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3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杂交抗虫棉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棉花面积不能扩大的现实情况下,只能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和效益,保障棉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系统地总结了杂交抗虫棉超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从备播到收获所有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对抗虫棉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优质抗逆棉花中熟品种聊棉21号于202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聊棉21号长势较强,结铃集中,纤维品质达到“双30”(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 mm,断裂比强度≥30 c N·tex-1)标准,具有良好抗旱耐盐性,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适宜轻简化栽培。在2018―2019年山东省中熟棉花常规组区域试验中,聊棉21号2年平均每666.7 m2籽棉、皮棉产量分别比对照品种鲁棉研28号增加10.6%、13.6%。对聊棉2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为该品种示范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研究鲁西北地区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不同栽培株型对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表明三茎棉栽培在棉花生产上是可行的,是抗虫棉高产优质简化整枝栽培技术,有利于棉花高产优质栽培和提高植棉效益。  相似文献   
14.
沼液回流对棉花秸秆产甲烷效率及微生物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中温条件下采用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研究了沼液长期回流对棉花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对固定进水负荷下的发酵罐运行参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持续监测。结果发现: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5 d,进水有机负荷为4 g TS·L~(-1)d~(-1)的条件下,与未回流组相比,回流组在第153天时产气受到抑制,产气下降了23.1%;pH值在7.1上下波动而未回流组为6.8;氨态氮浓度为108 mg·L~(-1),未回流组在71 mg·L~(-1)左右;粘度由54 mPa·s增至139m Pa·s;VFAs含量高于未回流组,其中乙酸和乳酸积累较为明显。结果表明:一方面,沼液回流提高了反应器有机负荷率及缓冲能力,大大节约淡水资源,同时对产沼气体系产生搅拌作用,节约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回流组沼液粘度的增加、乙酸和乳酸的积累是其产甲烷率降低的原因,其纤维素分解菌种类较少,但主要产甲烷菌-甲烷鬃毛菌随着乙酸的积累而增长,对稳定沼液回流条件下的厌氧发酵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虫棉优质高产生育模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转基因抗虫棉优质高产生育模式进行了6年的田间调查,,形成了一套评判和调控抗虫棉生长发育的量化诊断指标.集成了抗虫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采取多种措施,对建立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适宜山东省种植的棉花新品种(系),本研究以中早熟常规组 21 个新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等进行了变异系数、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1 份棉花材料 15 个性状变异系数为 0.62%~30.20%,单株结铃数变异系数最高(30.20%);其中有 5 个性状变异系数均超过 10%(均为农艺性状),而纤维品质指标均小于 10%。生育期与株高、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呈正相关,籽棉产量与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共提取了 6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 81.82%,可代表 15 个性状的大部分信息。通过每个主成分的得分及其对应的权重求和对参试材料进行了综合评价,鲁棉 1142、鲁棉 271、德棉 14 号综合评价较高,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7.
试验结果表明,棉太金能调节棉花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平衡,控制植株徒长、塑造理想株型。初花期促进棉花根系发育,地上部生长得到加强;盛花期有效控制主茎和果枝徒长吐絮期抑制棉花早衰。棉太金对抗虫棉的调控效果无论在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上都比20%助壮素好,能充分发挥其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了解聊棉19号品种的特征特性,探索产量与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2016—2018年山东省中熟组棉花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汇总数据,通过增产率、变异系数、高稳系数、适应度、通径系数等指标,对聊棉19号进行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聊棉19号产量比对照增产12.3%,增产率排第1.7位;产量变异系数为18.4%,低于对照(22.3%);高稳系数为83.9%,高于对照(70.8%);适应度为79.2%,高于对照(8.3%)。由此可知,可见该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皮棉产量与单株结铃数、衣分和单铃质量呈正相关,单铃质量与单株结铃数、衣分均呈负相关。通径分析显示,在不同性状对皮棉产量的综合效应中,单株结铃数、单铃质量和衣分对产量的综合正效应比较明显。综上,可以通过提高以上3个性状的数值,有效提高皮棉产量。  相似文献   
19.
调查并分析了导致2006年玉米穗期玉米缢管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暴发成灾的主要因素,认为田间有一定的初始种群数量、感蚜寄主品种的大面积种植、适宜玉米缢管蚜种群高速增长的气候条件以及防治工作的缺失是导致2006年当地夏玉米田穗期玉米缢管蚜暴发成灾的主导因素;提出了以清除田间、路、沟旁杂草,隔行去雄、品种抗性改良和促进田间自然控制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措施与精准化学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鲁西地区花生规范化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西地区是山东省花生三大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动力老龄化趋势的加重,棉花等费工作物的种植面积连年减少,而种植花生因其较高的市场经济价值及机械化播种、收获越来越被农民接受。我们通过筛选和推广优良品种、改平作为垄作、全程机械化等,集合高产栽培技术,形成以机械化起垄种植为核心的鲁西地区花生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增产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