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6篇
  6篇
综合类   172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在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显微操作液中添加了维生素E,L-半胱氨酸,牛磺酸3种抗氧化剂,分别测定它们对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重组胚发育的影响,以确定显微操作液中添加的最佳浓度的最佳抗氧化剂,从而提高体细胞克隆的效率。结果显示,维生素E,L-半胱氨酸,牛磺酸3种抗氧化剂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0μmol/L,0.9 mmol/L,14 mmol/L。适宜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显微操作液中添加的抗氧化剂为14 mmol/L的牛磺酸。结论:显微操作液中添加抗氧化剂能够提高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效率。  相似文献   
52.
羊草[Leymus chinensis (Trin.) Tzvel.]是禾本科赖草属多年生优质牧草,具有较强的耐盐性,是非盐生植物中耐盐性最高的物种之一。本试验对100份羊草种质萌发和幼苗期耐盐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盐胁迫下,羊草不同种质的萌发率为25. 33%~92. 67%,相对盐害率为-6. 31%~95. 54%,分为耐盐性极强、强、中、弱、极弱五种类型,其中耐盐性极强的种质如Z31、Z3、W36、C31等在盐胁迫下相对萌发率为85%左右;在1%Na Cl处理下,对盐敏感羊草种质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耐盐种质的抑制,盐胁迫对各器官的抑制强度不同,对根长的抑制大于对叶长的抑制,对胚芽鞘长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时期盐处理的抑制效果不同,在一叶期的抑制作用大于萌发期;羊草萌发阶段盐敏感时期在第1~4d,此时进行盐处理对羊草的萌发率影响最大。这些结果对羊草种质资源的耐盐性评价和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为羊草耐盐的分子作用机理和耐盐基因的挖掘提供了可靠的种质。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海水稻研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羊草作为耐盐碱乡土草种资源,尚未见羊草耐海水有关试验报道。本文选择S19和S11两份羊草种质,研究了不同海水浓度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羊草种子萌发率随海水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萌发率与海水浓度呈明显负相关; S19比S11更耐受海水抑制;羊草胚根长度、第一片真叶长度均随海水浓度的增加而受到明显抑制,胚芽鞘所受抑制较小。这些结果对羊草种质资源的耐海水评价和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前,河蟹工厂化育苗技术日致成熟,但成本较高;而土池育苗具有成本低、收效高的特点,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经过几年的买践,我们总结出,河蟹土池育苗的投饵原则为:适时、适口、适量。能做到这三适,才能使河蟹幼体培育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具体方法是:育苗池在1个月前清池,消毒后,用60~80目筛绢严格过滤海水。1.植物性饵料要做到“先肥后清”(1)先肥阶段在河蟹幼体孵出前4~5天,每亩施化肥硝酸铵1.5公斤左右,同时接种事先培养好的单胞藻藻液于池中,这样,能证幼体田出后,马上就2能摄食到适的奉胞藻泪料。如果遇阴雨天…  相似文献   
55.
河蟹育苗过程中,溞1到溞2,及溞5到大眼的变态率的高低是育苗成败的关键。为此除了在亲蟹培育上下功夫外,本人认为主要把握住饵料这道关。造成死亡率高的主要因素一般是由于各种病菌的侵害,使幼体感染疾病所致。有些病一旦被感染,等到发现时,投药治疗为时已晚,所以要提高幼体的成活率,需在幼体的体质上下功夫,体质健壮抵抗疾病的能力就强,要想使幼体体质好,首先得让幼体吃好、吃饱,这样才能增强幼  相似文献   
56.
4种新药剂对抗性油菜菌核病田间防治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沿江地区偏重至大发生,成为影响油菜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同时,由于菌核病在沿江地区大范围内对常用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及其混配剂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性,致使其防治效果显著下降,高抗地区有的甚至失去活性,从而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为了进一步筛选对抗性油菜菌核病有效药剂,明确其防治菌核病切实可行的用药次数以及药剂不同剂量的防病效果,我们于2005年4月,在通州市农科所油菜田里进行了4种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药效及应用技术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鹧鸪茶果皮中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对所提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从鹧鸪茶果皮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56种化合物,占总含量的88.793%,其中含量较高的依次为棕榈酸43.567%、亚油酸11.185%、α-葎草烯5.563%、(-)-葎草烯环氧化物Ⅱ2.969%、反式-丁香烯2.288%、丁香烯氧化物2.094%。  相似文献   
58.
利用光学显微镜技术观察飘拂草属16个种、2个亚种的叶下表皮微型态。结果显示:飘拂草属植物叶下表皮主要由长细胞和气孔器细胞组成,其中长细胞呈现长筒形、短筒形,少数为多边形;气孔器通常1~3列分布于脉间;保卫细胞哑铃型,两端明显或不明显加厚;副卫细胞圆屋顶形、圆屋顶形至三角形、低圆屋顶形或三角形。这表明不同种间叶下表皮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对种的划分具有一定的分类鉴定意义。  相似文献   
59.
对保存于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中罕见的雌蕊缺失茶树(Camellia sinensis)单株进行了形态特征、抗逆性、营养芽物候期、农艺性状和制茶品质、内含成分等的观测和鉴定。结果表明,其具备无雌蕊(无花柱、无子房)、不结实、制绿茶品质好(92分);水浸出物(52.65%)和茶多酚(41.89%)含量高等特征。这份特异茶树种质的发现为今后利用缺失茶树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水资源是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关键因素,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为缓解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提高淤地坝工程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分布不均等特点,分析了淤地坝工程存在的水资源需求量大、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初步探讨了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水资源利用模式,提出拦蓄灌溉、雨水蓄集及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