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研究了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厌氧发酵产气剩余污泥的预处理、成形和干燥加工方法,并对剩余污泥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成形后的浒苔厌氧发酵产气剩余污泥颗粒,经过60℃热风干燥70min,终产品含水量可降至13%以下,而且污泥颗粒中的有机质、全钾(K)和全磷(P)含量分别达到55.68%、2.72%和0.048%。污泥颗粒保形好,表面质量高,浒苔厌氧发酵产气剩余污泥是机肥料生成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研究神经递质参与柴胡龙骨牡蛎汤(CLMD)抗癫痫潜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预测、筛选CLMD可能的生物活性成分,并预测其靶点。利用药物靶点数据库挖掘癫痫相关靶点,构建CLMD药效分子-靶点网络及CLMD药效分子-癫痫靶点网络,采用ClueGo分析CLMD治疗癫痫可能的分子机制,使用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模型进行相关机制验证。结果 从TCMSP中获得CLMD中活性成分42个及110个药效分子靶点基因。利用数据库获得213个癫痫靶点。CLMD生物活性成分-癫痫靶点网络构建分析,最终得到CLMD治疗癫痫的169个关键基因,包括共同靶点11个,分别为:CHRNA2、CYP1A2、CYP3A4等。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这些重要靶点能够富集到在癫痫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通路上,如GABA-A受体、多巴胺能、谷氨酸能、神经递质受体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验证,CLMD能提高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GABA水平,降低DA水平,保护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结论 CLMD治疗癫痫具有多系统、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特别是调整神经递质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93.
为了明确氮磷肥配施对不同地域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在河南安阳、夏邑、漯河、南阳和信阳5个试验点研究了不同氮磷配比对强筋小麦郑麦9023粉质和拉伸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地点、施氮量及其互作对小麦粉质和拉伸参数的影响较大,其中试验地点对所有粉质和拉伸参数的影响均达1%极显著水平,施氮量对形成时间、延伸度和拉伸比例影响达5%显著水平,而施磷量、氮磷互作对粉质与拉伸参数的影响均不显著。研究还表明当施氮量一定时,增施适量磷肥能改善郑麦9023粉质质量。在5个试验点中,安阳点的粉质与拉伸参数最为理想。从不同氮磷配比看,以高氮(N 240 kg.hm-2)与中磷(P2O5–60 kg.hm-2)配施条件下郑麦9023的加工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94.
龙眼新品种天海1号是水涨实生树变异,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同时阐述了该品种的主要优良性状:单果重15.8~17.1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5%~19.3%,可食率70.1%~71.2%,大小年现象不明显,果实大小均匀,丰产稳产。在福建省漳州市,果实8月19日至9月4日成熟,成熟期比水涨品种迟7d左右。  相似文献   
95.
白蜡优树选择方法与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白蜡人工林生长状况的调查,探明了同龄白蜡雄株生长量明显大于雌株生长量。采用雄株和雄株对比的选优方法对候选优树和优势木生长量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雄树选优标准为: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1.1倍,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1.1倍,单株材积≥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1.5倍;雌树选优标准为:树高≥优势木平均树高1.15倍,胸径≥优势木平均胸径1.14倍,单株材积≥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1.6倍。  相似文献   
96.
为了明确芝麻芽菜的生长特性及营养成分变化情况,以黑白芝麻不同萌发时期(0、1.5、3、5、7、9 d)的芝麻芽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生长特性以及粗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和变化规律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芝麻萌发时间的推进,芝麻鲜重不断增加,芽后第7 d,黑白芝麻芽菜的生物产量最大,产出比均达11以上。相较于鲜芝麻芽中的粗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逐步下降,相对干重下不同发芽阶段各营养物质含量变化规律不同。粗脂肪含量随发芽时间一直下降,而其他营养物质含量总体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其中,黑、白芝麻芽中的维生素E含量在芽后1.5 d达到最高值,分别较其籽粒增加1.62倍和1.17倍;黑、白芝麻芽中的蛋白质、磷、铁、硒等含量均在芽后第7天达到峰值,分别较其籽粒增加0.76和0.99倍、0.66和1.34倍、7.26和6.67倍以及1.67和124.49倍。综合考虑芝麻芽菜的营养品质和经济效益,萌芽第7天芝麻芽菜的营养价值和商品性最佳,此时芝麻芽菜的产量以及蛋白质、磷、铁、硒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最高。本研究明确了芝麻芽菜生长过程中的生长特性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变...  相似文献   
97.
为筛选出对琯溪蜜柚炭疽病有防治效果的生防菌,以琯溪蜜柚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初筛,用生长速率法和人工接种法对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FX28进行抑菌谱及防治效果测定;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从25份土样中共分离到放线菌105株,对琯溪蜜柚炭疽病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放线菌有16株,其中菌株FX28抑菌活性最高,其抑菌带宽度为15.3 mm,抑制率达86.4%,抑菌谱广,对琯溪蜜柚炭疽病菌、琯溪蜜柚黑点病菌、琯溪蜜柚黑斑病菌等1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表现为菌丝分枝增多、变粗、顶端膨大等,对琯溪蜜柚炭疽病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3.8%和71.1%。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菌株FX28为深红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ceorubidus)。  相似文献   
98.
为确定芝麻叶的最佳采摘时期和方式,确保经济效益最大化,于2017、2018年以白芝麻品种郑太芝3号为材料,设置初花期(T1)、盛花期15 d(T2)、盛花期30 d(T3)、终花期(T4)4个摘叶时期处理和摘一侧叶(D1)、摘全部叶(D2)2个摘叶方式处理,以不摘叶处理为对照(CK),研究摘叶时期和摘叶方式对芝麻叶产量、籽粒产量和植株性状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摘叶时期和摘叶方式对芝麻叶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与CK相比,籽粒减产幅度表现为盛花期15 d摘叶>初花期摘叶>盛花30 d摘叶>终花期摘叶,其中盛花期15 d摘全部叶片2 a均减产73%以上,初花期摘全部叶片2 a分别减产50.80%(2017年)和53.33%(2018年)。芝麻叶产量表现为盛花期15 d摘叶>盛花30 d摘叶>终花期摘叶>初花期摘叶。芝麻叶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粗脂肪、粗纤维、维生素E、总糖和总黄酮含量随着摘叶时期推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盛花期30 d摘叶最高;粗蛋白含量随着摘叶时期推迟而降低;总灰分和硒含量随着摘叶时期推迟而增高。盛花期30 d采摘全部...  相似文献   
99.
为研究新疆7个地区柳树花变叶病为何种病原物所造成,本研究以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通过CTAB法提取柳树总DNA,对其16S rRNA基因和tuf基因进行PCR扩增,将测序得到的基因片段通过Blast比对、同源性比较,构建系统进化树和16S rRNA虚拟RFLP分析。结果显示,PCR扩增分别获得16S rRNA(1 238 bp)和tuf(824 bp)的片段,证明该病害与植原体有关,将其命名为柳树花变叶植原体(WPP);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WPP与中国桃黄化植原体(‘Prunus persica’ yellows phytoplasma)、枣疯病(‘Ziziphus jujuba’ witches’-broom phytoplasma)、杏褪绿卷叶植原体(Apricot leaf roll phytoplasma)同源性均为99.68%;16S rRNA虚拟RFLP分析结果表明,WPP与枣疯病株系(GenBank登录号:AB052876)有99.8%的相似性,虚拟RFLP模式与16SrV-B亚组的参考模式相同,相似系数为1.00,进一步证明WPP为16SrV-B亚组成员...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