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旨在通过分析溶血性曼氏杆菌重要抗原的免疫原性,为疫苗和诊断试剂研制提供依据.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溶血性曼氏杆菌lktA、ompA、plpE、plpF、ompP2和gs60基因的原核重组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获得重组蛋白质.随后用被抗溶血性曼氏杆菌感染的绵羊血清进行West...  相似文献   
42.
北方风沙区砾石对堆积体坡面径流及侵蚀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为了研究砾石对工程堆积体降雨侵蚀规律的影响,采用室内人工模拟试验,以土质堆积体(砾石质量分数为0)为对照,研究了10%、20%和30%砾石质量分数堆积体边坡在模拟降雨条件下的径流水力特征、产沙过程及侵蚀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产流0~6 min,砾石促进堆积体坡面细沟间径流流动;产流12~30 min后,砾石阻碍堆积体坡面细沟径流流动;2)含砾石堆积体坡面粗糙度增大,水流流态变缓,水流速度降低,且均以层流为主。较土质堆积体而言,30%砾石质量分数堆积体坡面阻力系数增大88.8%~288.4%,弗汝德数降低28.9%~41.8%,水流速度降低0~45.8%;3)径流含沙量随产流历时经历快速降低-平稳过渡-波动上升3个阶段,土质及10%砾石质量分数堆积体高含沙水流现象频发,且随雨强增大,重力坍塌次数增加,重力侵蚀程度增强。20%、30%砾石质量分数堆积体发生高含沙水流的几率约为0。相对土壤流失比与砾石质量分数呈极显著负指数函数关系;4)土壤剥蚀率与各侵蚀动力参数均可用简单线性函数关系描述,单位径流功率是描述风沙区土质和10%砾石质量分数工程堆积体侵蚀产沙的最优因子,径流功率是刻画20%、30%砾石质量分数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参数更为合理的因子。结果可为全国范围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模型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漂浮育苗对西瓜苗农艺性状及其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农9号为材料, 从2007年3月至6月以传统土壤育苗为对照,研究了漂浮育苗法对西瓜苗农艺性状及其根系活力、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漂浮育苗法育出的西瓜苗优于传统土育苗的瓜苗,茎叶鲜重、株高和茎粗达到显著性差异,株鲜重、主根长、根系鲜重和根系体积达到极显著性差异;瓜苗的根系活力在子叶期和1叶1心期比对照低,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在1叶1心期比对照略低,而到2叶1心期则与对照相当,3叶1心和4叶1心期均高于对照;瓜苗的一级侧根数和二级侧根数显著多于对照.  相似文献   
44.
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造林树种蒸散发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研究黄土沟壑区典型造林树种蒸散发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黄土沟壑区小流域刺槐、侧柏、油松样地实测蒸散发数据,借助Hydrus-1D软件构建了黄土沟壑区刺槐、侧柏及油松植被蒸腾与土壤蒸发的模拟模型,使用修正Morris法对模型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0~100 cm土壤孔径分布参数(n2),>40~100 cm土壤饱和体积含水率(θs2),0 cm土壤田间持水率(θf),根系吸水最适水势上阈值(h1),根系吸水最适土壤水势下阈值(h2),植物出现永久凋萎时的土壤水势(h3),消光系数(μ),截留模型经验参数(a)等参数对植被蒸腾影响较大,植被生理特征相关参数h1,h2,h3,μ,a的不同是造成树种间蒸腾量出现差异性的重要原因。选取2015年试验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2016年试验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土壤含水率及土壤蒸发的Nash-suttcliffe模拟效率系数(Ens)均在0.700以上。采用率定后的模型对预设情景下的蒸散发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未来及不同水文年气候特征对刺槐蒸腾的影响程度大于蒸发,对侧柏和油松而言,则正好相反。所有气候情景下,刺槐、侧柏、油松的蒸腾量分布在128.8~282.6、99.3~200.3和140.5~220.5 mm,蒸发量分布在94.6~135.4、116.5~187.3和123.8~212.5 mm,蒸腾量与蒸发量均表现为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3个树种蒸腾量对未来及不同水文年气候特征的响应程度表现为:刺槐>侧柏>油松,并且,同一时期内,在丰水年及平水年,刺槐蒸腾量最大,在枯水年,油松蒸腾量最大。3树种蒸发量对未来及不同水文年气候特征的响应程度表现为:油松>侧柏>刺槐。生长季降雨量对于同期蒸腾量与蒸发量的影响明显强于温度的影响,其与蒸腾量、蒸发量之间均呈极显著(P<0.01)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5.
