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42篇
  24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李卓 《动物保健》2014,(7X):7-7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由乡村聘用,进行行政村动物防疫工作的人员。主要承担动物强制免疫注射、畜禽标识佩挂、动物免疫档案建立、动物疫情报告、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等公益性任务。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可以把动物防疫的网络延伸到基层,把动物防疫的意识强化到基层,把动物防疫的技术传授到基层,有利于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的早发现、早反应、早处理,有利于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在有效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保护畜牧产业健康发展、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2.
为探究牛磺酸对红鳍东方鲀的热应激调控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32.28±0.20)g的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作为研究对象,实验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通过在低鱼粉饲料中分别添加3个水平的牛磺酸[0%(T1,对照)、1.0%(T2)和5.0%(T3)],配制3组实验饲料。养殖56 d后,水温(28±0.3)℃,急性热应激30 min,取肝脏。使用RNA-Seq测序技术对3组红鳍东方鲀肝脏转录组进行分析,并分别对3个转录组测序文库进行两两比较,设置显著差异基因筛选条件为P<0.05,共获得16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11个,下调基因56个。GO功能分析发现,在T3vsT1组中,差异表达基因(DEGs)显著富集在蛋白质分解过程、丝氨酸型内肽酶活性、丝氨酸型肽酶活性、丝氨酸水解酶活性、内肽酶活性、L-氨基酸肽的肽酶活性和肽酶活性。KEGG富集分析发现,T2vsT1组中,这些DEGs主要参与细胞黏附分子、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而T3vsT1组中,这些DEGs主要参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代谢途径。选取3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结果证明,转录组测序分析可靠;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后,在急性热胁迫条件下,红鳍东方鲀可通过细胞黏附分子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调控机体对温度的响应;随着牛磺酸添加量的升高,红鳍东方鲀主要通过代谢调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调控机体对温度的响应。本研究旨为研究牛磺酸对红鳍东方鲀的热应激调控的影响和牛磺酸抗应激功能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33.
以武夷山较具代表性的高香品种黄观音岩茶为研究对象,将茶汤生化成分、抗氧化能力和感官评价相结合,分析不同焙火程度对黄观音岩茶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火程度的升高,黄观音岩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和黄酮含量相比毛茶样均有所减少;通过感官评价得出,130 ℃下烘焙1.5 h(中火)的黄观音岩茶综合得分最高;不同焙火程度的黄观音岩茶清除羟自由基(·OH)和有机自由基(DPPH·)的能力随焙火程度升高而减弱,其清除能力依次为:毛茶>轻焙火茶>中焙火茶>高焙火茶;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多酚含量与DPPH·清除率呈显著相关(P<0.05),与·OH清除率呈极显著相关(P<0.01),水浸出物、咖啡碱、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与·OH清除率呈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234.
基于点云数据的猪体曲面三维重建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动物体型参数人工测量工作量大、精度低、应激大等问题,以120日龄长白猪标本为研究对象,利用逆向工程技术,通过激光三维扫描仪,采用三角测距原理,计算了目标点三维坐标数据,获取了猪体点云数据。通过Polygon Editing Tool Vel.2.40软件,进行点云数据预处理,基于不规则三角网,重构了猪体的三维曲面模型。进而提取了猪体的体长、体宽、臀宽、体高、臀高、胸围、体表面积、体积等体型参数。结果表明:通过激光三维扫描仪,获取了272 021个点数据,重构了猪体三维曲面模型,包含544 042个多边形;对比分析三维模型的体型参数检测值与实测值,其体长、体宽、臀宽、体高、臀高、胸围等体型参数检测最大相对误差仅为0.42%,平均相对误差为0.17%。该方法测算精度高,工作量少,且对猪体无应激,可为猪体质量估测模型提供高精度体尺数据支持,也可为动物体型其他参数获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35.
土壤水分入渗影响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分析了土壤水分入渗理论及过程模型发展历程,阐明了此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重点对影响土壤水分入渗的结皮、初始含水率、密度、机械组成、结构、有机质含量、温度、钠离子含量及剖面特征等因素逐个做了仔细分析,总结了各因素对土壤水分入渗能力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壤水分入渗研究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36.
为探求不同土壤水分和镉浓度对油菜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设置3个土壤水分处理组(相对含水量70%~80%、60%~70%和50%~60%),每个水分处理下分别设置6个镉处理浓度(0、5、10、15、20、30 mg·kg~(-1)),共18个处理。测定不同水分及镉处理对油菜生长、生物量、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增加,对油菜株高、生物量、光合作用和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供试镉浓度处理下,油菜生长生理及产量指标并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油菜对镉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37.
容重对土壤水分蓄持能力影响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人工改变土壤颗粒级配,并设置不同容重水平,测定土壤水分特征参数,研究了容重对土壤水分蓄持能力的定量影响。结果表明:(1)容重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水容量有较大影响,试验土壤各吸力段水分蓄持能力均随容重增大递减,比水容量也随容重增大递减。(2)容重对试验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有较大影响,此3个水分参数均随容重增大递减。饱和含水量与容重呈幂函数负相关关系,田间持水量及凋萎系数均与容重呈指数负相关关系。(3)容重对试验土壤有效水、易效水、迟效水含量有较大影响,此3水分参数均随容重增大递减,分别与容重呈指数、幂函数、对数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38.
为探求不同土壤水分和镉浓度对油菜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设置3个土壤水分处理组(相对含水量70%~80%、60%~70%和50%~60%),每个水分处理下分别设置6个镉处理浓度(0、5、10、15、20、30 mg·kg-1),共18个处理。测定不同水分及镉处理对油菜生长、生物量、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增加,对油菜株高、生物量、光合作用和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供试镉浓度处理下,油菜生长生理及产量指标并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油菜对镉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39.
"茶画"与"陶瓷"两者在消费习惯、审美习惯、文化基因、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深度勾连,是一个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互相深化对话合作的关系。自唐代至宋代、明清等千余年,茶画的发展呈现出一个明显的承继过程,在文化内涵上具有十分丰富的面向:在价值追求上它"和谐尚静、怡神尊礼";在审美观念上它"闲适淡雅、天人合一";在色彩调度上,它"丰富多彩,不拘一格"。古代茶画对现代陶瓷艺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在创作观念上要寻求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统一;二是在审美观念上要追求小众个性、精致淡雅;三是在色调调度上要寻求简约主义主基调;四是在意象符号上要寻求创造性植入策略。  相似文献   
240.
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13 株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的单克隆抗体( McAb) ,经过检测其中有9 株McAbs 为IgG 类, 4 株为Ig M , 这些McAbs 与新城疫病毒(NDV)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 和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 均无交叉反应, 病毒中和试验表明, 有5株McAbs 具有中和活性,Western - blotting 试验表明, 这5 株有中和活性的McAbs 识别的抗原位点在VP2 。传染性法氏囊病最早于1957 年发现于美国东部特拉华州的甘博罗(Gu m boro) 地区,1962 年由Cosgrove 首次报道, 此后该病相继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流行。本试验对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获得的13 株单克隆抗体进行了生物学特性鉴定, 以期应用于对IBD 的研究, 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