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养蜂问答     
问 :我已 70多岁 ,养了 7年蜂。可是由于年岁大了 ,视力减退 ,在蜂群中找蜂王相当困难。以前杂志上登过用指甲油点在蜂王上找王就很方便 ,可我用了几次都失败了 ,蜂王一点就死 ,我不知如何是好 ?特请蜂友们帮忙。(本刊 2 0 0 1年第 9期 2 3页“问题征答 1”)答 :①做没有数字号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及施氮量对土壤耕性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于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连续3个小麦生长季进行了田间定位试验。设3种耕作方式,分别为连续3年旋耕秸秆不还田、连续3年旋耕秸秆还田和前2年旋耕秸秆还田第3年深耕秸秆还田,每种耕作方式下均设4个施氮水平,施氮量依次为165、225、300和360 kg hm?2。与旋耕相比,深耕促进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且增施氮肥能提高秸秆腐解速度,从而提高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秸秆不还田条件下,连续旋耕降低了0~3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结果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降低,且增施氮肥不利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秸秆还田条件下,连续旋耕提高了0~1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土壤容重随之减小,孔隙度增加;秸秆还田条件下,连续2年旋耕1年深耕比连续旋耕增加了10~3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层容重,增加了0~20 cm土层的总孔隙度和10~30 cm土层的毛管孔隙度。连续3年旋耕造成冬小麦减产,尤其是秸秆不还田处理,第3年产量较第1年下降5.0%~8.7%;旋耕秸秆还田较旋耕不还田平均增产7.3%~8.9%,但在第3年产量下滑;而旋耕还田后适时深耕还田比连续旋耕还田平均增加有效穗数14.5%,增加穗粒数5.7%,产量平均提高7.6%。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增施氮肥有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225、300和360 kg hm?2氮肥水平的产量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宜采取秸秆还田、2年旋耕1年深耕、配施纯氮225 kg hm?2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3.
简易灌脾法     
早春给蜂群喂蜜或糖浆,往往都用灌脾法,就是将蜂蜜或糖液灌进空脾里,直接加入蜂群。但是灌脾较难,倒多了蜜汁浮在脾面上不进巢房,少倒又不易掌握。笔者用空酒瓶做了一个漏蜜瓶,用起来得心应手。其做法:将空酒瓶的底打掉,把瓶盖锥一个比筷头稍细的小圆孔。用时瓶口向下,瓶底朝上,用食指堵住瓶盖的漏孔,再用勺将蜂蜜  相似文献   
24.
我试着给蜂群喂黄豆粉春繁,夏季缺粉时也喂,效果很好。饲喂方法:黄豆粉和蜂花粉混合喂效果好,等量配制。如果蜂花粉贮存量不足,可按蜂花粉1/3、黄豆粉2/3的比例,先将蜂花粉用少许凉水润湿拌匀,待润透后用竹筷在容器内把花粉拌压成粉面,再加入黄豆粉,充分搅拌均匀后放入2∶1的蜂蜜水,合成比做馒头面稍稀点即可。但不要马上就喂,需放置2天,使花粉充分浸透。喂时做成面团放在两框梁的缝上(稀干度,以能做成长条形面团而又不顺缝下流为宜),上盖塑料布以防风干,3~4天1次不要间断。夏季花粉合成后放置1天就可喂蜂。…  相似文献   
25.
辽宁的荆条流蜜开始于7月上旬,结束于8月下旬,长达40天左右,是本地的主要蜜源。荆条生长于山区,山  相似文献   
26.
