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温度对麦长管蚜世代发育与产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2.
甘蓝蚜危害油菜产量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用一种衡量蚜虫危害的新尺度——“累计蚜量(头/天)”,对油菜不同生育阶段的单株损失及补偿作用分别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菜苗期、苔花期、荚果期都存在着一个造成损失的临界危害量(C)。苗期 C 为360~440(头/天),苔花期 C 为13500~16500(头/天),荚果期 C 为2700~3300(头/天)。危害量与损失率的关系符合 logistic 曲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有害株”的概念,既有蚜虫而又影响产量的植株。并结合蚜虫消长规律及累计蚜量的计算原理推导出确定“有害株”蚜量标准的公式B=C/(1/2)T(1+Q~n)+ITQ(1-Q~(n-1))/(1-Q)经比较,认为“危害株率”是蚜虫防治指标理想的尺度,它不仅明确可靠,而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3.
马铃薯晚疫病预测模型与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马铃薯晚疫病11个预测模型和6个电脑化模型;描述了模型预测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指标,并作了评价提出存在问题;讨论了建立网络化病害预测模型和实现自动预警配套技术;报道了2003年直接应用于田间马铃薯晚疫病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24.
云南省马铃薯的生产及品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生产概况云南省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226万hm2左右,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优良品种,又无专门的种薯繁育体系,原有品种带毒退化,单产水平较低。影响我省马铃薯产量提高的因素很多,缺乏高产、抗病品种和老品种因感染病毒种性严重退化是重要原因之一。“八五”期间及近几年来,由于脱毒良种大面积推广,使我省的马铃薯生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1年云南省实施“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及应用”科技攻关项目,对马铃薯脱毒快繁,脱毒良种繁育及推广应用,丰产栽培等技术进行攻关,建立了包括优良品种资源的引进、保存、评价,组培脱毒快繁,病毒…  相似文献   
25.
由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云南省马铃薯大春季作、秋季作的主要病  相似文献   
26.
云南马铃薯储存的现状及改善策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云南省马铃薯主要储存的是春播秋收块茎.基本储存在农户家中。储存基础设施落后和储存技术的缺乏.在商品马铃薯的储存过程中,由于块茎发芽,块茎破损.病害腐烂,虫害造成损失率估计达到30%,而且商品薯与种薯混储,导致马铃薯种薯的质量降低。通过调查云南省农村马铃薯储存的各种方式,分析了云南马铃薯储存的自然环境因素、提出了利用云南有利的条件改善马铃薯的基础设施,低成本储存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