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8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生态农业开发对盐碱地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实施鱼?稻?苇?蒲生态农业开发后,苏打盐碱地土壤有机质增加了55.4%-119.0%,含盐量下降38.2%-46.3%;全量N、P、K含量分别增加了46.9%-128.5%、112.5%-253.1%和97.4%-195.2%,速效N、P、K含量分别增加40.0%-351.4%、145.5%-450.0%和61.4%-218.5%;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总量分别增加3.10%-11.04%和14.14%-43.38%;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分别增加25.62%-92.83%和3.39%-40.37%。稻田养鱼后土壤微生物总量高于养鱼前,其优势种为放线菌;土壤酶的活性加强。开发系统排出的废水含盐量为1.07-1.19 g/L。水生植物的富集作用对系统盐碱离子总量减少的贡献率为21.8%。认为鱼?稻?苇?蒲生态农业开发模式对苏打盐碱地土壤环境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2.
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对芦苇生长和种群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对芦苇小区调查取样的基础上,利用Pearson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土壤水、电导率与芦苇生长和种群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电导率空间变率明显,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倍。芦苇小区土壤电导率超过110mS/m,且pH值大于10时,芦苇由单一种群落转变成伴生种群落(芦苇+碱茅)。并随着电导率和pH值的增加,碱茅所占的比例增加。土壤电导率与芦苇生长指标(覆盖度、平均株高、生物量干重、鲜重)呈显著性相关(P〈0.01),说明土壤盐分是影响芦苇种群特征的重要因素。表层土壤含水量(10cm剖面)与芦苇生长指标中的覆盖度、生物量呈显著性相关(户〈0.05)。深层含水量(100cm剖面)与芦苇生长指标均呈显著性相关(P〈0.05),因此表层水和深层水对芦苇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玉米子粒的生长发育模式与产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玉米不同栽培密度入手,采用数学模拟和统计分析方法,对玉米子粒的生长发育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子粒的生长发育既有其自身的生物学规律,又受环境条件的制约。表现在子粒数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一系列的削减,而且不同密度的群体削减幅度不同,最终获得的有效粒数仅为最初小花总数的50~74%;子粒重量、体积及内含物增长和累积呈线性趋势,最终累积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决定于有效灌浆期与灌浆强度的相互作用。不同密度群体子粒重量、体积及内含物的增长和累积幅度与速度都明显不同。子粒产量取决于最终的子粒数量和重量(Y=-154.1432+0.3962X_3+3.5365X_5),只有挖掘子粒数量和重量潜力,才能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44.
 为建立东北地区碱性水域对虾移殖驯化技术体系,以虾塘半咸水添加碱性湖泊水为试验用水,进行凡纳滨对虾生长试验,研究碱性水域对虾生长与碱度、盐度、离子系数、pH,K+,Ca2+,Mg2+浓度、Ca2+ + Mg2+总浓度、Ca2+/Mg2+及Na+/K+ 等10种水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碱度为5.41~38.78 mmol/L的碱性水环境中,体长为10~20mm的驯化幼虾饲养15d的平均体长生长速度为1.21~0.52 mm/d,总体存活率75.7%。不同水环境下幼虾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体长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P<0.01)。体长生长速度与水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存在因子间的互作效应,其简单相关性都受到其它因子或因子组合的正效应影响。体长生长速度与碱度、pH,离子系数、K+浓度、Ca2+/Mg2+及Na+/K+ 的相关性不明显;同盐度、Ca2+,Mg2+浓度及Ca2++ Mg2+总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很可能成为影响因子。提高盐度、Ca2+,Mg2+浓度及Ca2++ Mg2+总浓度和驯化水平,将有利于碱性水域幼虾的存活与生长。  相似文献   
45.
鱼-稻-苇-蒲模式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鱼-稻-苇-蒲开发模式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渔业开发后,土壤pH、含盐量平均下降了8.17%和43.57%,土壤有机质、全量N、P、K和速效性N、P、K均显著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总量平均分别增加8.21%及27.71%。稻田、苇塘和蒲塘土壤微生物总量平均分别增加10.0倍、1.9倍和2.3倍;土壤酶的活性增强。排水洗盐对降低土壤含盐量的贡献率约为80%,稻秆、芦苇和蒲草的富集作用对降低土壤含盐性增强。排水洗盐对降低土壤含盐量的贡献率约为80%,稻秆、芦苇和蒲草的富集作用对降低土壤含盐量的贡献率约为10%。该模式对苏打盐碱土壤具有明显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46.
玉米是松嫩平原西部的主要粮食作物,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降水的制约,玉米产量长期处于徘徊状态,制约了区域粮食产量的发展。通过采用工程节水技术、生物节水技术、农田覆盖节水技术、耕作节水技术、水肥调控技术、化学调控节水技术和合理的节水灌溉制度等多种途径,改善玉米生长的环境条件,提高玉米产量达到10000kg/hm2以上,提高水分利用率30%。  相似文献   
47.
采用碱性湖泊和池塘水进行凡纳滨对虾淡化幼虾的养殖试验,研究幼虾存活率与K+、Ca2+、Mg2+质量浓度及Na+/K+、离子系数(M/D)的关系,为内陆碱性水驯化养殖提供科学基础。结果表明,在碱度为10.32~38.50 mmol/L,盐度1.02%~3.34%及pH 8.5~9.5的碱性水环境中,体长为10~20 mm的幼虾饲养27 d的存活率差异极显著(P<0.005),平均为(47.5±14.5)%。存活率与5因子间的相关性存在因子间的互作效应,其简单相关性都受到其他因子或因子组合的影响,且均不显著(P>0.05);与5因子间的偏相关性及复回归关系也都不显著(P>0.05)。驯化幼虾的生存能力与K+、Ca2+、Mg2+质量浓度及Na+/K+、M/D相关不明显;有效驯化可增强幼虾在内陆碱性水环境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48.
从小尺度探讨苏打盐渍土的特征以及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吉林省大安地区选取3个30m长的截面,探讨了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渍土发展规律。结果表明:松嫩平原西部的植被对土壤盐渍化发生和演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植被一旦被破坏,在相距3-5m的微域尺度内地势相对高差很小(相对高差为2-18cm),土壤剖面间的性质与结构却存在明显的差异,甚至局部地下水的化学特征也发生巨大的变化。植被破坏后,土壤表层的粘粒逐渐向下迁移和淀积,致使土壤结构恶化,同时盐分表聚使土壤由盐分含量较低、碱化程度较弱的盐化草甸土迅速向碱化度较重的浅位柱状碱土和白盖苏打碱土转化,最后发展成为成片的白盖苏打碱土,最终使整个区域的盐渍化程度不断加重。人类不合理利用是近年来松嫩平原盐渍化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保护已有的植被和恢复被人类破坏的植被对遏制盐渍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松嫩平原西部盐碱湿地“稻-苇-鱼”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嫩平原西部有盐碱化土地373万hm2,其中盐碱化湿地100万hm2,土地盐碱化成为制约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区内盐碱化湿地特点,建立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稻-苇-鱼"生态模式。盐碱湿地"稻-苇-鱼"系统的种群多样性增加,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利用率提高。该系统中,稻田排水是苇田水源,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了饵料,湖泡底泥还田,提高了稻田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该模式实施10年后,稻田土壤盐分含量由开垦前的4.54g/kg下降到2.98g/kg,土壤有机质由开垦前的16.43g/kg增加到24.45g/kg。通过对"稻-苇-鱼"系统模型参数调控,可实现对系统目标的控制。  相似文献   
50.
本病是由若干种病原微生物单独或共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獭兔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原体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一般消毒药都能将其杀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