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粒用高粱育种近10年来进展缓慢,今后应以高产为目标,以多抗、耐密、广适为核心,以优质为保障。(1)组织高粱育种单位、育种者之间进行科研大协作,加强基础研究,强化技术储备,重视农艺性状选拔,创造新种质;(2)适应气候条件变化,选择相对较晚熟的杂交种,有利于提高产量;(3)重视改善品质,根据用途培育优质高产杂交种;(4)提高抗逆性和耐密性,增强抗倒性;(5)不同类型间亲缘关系要清晰,以保持和提高两亲间的杂种优势;(6)改进和强化育种选择方式,增加F2代群体株数,保证种植密度,强胁迫环境下选择,提高选择强度;(7)改进和完善种子繁殖制种技术,保证新品种的繁制质量和数量,建立优良杂交种推广体系;(8)促进粮食转化,提高经济效益,利于高粱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粒用杂交高粱研究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粒用杂交高粱生产中应用的细胞质主要有A1和A2两种类型,两系法应用较少。不育系的细胞核有南非高粱核体系、中国高粱核体系、倾向南非高粱核体系和印度高粱核体系。恢复系的种质主要是中国高粱和倾中国高粱类型。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由南非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中国高粱,发展为倾南非高粱×倾中国高粱和印度高粱×倾中国高粱。植株高度由高秆改良成中秆,使产量大幅度提高。温度是影响不育性的主要因子,A1型不育系遇到低温寡照环境败育较重;A2型不育系雌蕊败育轻,雄蕊遇高温可散出花粉,使不育系产生少量自交结实。目前生产中应用的杂交高粱植株偏高,株型不理想,抗性有待改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