黄土沟壑区不同树龄侧柏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黄土沟壑区侧柏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为黄土沟壑区退耕还林、生态建设以及人工侧柏林地的经营管理工作提供支持。[方法]以黄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南小河沟流域内5,25以及35a树龄侧柏为研究对象,使用烘干法对其生长季0—100cm土层土壤水分进行观测,并对其时空分布特征、土壤层次以及各层次干燥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降雨对侧柏林地土壤水分的补给深度集中在0—40cm范围内,侧柏根系吸水主要作用范围则分布在40—100cm土层中。(2)3种树龄侧柏生长季0—100cm土层中的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化可以分为恢复期(5月)与消耗期(6—9月)。在恢复期,树龄对于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不大,5,25与35a侧柏0—100cm土层蓄水量分别分布在230.3~304.2mm,177.7~249.7mm以及202.2~283.6mm。在消耗期,10—40cm土层中,土壤水分分布表现为:5a侧柏35a侧柏25a侧柏,而在60—100cm土层中,则表现为:5a侧柏25a侧柏35a;3种树龄侧柏林地0—100cm土层蓄水量则分布在131.2~207.2mm,123.4~220.8mm以及109.6~204.7mm。(3)在恢复期,5a侧柏林地各垂直分层土壤水分干燥化指数(SDI)差异不大,25与35a侧柏林地SDI在活跃层与过渡层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根系作用层,25与35a侧柏林地SDI保持相对稳定。在消耗期,3种树龄侧柏林地SDI在活跃层较小,在过渡层随深度增大而增大,而在根系作用层保持相对稳定。[结论]与恢复期相比,在消耗期,3种树龄侧柏林地土壤水分变化剧烈程度均显著增大,其根系吸水能力随树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6.
选用健康的1日龄AA肉鸡(公)24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025%沙棘叶总黄酮组、基础日粮+0.05%沙棘叶总黄酮组及基础日粮+0.1%沙棘叶总黄酮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49d。在49d时采集检测样本。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沙棘叶总黄酮显著提高了磷和蛋白质的利用率(P=0.0281;P=0.0014),胫骨重量、长度和胫骨单位重量(P=0.0028;P=0.0350;P=0.0016)以及胫骨磷含量和灰分含量(P=0.0374;P=0.0423)。结果提示,沙棘叶总黄酮可提高饲料中钙磷的利用率,利于胫骨钙和磷的沉积,促进胫骨的发育和骨骼强度的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骨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乳源性生长因子及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几种重要的乳源性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转移生长因子 β,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及其作用。在研究开发新生动物代乳料时 ,不仅要注意乳中营养成分 ,而且必须重视乳中生长因子等代谢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48.
李垚 《花卉》2020,(10):222-223
林业技术推广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生态林区林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关键,它将生态林业建设中的诸多科研技术成果与现实生产融为一体,全面解决了当前林业技术推广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新时期的生态林业建设现状,重点指出了在林业技术推广方面所面临的尴尬局面,最后为其技术推广方式优化调整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49.
试验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沙棘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hippophae,TFH)研究其对AA肉鸡在热应激状态下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1日龄的健康AA肉仔鸡(公雏)240羽,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Ⅰ组为空白组,添加基础日粮,Ⅱ组、Ⅲ组、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25%、0.05%、0.10%的沙棘叶总黄酮。在第22d开始热应激试验,温度为(36±2)℃,持续1周。试验结果表明:适温和高温下,添加沙棘叶总黄酮对白蛋白和球蛋白影响不显著(P>0.05);高温下添加沙棘叶总黄酮组胰岛素和皮质醇含量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沙棘叶总黄酮可显著提高高温下脾脏、法氏囊和胸腺的相对指数(P<0.05),提高适温下脾脏和法氏囊的相对指数(P<0.05),但对适温下胸腺相对指数影响不显著(P>0.05);高温时溶菌酶含量各处理组间差异显著(P<0.05);适温时添加沙棘叶总黄酮组的补体C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补体C4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温时补体C3和C4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沙棘叶总黄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肉鸡在热应激条件下的免疫功能,从而缓解热应激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0.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饲喂沙棘提取物对猪生长性能、肉质、血清leptin水平及脂肪组织leptin表达的影响.选用(28±2)日龄断奶的长白×大白二元杂交仔猪24头,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公母各1/2).第一阶段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在其基础上添加0.1%沙棘提取物,于57日龄起第二阶段全部饲喂基础日粮,至180日龄结束试验.运用荧光相对定量PCR测定脂肪中leptin mRNA表达量,以及沙棘提取物对肉质和血清leptin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饲喂沙棘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试验组肥育猪眼肌面积(P<0.05),降低背膘厚和肌内脂含量(P<0.05);试验组仔猪血清lep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肥育猪的试验组与对照组尤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肥育猪背部皮下脂肪和肠系膜脂肪leptin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腹部皮下脂肪leptin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leptin mRNA表达量与血清leptin水平呈极显著负相关(P<0.1);对照组脂肪leptin mRNA表达量与背膘厚、眼肌面积和肌内脂呈显著相关(P<0.05).综合分析认为,在断奶仔猪口粮中添加0.1%沙棘提取物町通过影响脂肪leptin mRNA表达量及血清leptin水平,改变与肉质的相关系数,米改善肥育猪肉质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