玉米萌发期耐冷性遗传育种研究,在对玉米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萌发期耐冷性鉴定的基础上,采用分离群体混合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方法,对2亲本和2混池进行特异位点扩增片段测序(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sequencing,SLA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