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1篇
  5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口蹄疫是危害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是我国规定的一类传染病。病原体是口蹄疫病毒,分为7个主型,即甲型(A型)、乙型(O型)、丙型(C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和亚洲1型,其中以甲型和乙型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口蹄疫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发病后传播迅速,给养殖造成极大的危害,我国已将口蹄疫列入强制免疫病种。目前奶牛免疫的有O型、Ⅰ型和A型。  相似文献   
92.
在分析研究国内外有关群落生态设计对于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金堂县滨水护岸自然缓坡式与混凝土式的生态群落保护与营建为例,提出不同护岸条件下群落生态设计的途径与方法.通过群落生态设计,使城市生态绿地稳定、协调地发展,从而创建稳定、和谐的近自然群落,同时也达到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
【目的】全蚀病是小麦的毁灭性病害。创制转PvPGIP2和TaLTP5双价基因小麦,分析外源PvPGIP2和TaLTP5在转基因小麦中的遗传与表达情况,选育抗全蚀病的转基因小麦新种质。【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PvPGIP2和TaLTP5双价表达转基因载体pA25-PvPGIP2-TaLTP5,利用基因枪介导法将该载体转入小麦品种扬麦18,采用PCR、RT-PCR与qRT-PCR方法分析转基因小麦T0—T4植株中目的基因及其表达量,并对T3和T4逐株进行全蚀病接种与抗性鉴定。【结果】创制并选育出稳定的抗全蚀病转PvPGIP2和TaLTP5小麦株系6个。PvPGIP2和TaLTP5能够在这6个转基因小麦株系中稳定遗传,并高水平表达。对转PvPGIP2和TaLTP5小麦的全蚀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与受体扬麦18相比,转PvPGIP2和TaLTP5小麦对全蚀病抗性明显提高。【结论】创制了转PvPGIP2和TaLTP5抗全蚀病的小麦新种质,其对全蚀病具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94.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组肠道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以发生肠炎、肠毒血症为特征,主要发生在0~70日龄的仔猪。大肠杆菌病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当环境因素恶劣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引发该病的发生,尤其是冬季,天气寒冷,气温剧变,  相似文献   
95.
为对比研究植物根际促生菌(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和苹果树枝生物炭的施加对黄土丘陵区山地苹果园粉质壤土团聚体含量、稳定性以及土壤水分的影响,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4个处理:施加65 t/hm2生物炭(BC)、20 t/hm2枯草芽孢杆菌(PGBS)、20 t/hm2胶质芽孢杆菌(PGBM)和对照(CK)。湿筛法获得土壤各粒径团聚体含量,并计算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分形维数(D)。结果表明:BC、PGBS和PGBM处理有机碳含量(SOC)较CK提升18.04%~206.91%,全氮(TN)含量较CK提升6.11%~66.56%。分析表明,BC、PGBS和PGBM处理0—60 cm土层>0.25 mm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各处理分形维数D较CK均降低,MWD、GMD均高于对照CK,大小顺序为PGBS>PGBM>BC,施加改良剂可以增加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各处理0—60 cm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和土壤含水量均得到提升。施加生物炭和植物根际促生菌可以显著提升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增强土壤结构稳定性,提升土壤含水量,生物炭处理对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提升优于植物根际促生菌,但植物根际促生菌施用对土壤结构稳定性的提升更佳。  相似文献   
96.
全蚀病和根腐病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重要的土传真菌病害。PgPGIP1是人参(Panax ginseng)的一种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可以抑制部分病原真菌分泌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本研究人工合成了PgPGIP1基因,并构建PgPGIP1基因的单子叶植物表达载体pA25-PgPGIP1,通过基因枪介导法将其转入小麦品种扬麦18中。对转PgPGIP1基因的T0至T4代植株进行PCR、RT-PCR和Q-RT-PCR分析,并对其全蚀病和根腐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PgPGIP1基因能够在4个转基因小麦株系中遗传、转录与表达。与未转基因的小麦扬麦18相比,4个转基因小麦株系对全蚀病与根腐病的抗性明显提高,说明PgPGIP1表达增强了转基因小麦对全蚀病与根腐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97.
李钊    张永福    张景路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6):148-151,157
土地生态安全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和基础。通过运用土地利用变化、生态风险空间分析方法,基于阿瓦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根据规划基期年及期末年土地利用结构特征,测算了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并运用ArcGIS 10.0对生态风险采样结果进行半变异函数分析和空间插值,分析阿瓦提县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动态演变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阿瓦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全县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阿瓦提县土地生态风险有明显区域性,生态安全状况由南向北逐渐加重,且北部较高风险区域有向西北和西南方向蔓延趋势。在未来土地利用变更中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阿瓦提绿洲构建良好的生态用地格局,提高全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98.
李钊 《云南林业》2014,(6):26-27
2013年,普洱市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66.3亿元,累计发展林下药材、蔬菜种植11.2万亩,林下养殖动物353.5万头(只),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224个,41户企业参与林下种植,林下经济涉及农户18余万户,从业人员30万余人,林下经济已初步发展成为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99.
碳纤维复合材料超声脉冲反射信号频域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层板超声脉冲反射信号频域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CFRP层板中纤维层和树脂层的声波反射系数频域特征,结果表明,正常纤维层和树脂层、含孔隙纤维层和厚树脂层对反射系数有不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CFRP层板超声脉冲反射信号频域模型,反射信号频谱由正常纤维/树脂层频响、含孔隙纤维层频响、厚树脂层频响、探头频响以及噪声信号频响组成。使用该模型对含孔隙和无孔隙CFRP层板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的频谱和对应CFRP层板实验信号频谱相比,两者主要频率成分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0.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轻度、中度、重度干旱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50%、35%、20%)对5种海棠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园林绿化和苹果砧木的筛选提供优良的海棠品种。结果表明:随干旱胁迫程度加重,各海棠幼苗新梢相对生长量和根系活力均呈现下降趋势,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八棱海棠仍能维持高达79.649%的相对生长量,而红果海棠仅为34.820%;重度干旱胁迫下的八棱海棠根系活力降幅最小,为35.71%;重度干旱胁迫下,除八棱海棠外,其他品种丙二醛(MDA)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土壤相对含水量60%~80%),红果海棠最高,为对照的3.077倍;重度干旱胁迫下,珠美海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最快,为对照的1.119倍。综合各项指标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5种海棠幼苗耐旱性强弱依次为八棱海棠西府海棠平顶海棠珠美海棠红果海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