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3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1篇
  32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27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为探究氮肥追施时期和比例对强筋小麦花后氮素积累和转运的调控作用,以强筋小麦品种泰山27和中麦578为材料,分析拔节期和孕穗期5种氮肥追施比例[100%:0%(N1)、75%:25%(N2)、50%:50%(N3)、25%:75%(N4)、0%:100%(N5)]下花后小麦对氮素吸收、积累和转运的差异。结果表明,2个小麦品种花后营养器官的氮素积累量、转运量、转运效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均表现为N2处理最高。泰山27的氮素转运主要是由茎+鞘和颖壳+穗轴在灌浆中后期和叶片在灌浆前期直至成熟期的氮素显著转移贡献的,而中麦578的氮素转运主要是由各营养器官灌浆前期和灌浆后期的氮素显著转移贡献的,且中麦578茎+鞘在生育后期的氮素转移较快,对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较大。在N3处理下,中麦578对氮素的转运和利用效率均高于同水平处理下的泰山27,说明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氮肥追施时期和比例下的花后氮素转运能力不同,主要与品种基因型有关。不同氮肥追施时期和比例对2个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影响也不同,泰山27和中麦578的籽粒产量均为N2处理最高。2个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在不同氮肥追施时期和比例下均达到优质...  相似文献   
132.
青稞(英文名:hullessbarley;学名:Hordeum vulgare Linn. var. nudum Hook. f.)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也叫裸大麦、米大麦、元麦、淮麦,是大麦的一种特殊类型,因其内外颖与颖果分离,籽粒裸露,故称裸大麦。据科学考证,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青稞的地区,约有3500年的历史。青稞主要生长在海拔为4000~5000m的高原地区,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物和酿造青稞酒的主要原料,几千年来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青稞其实是青藏高原人民给青性裸大麦起的名字,由于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种植区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现今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省甘孜和阿坝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33.
胡萝卜(学名:Daucus carota L.)为伞形科萝卜属二年生的草本植物。胡萝卜,一看“胡”姓,就知道肯定不是原产于中原的作物。胡萝卜起源于中亚和地中海地区,栽培历史在2000年以上。据历史书籍记载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阿富汗被认为是最初的驯化地和多样性中心,从那里传播至欧洲、地中海和亚洲其他地区。目前,胡萝卜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已被许多国家公认为营养丰富的蔬菜。在日本,胡萝卜被作为“长寿菜”,荷兰人将胡萝卜列为“国菜”之一,我国也称胡萝卜为“土人参”。元末传入我国,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肉质根供食用,是春季和冬季的主要蔬菜之一,享有“丁香萝卜”“菜人参”“红根”“金笋”“甘笋”之美誉。在我国,胡萝卜南北各地均有栽培,特别是我国北方气候冷凉的地区,种植面积很大。  相似文献   
134.
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种植过程中经常受干旱等胁迫影响,提高品种的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bZIP转录因子在橡胶草逆境响应中的功能,本研究从橡胶草中克隆了Tk-bZIP11基因,其ORF全长468 bp,编码156个氨基酸。蛋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Tk-bZIP11蛋白具有bZIP转录因子特有的保守结构域,同时具有核定位信号。在进化关系上,Tk-bZIP11与莴苣(Lactuca sativa) Ls-bZIP11亲缘关系最近,并具有相同的保守基序。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Tk-bZIP11定位在细胞核中。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分析结果表明,Tk-bZIP11在橡胶草的不同组织均有表达,其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是花梗中表达量的3.28倍。在经甘露醇诱导的渗透压胁迫下,Tk-bZIP11在处理后呈现显著下调表达。在NaCl和PEG-4000模拟的胁迫处理下,Tk-bZIP11在处理后12 h内均呈现上调表达,24 h后呈现下调的规律。在植物激素茉莉酸甲酯、乙烯利和脱落酸处理下,Tk-bZIP11表达量也是在处理的前12 h显著上调表达,之后下调表达。...  相似文献   
135.
水分是限制小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关键因素。为探究不同时期灌水对冬小麦产量、农艺性状、籽粒品质及光合性能的影响,在自动防雨水肥控制池中设置4个春季水分处理:不灌水(对照,W1)、仅拔节期灌水1050m3/hm2(W2)、仅开花期灌水1050m3/hm2(W3)和拔节期525m3/hm2+开花期525m3/hm2(W4)。结果表明,W1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W2处理蛋白质产量最高,W3处理籽粒产量最高,W4处理光合性能最稳定。与W1处理相比,灌水影响小麦旗叶的光合性能,使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增大;拔节期灌水可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植株干物质积累,提高籽粒蛋白质产量,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而增加生物产量;开花期灌水促进籽粒长、宽增大,增大库容量,通过增加粒重而提高籽粒产量。通过比较拔节期灌水后至开花期未灌水前W1、W4和W2处理发现,灌水使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  相似文献   
136.
农作物是人类生产生活必备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在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人类农业生产的目的,将农作物主要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作物四大类型,每一大类作物下面又包含了不同的小类型,如粮食作物可分为谷类、豆类和薯芋类,经济作物分为纤维、油料、糖料、饮料、调料、药用、燃料、嗜好、芳香、园艺等类型,饲料作物主要为畜禽生产服务,绿肥作物则用于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本文对上述作物类型均做了系统且精简的介绍,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农作物的基本知识,为农业生产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7.
芝麻(学名:Sesamum indicum)属于胡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脂麻、油麻。根据史书的记载,大部分人认为芝麻是由西汉张骞通西域时引进中国的,所以,芝麻还有一个别名叫“胡麻”。但由于在我国浙江湖州市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杭州水田史前遗址曾发现过古代芝麻种子,因此,也有人推测芝麻起源于云贵高原。目前我国主要在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各省种植,河南、湖北、安徽、江西和河北等是中国芝麻主产省,占75%以上。其中河南产量最多,约占全国的30%。芝麻遍布世界上的热带地区以及部分温带地区。目前芝麻的主产国为中国、印度、缅甸和苏丹等,其中又以中国芝麻产量居世界第一,种植面积虽然仅次于印度,但单产却比印度高。我国芝麻种植面积占世界种植面积的15%,占世界总产量的23%,因此,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芝麻出口国,占国际市场交易量的1/3。  相似文献   
138.
探究氮肥处理对强筋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强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开展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藁优2018(A1)、师栾02-1(A2)和石优20(A3)3个具有代表性的强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4个施氮水平,0(N0)、180(N1)、240(N2)和300kg/hm2(N3),研究不同处理下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石优20籽粒产量和千粒重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藁优2018容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不同处理组合中,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强筋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醇溶蛋白含量则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但不利于千粒重和容重的增加;其中籽粒产量以N2处理最高,蛋白质含量以N3处理最高。石优20产量最高,藁优2018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师栾02-1的综合表现较好;所以在氮肥底追比例5:5、追施氮肥时期为拔节期条件下,种植石优20和藁优2018施纯氮240kg/hm2;种植师栾02-1施纯氮18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