外源IAA、GA3和ABA影响不同穗型小麦分蘖发生的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山农15和山农8355为材料,研究外源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对小麦分蘖发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结果显示,外源IAA和GA3可抑制分蘖的发生,而外源ABA则仅减缓了分蘖发生速率。进一步分析外源激素对分蘖芽生长动态及分蘖节中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发现外源IAA和GA3完全抑制分蘖芽的生长,而外源ABA明显减缓了分蘖芽的生长速率。外源IAA提高分蘖节中IAA含量和IAA/ZT比,抑制ZT含量的提高;外源GA3提高分蘖节中IAA含量、IAA/ZT比和ABA/ZT比,抑制ZT含量的提高;外源ABA提高分蘖节中ABA/ZT比,减缓了ZT含量的升高速率。相关性分析显示,分蘖芽的生长与ZT呈显著正相关,与IAA、IAA/ZT比和ABA/ZT比呈显著负相关,与GA3和ABA呈不显著的负相关。试验结果表明,IAA和ZT在小麦分蘖发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外源激素主要通过影响内源IAA、ZT含量以及IAA/ZT比和ABA/ZT比来影响分蘖芽的生长,进而调控小麦分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喀意×意杂交的蜂王个体大,腹部呈黄色,有较宽的黑环,行动稳重,产卵率高。早春比意蜂繁殖快,又能维持大群,产浆量、产蜜量比意蜂高。去年八月在内蒙通辽地区采葵花蜜源时,原意群5—6天蜜成熟;而喀×意和喀意×意群仅4—5天蜜就成熟而且贮蜜量、成熟度都高。平均每群取蜜120斤,比意蜂群高30%左右。但喀×意杂交群产浆量低。本地有两户饲养退化、混杂的蜜蜂,平均每群仅取蜜20—30斤。要想蜂产品获高产,必须进行蜜蜂换  相似文献   
28.
本文旨在揭示持绿型小麦品种的灌浆特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对外源激素的响应,认识植物激素调控籽粒灌浆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机制。自盛花期开始,连续4 d喷施10 mg L-1脱落酸(ABA)和6-苄基腺嘌呤(6-BA),持绿型品种汶农6号的灌浆期(t3)、活跃生长期(D)、平均灌浆速率(Gmean)、最大灌浆速率(Gmax)、千粒重(TGW)和产量(GY)均大于非持绿型济麦20,且强势粒的各项灌浆参数均大于弱势粒。喷施两种外源激素显著提高两品种的Gmean、Gmax、TGW和GY,对t3和D的影响存在粒位及品种效应。喷施ABA和6-BA均显著提高花后35 d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汶农6号强、弱势粒的麦谷蛋白含量,但济麦20强、弱势粒的麦谷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喷施ABA后,汶农6号强势粒花后7~21 d的玉米素核苷(ZR)含量显著升高;喷施6-BA后,济麦20弱势粒花后14~35 d的ZR含量显著升高,而汶农6号强势粒7~21 d的赤霉素(GA3)含量显著降低,弱势粒花后7~28 d的GA3含量显著提高。喷施外源ABA和6-BA显著提高两品种强势粒花后7~21 d的生长素(IAA)和ABA含量。ABA和6-BA处理显著提高花后7~21 d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可见,喷施外源ABA和6-BA使小麦内源激素水平变化,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和产量,提高籽粒GS活性和蛋白质含量,改变蛋白质组分。  相似文献   
29.
蜂群转地时都得进行包装,每转地一次养蜂人都要忙1天多。笔者取众家之长,总结创造出1种快速包装法,很是得心应手。现介绍给众蜂友一试: 巢脾固定法:可用胶轮车的外胎自己割制胶皮条,此法固定巢脾很牢固,且脾距随心所欲。平时巢箱就用胶皮条固定着。 继箱的巢脾仍用钉子在箱外加固。……  相似文献   
30.
2夏季管理5月20~21日 ,正常气温已升到10~20℃ ,要撤去箱底保温物 ,同时也撤去箱上的覆布、报纸 ,换上纱盖 ,再盖上草帘、大盖。5月份开花的蜜粉源植物有 :苹果5月1~11日 ,锦鸡儿5月5~15日 ,山楂5月15~25日 ,洋槐5月17~28日。此时所采取的措施是 :(1)蜜粉源开花后 ,每日傍晚要奖饲蜂群1∶1糖液一塑料槽 ,至锦鸡儿开花时停止奖饲。(2)柳树开花时开始培育雄蜂 ,给父群加雄蜂房脾。(3)雄蜂房封盖后开始移虫育王 ,在王台出房前3天组织交尾群。(4)在第1次育王后10天再育1次王 ,用以补充交尾王群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