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1.
【目的】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ranulovirus,CnmeGV)是稻纵卷叶螟的专性病原微生物,病毒持续感染对害虫种群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旨在建立CnmeGV持续感染的检测方法,分析病毒持续感染对害虫种群的控制作用,为病毒杀虫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多重比较分析颗粒体病毒granulin基因序列,选择变异较大区域设计CnmeGV巢式PCR引物并评估探针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室内使用玉米苗繁殖稻纵卷叶螟,以106 OB/mL的亚致死浓度口服感染4龄幼虫,并饲养至成虫阶段,统计羽化率。以10%甲醛处理口服感染病毒的昆虫体表,利用探针分析稻纵卷叶螟持续感染种群中幼虫、蛹、蛹蜕及成虫的带毒率。施用106 OB/mL病毒制剂,监测次年稻纵卷叶螟幼虫发病率,并检测田间土壤的带毒率。【结果】建立了CnmeGV的巢式PCR探针,包括外侧引物Cm-gran1和内侧引物Cm-gran2。巢式PCR探针检测最低灵敏度为0.85 fg·μL-1,是常规PCR的1 000倍。探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稻纵卷叶螟的... 相似文献
32.
江苏地区烟粉虱露地种群的建立与早期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粉虱是江苏地区蔬菜、花卉、棉花上的重要害虫。调查发现:烟粉虱在江苏地区不能露地越冬,但可以在日光温室或双膜覆盖的大棚内内越冬,苏南部分地区可以在单膜覆盖的大棚内越冬;每年6~7月大棚揭膜后向露地大田作物上扩散,成为露地大田作物的初入侵虫源;在苏中地区,烟粉虱从越冬区向大田扩散可持续35~45 d,扩散距离为1000~1500 m左右,田间种群密度随着距虫源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在500 m以内的区域种群密度相对较高;田间种群动态与距越冬虫源的距离和越冬虫量有关,距离虫源越近,发生量越大、发生期越早;江苏北部地区比苏中和苏南地区发生期早、发生量大;烟粉虱的控制要立足早,以越冬控制和扩散控制为主,生态调控和化学控制并举。 相似文献
33.
为明确KNO3对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Bt-8发酵液杀虫活性的增强作用,试验设计不同无机氮源和钾素的发酵配方,测定其发酵液杀虫活性并定量分析毒素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添加0.1%KNO3培养的Bt-8发酵液对小菜蛾3龄幼虫48 h的校正死亡率较对照提高16.7%(P=0.040 2)。添加0.1%不同无机氮培养的Bt-8发酵液对小菜蛾的致死中量LD50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且NH+4的添加显著降低Bt-8发酵液杀虫活性。而添加0.1%KCl或KH2PO4后,Bt-8发酵液杀虫活性显著上升,LD50分别为0.756和0.732 mL·L-1。在对照配方中添加不同比例的KH2PO4,其发酵液杀虫活性随钾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大,0.4%KH2PO4培养的Bt-8发酵稀释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