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研究旨在分析长白山林区北部景观格局特征,并以此作为未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构建长白山地区整体森林保护格局的依据。基于泉阳和露水河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和林相图,利用Arcgis和Fragstats等软件,从土地利用类型、优势树种和龄组的角度,分析了景观构成要素和森林保护现状,在景观水平和斑块水平上分析了该区景观格局指数特征。结果表明:有林地主导着土地利用类型,森林景观优势明显,研究区整体景观存在破碎化,优势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比较严重;森林景观中各优势树种和龄组景观的优势度较弱,景观连通性较差,树种与林龄结构复杂,景观破碎化更为严重;幼龄林是破碎化最严重的龄组。人为活动对优势树种和林龄组成有着显著的影响,人为干扰是景观破碎化的最主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该区应科学规划城镇化建设,引导作物栽培合理开展,改善景观破碎化现状并建立有效的生态廊道,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2.
白桦林下红松人工更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多年生的白桦林实行疏、皆伐后,光照、气温和土温明显提高,相对湿度降低。白桦林皆伐后,灌木、草本植物种类增加,盖度增大,白桦伐根萌生幼树大量出现,影响了红松人工更新幼树的生长,增加了幼林抚育的难度。白桦林疏伐后,促进了保留木的生长,蓄积生长率为对照区的2.64倍。白桦林疏伐后进行红松人工更新,3a后保存率高达92.9%,而皆伐区只有54.5%。林冠下红松人工更新有效地避免了皆伐迹地上幼树的蹲苗现象,更新7a后幼树主要生长指标仅略低于皆伐区,但幼树生长良好,色泽翠绿,无早期分叉现象,适时疏伐上层阔叶树,红松幼树的生长将迅速加快,形成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73.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树高与直径的关系,文章综合分析了广泛应用于林窗模型中的四个数学方程,即二次曲线、幂函数方程、理查德方程和单分子方程。通过理论分析和对红松林内主要树种树高和直径关系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及预测精度检验后,结果表明,理查德方程和单分子方程是林窗模型中描述树高和直径关系的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74.
为明确大豆种质资源顶生花序长度性状的变异及其与产量关系,本研究以292份大豆品种(系)为材料,调查顶生花序长度性状;并以其中的109份品系为材料,调查顶生花序的荚数、有效荚数、有效荚比例、粒数、粒重和百粒重,以及单株产量、单株粒重、单株百粒重等单株产量性状,分析表型性状变异幅度,并进行相关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表型分析中,顶生长轴、中轴、短轴花序的品(种)系分别占总材料的1.37%、35.62%和63.01%,除单株粒重及顶生花序有效荚比例以外,其它性状变异幅度较大,说明这些性状遗传变异广泛。相关性分析表明,顶生花序长度与产量性状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鉴定到4个主成分贡献于单株产量,累积贡献率达到87.32%,其中顶生花序长度、顶生花序结荚数、顶生花序粒数、单株粒数作为第一主成分共同贡献方差变异的42.78%。综上,大豆顶生花序长度对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为建立一个简便、高效、稳定的大豆胚尖再生体系,以吉林35为材料,胚尖为外植体,研究氯气、升汞、酒精3种消毒方法对不定芽出芽率的影响和6-BA对不定芽再生率的影响。同时,为检测吉林35的农杆菌易感性,对平安8、东农42、吉林47和吉林35四个大豆品种进行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研究表明,酒精消毒法对种子伤害较小,可以保证较高的出芽率。6-BA对不定芽再生作用显著,单独使用或配合IBA使用均可获得较高的再生率。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吉林35的农杆菌易感性强,明显优于其它品种。吉林35胚尖外植体再生率较高且对农杆菌易感性较强,是遗传转化良好的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76.
INTRODUCTloNbePthemp`vkoItw)isanli11pe1tclhabepeicinnoed1castO1ina.Thcspeic~rminn1bo\vithInanyhar~~,inbotScalledndbroadileated/KOrCantwthisisthecham~honin~toinla.bendboare~lycalledKrsPincbofOrdnd.ThebohavcboexPloitalforwtahalf~,withiISareabeing~boIhan5oto5~inthiswil,].TO-tw-oroldgrowthbonaatonlyiminfewedwr.beusePaSttimeduetOwithe~mCChanisl1isofthenabotwpePlanboonsofKrsptheunmaseeqclear~ofhsenahahenrstaredanopmcaedtyforndnd'l,.ndmamAnboontisetOPofnd3l.Hot`toodthehighqtaltyorboPli…  相似文献   
77.
环渤海地区晚熟枣珍稀品种冬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枣别名冻枣、雁来红,是由普通枣(Ziziphusjuiuba Mill.)变异而来,属无刺枣(Zi jujubavar.inermis Rehd.).栽培历史悠久,山东滨州市无棣县、沾化县,德州市乐陵市、庆云县,河北黄骅市、盐山市、海兴县均有分布.据统计,滨州市现有几十年以上树龄老枣树200余株,主要分布沾化县、无棣县境内.无棣县小泊头镇文家村有一株老冬枣树,树龄已有180余年,称之"冬枣王",至今仍枝繁叶茂,年产量50kg左右.  相似文献   
78.
冬枣别名冻枣、雁来红,是由普通枣变异而来,属无刺枣,栽培历史悠久.据统计,滨州市现有几十年以上树龄老冬枣树200余株,主要分布在沾化县、无棣县境内.  相似文献   
79.
对盐渍海带加工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带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份,对甲状腺肿、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疾病有明显的疗效。它是我国人民所喜爱的海菜,也是部分地区居民的必食之菜。盐渍海带是用鲜嫩海带作原料,人工加工而成。它保持了鲜海带的特点和各种营养成份,因此,投放市场后,倍受顾客青睐。但是,由于在一些加工存放的环节上,存在着一些不足,严重影响着产品的质量,为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多次观察生产情况,并进行了有关试验。首先将盐渍用食盐分为两份,并将其中一份用150℃高温杀菌10分钟,冷却待用,再将烫煮、冷却沥水后的鲜海带分别加入海带重量25%、30%重量的  相似文献   
80.
大豆干物质转化能力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化能力性状是重要的产量能力性状之一.在2005年和2007年分别对212和191个共403个大豆品系的转化能力性状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其在育种中利用和选择方法两年分别进行了 7个和6个试验.每个试验供试材料的主要生育期类型及其变幅都不相同.结果表明:在2005年正常年份测定转化能力性状是准确的,而在2007年不正常年份所测定的结果是不准确的:在正常年份,从中晚熟到早熟4个熟组的平均转化能力依次提高.在不良年份,转化能力受抑制导致籽粒产量降低,不同熟期组间转化能力的顺位也发生异常变化在正常年份,品种间的收获重、籽粒重、表观收获指数的变异系数较小,而茎重的变异幅度却较大;籽粒重、表观收获指数的变异系数较小,而茎重的变异幅度却较大不正常气候条件下则有相反趋势由于取材不同,生育期和转化能力性状间相关性有很大大差异.不同试验的籽粒重与粒茎比的相关系数筹异很大,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准的不到50% 实际收获指数与粒茎比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利用粒茎比或表观收获指数作指标就可以有效地选择实际收获指数同等成热期材料的粒茎比变异幅度明显,在不同成熟期的材料中都可以获得高转化能力材料.筛选出一批高转化能力的种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