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79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豆品质育种东北农业大学杨庆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大豆育种,特别是品质育种也应做相应地调整和转轨。一、品质是大豆发挥高效的关键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豆科技工作者每个会议几乎都要为恢复、稳定大豆面积和产量而呼吁和奔走,结果一...  相似文献   
62.
本试验结果表明,种间杂种与丰产品种杂交 F_1代的杂种优势与亲本平均值呈显著正相关,多数性状优势的自交衰退现象不明显。所研究的性状中,单株产量具有较强的中亲优势率(25.23%);蛋白质含量也有一定中亲优势表现(3.07%)。但大部分性状不存在高亲优势,一般配合力可作为种间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参考指标。在研究的10个性状中,仅有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对单株产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其中百粒重产对产量的决定系数远远高于前两者。因此,百粒重是种间杂种产量的第一决定因子,提高百粒重是选育产量突出品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3.
本试验通过22个倒伏程度不同的品种(系)的倒伏程度和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指出了倒伏造成的减产是植株主茎和分枝上结荚数和百粒重降低的综合效应。植株高大与倒伏关系最明显(r=0.672)。虽然茎中韧皮纤维束数目,本质部和髓面积与倒伏的相关系数不很高,但通径分析表明,这些性状对倒伏的直接影响是大的。植株高、茎细、髓面积大、木质部面积小、纤维束少的材料不抗倒伏。  相似文献   
64.
大豆品种间与种间杂种后代农艺性状遗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大豆栽培种×野生种(Glycine max×G. soja)、栽培种×半野生种(G. max×G. gracilis)、栽培种×栽培种(G. max×G. max)三类组合研究了杂种后代性状的遗传规律及育种效果。结果表明,栽培种×野生种及栽培种×半野生种性状的变异程度和分离势远远大于栽培种×栽培种。这三类杂交组合出现优良类型的种类不同,栽培种×野生种容易产生高蛋白、极小粒以及多荚多粒中间类型;而栽培种×半野生种是选育出口型小粒豆的理想材料。栽培种×野生种、栽培种×半野生种性状的稳定速度慢,在选择时要适当放宽选择标准,延迟选择世代。建议引用属于有限型栽培种作为克服蔓生性之手段。试验还证实只有利用狭义遗传力和加性方差来计算预期遗传进度,才能使预期遗传进度同实际遗传进度结果趋于吻合。  相似文献   
65.
从大豆产量是光合产物的基本生物学原理出发。本文指出以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提高作为产量育种目标,并在各主要环节进行量化数据测定,决定取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合理化途径。实践中,采用收获重和收获指数代替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的概念是方便并且合理的。十年的资料证明:在目前生产水平上,育种材料的的产量与收获重有极高的相关性。初步实践效果也表明,以收获重和收获指数为目标进行产量育种育成高大繁茂生育期适中而又杆强不倒的高产品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6.
将不同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大豆品种在黑龙江省的由西至东的五个不同地点种植后。蛋白质含量西低东高,脂肪含量西高东低,呈现规律性变化。蛋白质,脂肪含量主要受品种自身的遗传性决定。蛋白质,脂肪含量的数值在各点不同,但排列顺序不变。各品种蛋白质,脂肪含量的遗传力都较高,在不同地点的波动幅度不大。这种东西变化趋势明显所表现的品质生态效应主要是东西降水差异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7.
植物几丁质酶在抗真菌病害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崔欣  杨庆凯 《植物保护》2002,28(1):39-42
植物几丁质酶因能水解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几丁质 ,在抗植物真菌病害反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植物几丁质酶的特性、分类、基因的诱导表达及其基因在抗真菌病害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等进行了阐述 ,指出植物几丁质酶在抗真菌病害基因工程中的巨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8.
大豆品种感染灰斑病前后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大豆灰斑病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在接种灰斑病菌前后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前,抗感灰斑病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并无明显差别;接种后,抗病与感病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且感病品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量大于抗病品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量。  相似文献   
69.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筛选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本研究在哈尔滨市东北农业大学试验站、呼兰县、佳木斯市及吉林省舒兰市分离到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用菌株H4(分离于东北农业大学试验站)接432份大豆材料。抗源筛选结果表明,98份材料表现为抗病,占22.7%,289份材料表现为感病占66.9%,45份材料为中间类型,占10.4%。  相似文献   
70.
RAPD技术在国内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剑峰  杨庆凯 《玉米科学》2000,8(4):018-019
简要叙述了RAPD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如选择实验样品的研究、实验程序优化的研究及自交系的鉴别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