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8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37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1.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本病分布很广,不仅感染各种家畜,而且易传染给人。由于近年来羊调运、交易频繁,各地检疫工作开展不平衡,导致该病有上升趋势。现将该病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2.
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6个处理,以喷清水为对照,研究了3种铜基营养叶面肥及传统波尔多液和美国商品铜制剂Kocide 2000对辣椒产量、品质、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积累量、防病效果以及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CFFe、CFZnB、CF、KCD可以显著增加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以CFFe处理增加最多,最高增幅为20.13%,其次为CFZnB处理,增幅为16.19%~18.13%;还可显著增加辣椒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胞间CO2浓度。喷施BDM、KCD、CF、CFFe、CFZnB可以显著增加辣椒各器官全铜含量及积累量;喷施CFZnB、CFFe、CF、KCD可以显著增加辣椒各器官全锌含量及积累量;喷施CFFe、CFZnB、CF、KCD可以显著增加辣椒各器官全铁含量及积累量。喷施CFFe、CFZnB、CF、KCD及BDM能显著降低辣椒初果期和盛果期的病情指数。CFFe、CFZnB处理土壤脲酶活性最高;各处理及CK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比BDM处理增加显著;CFFe、CFZnB、CF、KCD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均比CK增加显著。CFFe处理辣椒营养品质最好,其次为CFZnB处理。喷施CFFe、CFZnB、CF、KCD可以显著增加辣椒产量,以CFFe处理增产最多,最大增幅为13.22%;其次为CFZnB处理,增幅为11.93%~12.52%。喷施CFFe、CFZnB、CF可以显著增加辣椒产量,以CFFe处理增产最多,其次为CFZnB处理;喷施CFFe、CFZnB、CF可以显著改善辣椒的品质,CFFe处理的辣椒营养品质最好;其次为CFZnB处理;山东农业大学研制的铜基营养叶面肥作为一种杀菌防病和植物营养保健双重功能的叶面肥,既能显著增加辣椒产量、改善辣椒品质,又具有一定的杀菌防病效果,推荐使用加铁铜基营养叶面肥和加锌硼铜基营养叶面肥。  相似文献   
93.
抗病育种——控制玉米叶斑病的最佳解决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玉米叶斑病的发生特点决定了该类病害必须通过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加以有效控制。通过对我国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弯孢叶斑病和灰斑病发生历史的回顾、调查信息整理和2008年发生现状的分析,结合病原菌生理小种或致病类型的变化、玉米抗叶斑病基因的发掘和研究进展,提出我国未来抗玉米叶斑病育种的策略:构建品种抗性、产量性状平衡取舍的育种新思维,倡导中等抗性/水平抗性的选择和利用,开展抗病多基因(质量基因/数量基因)聚合育种,并逐渐向多病害兼抗品种选育发展。  相似文献   
94.
山农圣杂3号由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农业大学联合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棉新品种,亲本组合为中221选系01167×9408。该品种已于2007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07006。山农圣杂3号属转双价抗虫基因杂交棉花品种,其抗虫性在2006年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为进一步提高该品种的产量和品质,现将其中后期管理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5.
为阐明控释肥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和硝态氮残留的影响,该研究以郑单958(夏玉米)和济麦22(冬小麦)为供试材料,设不施氮对照(CK)、常规施氮(FFP)、优化施氮(OPT)、含30%控释尿素的控释掺混肥(夏玉米)和含50%控释尿素的控释掺混肥(冬小麦)(CRBF1)、含50%控释尿素的控释掺混肥(夏玉米)和含70%控释尿素的控释掺混肥(冬小麦)(CRBF2)共5个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的冬小麦、夏玉米及周年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可显著提高麦玉轮作系统单季和周年作物产量(P<0.05)。与FFP相比,CRBF1和CRBF2处理的夏玉米、冬小麦和周年产量分别提高了1.4%~3.0%、1.9%~3.4%和1.6%~3.1%(P>0.05)。施氮显著增加了麦玉轮作体系的土壤N2O和CO2的周年排放(P<0.05)。CRBF1和CRBF2处理的土壤N2O周年排放总量较FFP处理显著降低了27.7%~34.6%(P <0.05)。施氮显著增加了麦玉轮作体系的周年全球增温潜势(GWP)(P<0.05)。CRBF1和CRBF2处理的周年GWP较FFP处理降低了4.2%和5.7%,其中CRBF2处理差异显著(P<0.05)。施氮降低了麦玉轮作体系的周年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CRBF1和CRBF2处理的周年GHGI较FFP处理降低了5.6%~8.6%(P>0.05)。与FFP相比,CRBF1和CRBF2处理的10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降低30.6%~34.3%(P<0.05),减少了硝态氮淋失风险。综上所述,控释掺混肥在稳定作物产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硝态氮残留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麦玉轮作体系的轻简高效氮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探讨玉米(Zea mays L.)大豆[Glycine max(L.)Merril]间作种植模式下群体干物质积累及经济效益。[方法]以郑单958和鲁黄1号为供试品种,在黄淮海平原地区研究了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大豆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结果]玉米单作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间作,尤以吐丝后为甚,达到极显著水平;大豆干物质积累量开花前和开花后单作均极显著高于间作。转运量单作均显著性或极显著高于间作,转运率玉米间作较单作高出0.59%,大豆间作较单作高出4.74%。对干物质积累过程用 Logistic方程模拟,可知玉米单作和间作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达到显著性水平,大豆单作和间作的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均达到了极显著性水平。间作的土地当量比总和为1.30;从产量和产值来看,间作产量总和为10.97 t/hm2,比玉米和大豆单作分别高0.64%和326.85%。间作的产值总和为25796.23元/hm2,比玉米和大豆单作分别高出12.67%和104.68%。[结论]该研究可谓提高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8.
为了确定山东潮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本研究以鲁西黄泛平原区的12个典型潮土剖面为对象,在对每个剖面的形态特征观察描述和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测定的基础上,确定土壤的诊断层及诊断特性,再通过检索确定12个典型潮土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并对典型潮土土壤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进行参比.结果表明,12个典型潮土剖面在土...  相似文献   
99.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病,本病多为隐性感染,造成家畜的体质下降,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通过实验室诊断进行确诊,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主要从流行特点、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和发病诱因等方面详细介绍羊附红细胞体病,并提出保证羊舍通风干燥,定期消毒,保持卫生、定期灭虫驱虫等措施,有效防控羊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